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核心观点

二季度末,银行资产端止盈压力和负债端压力有多大?资产端,不排除银行再次卖债兑现浮盈的可能,但规模较一季度将有所降低,影响相对有限。负债端,若季末压力较大,不排除央行通过买入国债的方式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向市场释放流动性。

对6月债市有何影响?银行对中长债的需求可能遭遇阶段性扰动,带动利率下行的动力相对有限。但考虑到下半年潜在的宽松预期,长端利率若上行至1.7%以上,反而是逢高布局的机会。相较而言,短端的机会更具确定性。

正文

1、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临近季末,银行的配债行为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一季度末,由于银行业绩端和负债端的双重压力,对债券的需求曾遭遇阶段性扰动。那么,这一现象是否会在6月重演?对债市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1.1

资产端:止盈压力有多大

今年3月,由于宽松预期落空、资金面收敛,利率出现较大幅度上行,导致银行的TPL账户出现较大的浮亏压力,为了维持业绩增长,大行及中小行均有大量卖出老券、兑现浮盈的行为(图2),根据上市银行一季报中所披露的数据,一季度AC账户兑现的收益占营业收入比重明显增加。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那么,这一现象是否会在二季度重演?我们认为,不排除银行再次卖债兑现浮盈的可能,但规模较一季度将有所降低,影响相对有限。具体来看:

一方面,由于二季度利率整体下行,当前TPL账户仍有浮盈,大量卖出老券增收的压力不大。与3月时的情况相比,本周银行没有出现大量卖出利率债的情况(图3),可能也侧面反映出兑现浮盈的需求并不算大。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业绩增速的需要,不排除季末仍有一定卖债需求。信贷利率继续走低,且今年二季度收益率曲线的下行幅度较去年二季度偏小,尤其是中短期限品种(图4)。若要维持业绩增长,银行可能仍需卖出部分老券兑现收益。但规模较一季度将有明显降低,影响可能相对有限。

此外,随着利率绝对点位的不断下降,2024年以来,银行OCI账户的占比持续提升,AC账户占比下降,表明银行也做好了调节利润的准备。其中,以配置盘为主的大行,策略也出现了边际转向,截至2025年3月末,国有行OCI账户占金融投资的比例已提升至28%,较2023年末增加5个百分点,而同期AC账户占比则下降4.6个百分点。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1.2

负债端:维持紧平衡

6月,银行将面临同业存单到期高峰+政府债大量发行的双重压力。6月份同业存单到期规模达4.2万亿元,创2019年以来新高,这主要是因为3月份时信贷需求增长,银行负债端压力上升,发行了大量的3个月期的同业存单。同时,我们预计6月国债及地方政府债净融资规模或为1.4万亿元,虽然较5月环比回落,但绝对水平仍处于较高位置,银行负债端仍有不小的压力。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不过,6月4日,中国证券报发文称“人民银行国债买卖操作有望适时重启”,叠加本周大行配债力量明显增强,大量买入短端利率债(图9),表明大行当前负债端无虞,也引发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期待。若季末压力较大,不排除央行通过买入国债的方式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因此,我们认为无需过度担忧银行负债端的压力,或仍维持紧平衡状态。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1.3

对6月债市有何影响

对中长端品种而言,银行季末卖债的影响相对有限,但考虑到6月的信贷投放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有为了年中收官的冲量行为,或导致银行对中长债的需求遭遇阶段性扰动,叠加供给端压力偏大,若无其他因素促发,带动利率下行的动力相对有限。但考虑到下半年潜在的宽松预期,长端利率若上行至1.7%以上,反而是逢高布局的机会。

对短端品种而言,若央行重启国债买卖,类比2024年的表现,或主要买入1年以下及1-3Y的利率债,将带动短端利率下行并维持低位。若央行没有重启买债,当前银行对短债的需求也有了明显好转,叠加央行近期对资金面的呵护,当前短端的机会相对更具确定性。

2、机构债券托管量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3、机构资金跟踪

3.1

资金价格

本周流动性有所放松。R007收于1.55%,较上周减少15BP,DR007收于1.53%