滴滴跑出了什么新故事?

滴滴跑出了什么新故事?

8月28日晚间,滴滴(ADR)收涨3.74%,主要是滴滴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2025年二季度,滴滴国内出行业务表现稳健:GTV达到825亿元,同比增长12.3%;订单量同比增长12.4%至33.76亿单,季度日均3710万单;收入实现503亿元,同比增长约10%。国内市场的亮点不仅在于量上小幅超预期,更在于滴滴通过提效释放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国际业务方面,季度订单量达10.88亿单,同比增长24.9%,季度日均1196万单,海外单量继续快跑。但由于补贴投入和外卖业务重启,亏损有所扩大;再加上诉讼带来的一次性费用计提,使得GAAP利润表面承压。不过,若剔除一次性因素,滴滴的真实经营状况依然在改善。

总体来看,滴滴二季度的成绩单可以用“国内稳健提效、海外持续投入”来概括。

国内盈利有支撑

2025年二季度,滴滴国内出行GTV达825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上一季度的9.3%,是因为滴滴仍在加大对乘客的补贴力度,刺激了订单量,但也略微拉低了收入增速。本季度,滴滴国内出行实现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约10%。

这一表现大体与大盘相当甚至略优。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网约车订单总量同比增长约11%。整体来说,受益于商务出行和旅游恢复,用户需求在慢慢增加,尤其是一线和强二线城市表现更稳。

从订单维度看,滴滴中国出行订单量同比增长12.4%,与GTV增速基本持平,说明客单价变化不大,用户打车仍是刚需消费,溢价空间有限。这也与行业研究中的“价格弹性理论”吻合:出行类服务价格弹性较低,用户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有限,因此增量更多来自于需求恢复和订单规模扩大,而非提价。

国内市场不只是单量稳,关键是平台净变现率继续提升,把利润拉得很漂亮。

本季度,滴滴国内业务调整后EBITA利润为36.2亿元,利润占GTV的比重达到4.4%,环比提升了0.4个百分点,这说明滴滴不仅在规模上稳住了基本盘,更通过效率提升释放了利润。

滴滴国内平台销售额在本季度实现180亿元,同比增速为24.3%,大幅跑赢GTV和收入增速,这反映出滴滴在每单上“留存”的金额比之前更多,变现率继续走高。

妙投注:滴滴出行的GTV(总交易额)指的是平台上已完成订单的交易总金额,包括税费、通行费等,未扣除用户激励、司机及合作方分成等;滴滴国内网约车最终收入为GTV减去用户补贴和税费后的金额,司机收入和激励则计入成本;平台销售额是指GTV扣除司机及中间方分成、奖励后的数额。

根据平台经济学理论,平台型企业的盈利模式往往经历“流量导入—补贴扩张—效率提效—利润释放”的路径。滴滴的国内业务正在从“补贴驱动”逐渐过渡到“效率驱动”,这一点对资本市场信心的提升尤为关键。

海外投入换未来

市场对滴滴的期待,不仅在于国内业务稳定,保持盈利基本盘,更在于海外业务能否继续高歌猛进。从最新财报来看,滴滴海外的成长性显然没有让市场失望。

2025年二季度,滴滴国际业务GTV达到271亿元,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7.7%。

在巴西,滴滴旗下的99外卖表现亮眼:继在今年4月宣布重启外卖业务以来,99外卖在巴西城市戈亚尼亚上线45天完成100万单,8月12日已覆盖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吸引2万商家入驻,超过5万摩托车骑手加入送餐队伍。

这种“出行+外卖”的双轮驱动,能够提升用户粘性,形成生态效应。学界通常称这种模式为“平台多边市场效应”,即一个市场(出行)的增长能够带动另一个市场(外卖)的发展。

不过,高速增长背后离不开高额补贴。拉美市场用户价格敏感度更高,滴滴不得不在商户侧给予佣金减免、对骑手发放补贴,同时对用户实行免运费或低运费策略。这些手段有效放大了GTV,但平台“净留存”被稀释,导致本季度国际平台销售额增速仅约16%,远低于GTV增速。

从订单量看,国际业务单量为10.88亿单,同比增长24.9%。从表面上看,国际GTV增速跑输单量,这主要是汇率逆风(拉美货币贬值)。如果按不变汇率算,GTV增速能到27.7%,和单量增速基本一致。

收入方面,国际业务实现34亿元,同比增长28%,与不变汇率下的GTV增速也很匹配。

滴滴跑出了什么新故事?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整体来看,滴滴二季度海外业务增速也是比较“惊艳”的。但难的一面是,巴西本地市场已经有强势玩家(iFood等),竞争较为激烈。滴滴不得不投入补贴换市场,这就导致本季度海外业务的亏损在扩大。本季度,滴滴海外业务亏损约7.5亿。

根据“规模经济与网络效应”理论,平台在早期必须通过补贴拉动规模,待用户、商户和骑手形成稳定网络后,才能降低补贴,实现盈利。滴滴海外业务正处于“拼增长”阶段,虽然短期亏损,但只要生态成功构建,长期潜力还是很可观的。

整体利润上,虽然滴滴二季度GAAP报表显示亏损,主要因一次性计提了7.4亿美元的股东诉讼费用。但如果剔除这部分,滴滴利润水平依然超预期。

从成本端看,滴滴本季度毛利率为19.6%,同比与环比均有所提升,主要是因为滴滴的主营成本很大一块是对外分成(司机/合作方端),当平台在每一单上“留存”的比例提高(净变现率上行),毛利率自然会同步走高。

费用端则体现了管理层的克制。

滴滴本季管理费用一次性计提了股东诉讼相关费用,把GAAP利润拉成了当季亏损,但这不影响整体判断,因为这笔钱跟日常经营无关,只是一次性的账面损失。如果剔除这部分损益,滴滴管理费同比仅同比增加4%,说明其经营层面是有所改善的。

研发与运营费用均保持个位数增长,表明公司在稳步投入创新,同时避免了过度扩张;营销费用同比增长15%,是费用端增长最快的一项,主要是因为滴滴在海内外市场都在加大获客投入。

这种“毛利率提升+费用可控”的组合,使得滴滴盈利质量得到改善。

整体而言,滴滴国内业务靠提效,利润“质量”更好;海外拼增长,用投入换空间;一次性费用只是报表噪音。如果生态做起来,海外业务的潜力会比国内更大,滴滴的估值逻辑也将不再仅仅是“出行平台”,而是向“出行生态”转变,只不过这需要市场有足够耐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55510.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638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31日

相关推荐

  • 虎嗅【作·嗅之星】周榜第274期

    作·嗅之星榜单,以周榜的形式,呈现每周新鲜出炉的优秀作品。2025年8月1日~2025年8月7日,虎嗅第274期,作·嗅之星的获奖文章分别是: TOP 1:《中国人开的日料店,气死了多少日本人?》作者:有数DataVision TOP2:《我在书店做店员:薪水之低,令人不敢直视工资卡》作者:FutureWise TOP 3:《年轻人抠门结婚,这个行业崩溃了》…

    2025年8月12日
    4300
  • 阿里电商终于有救了!这次是淘宝闪购

    曾几何时,淘宝、天猫组成的淘天集团是中国电商真正的霸主级别存在。2013年至2014年,阿里巴巴在整个电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在那之后,随着中国电商规模快速扩大,虽然阿里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但是市场份额开始持续下滑。 真正的冲击来自拼多多和抖音电商 在拼多多成立刚刚两年之际,也就是2017年,在京东电商的冲击下,阿里巴巴的电商份额跌到了70%,但依然…

    财经 2025年7月4日
    6200
  • 一票难求!多少人为一场演唱会赴一座城?

    从一张票到一座城,小票根撬动大市场。 作者 | 张语格 编辑 | 趣解商业消费组 “6月是别人的演唱会月,是我的失败体验月。” 最近,北京鸟巢被演唱会连环轰炸,最近刚结束了孙燕姿巡回演唱会,紧接着又迎来了王力宏,7月初还将有连开三场的林俊杰。有人周周都去鸟巢“报到”,但更多人是一张票都没买到。 演唱会抢票,正在变成一场“地狱级”的挑战。有北京网友甚至放出了自…

    财经 2025年6月26日
    9200
  • 专业大洗牌,高校教师怎么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青学者说,作者:祝你一切顺利的,原文标题:《专业大洗牌:高校教师,批量流失“铁饭碗”》 4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 图源:教育部网站 这一数据背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等教育改…

    2025年5月17日
    9100
  • 农夫山泉「天价」冰杯,是不是智商税?

    新眸原创·作者 | 李小东 如何将一杯水,在不改变任何成分的情况下,卖出3倍甚至更高的价格? 答案是做成冰杯。 当农夫山泉把一瓶卖2元的矿泉水冻成冰块后,价格竟然翻了近3倍——这款22.8元4斤的袋装冰,最近在社交媒体频频“刷屏”。 官方介绍显示,这款产品主打“千岛湖水源”和“超低速缓冻工艺”,相比流水冰工艺冰块,更持久耐融,详情页中还将家庭自制冰“等待冰冻…

    财经 2025年7月4日
    5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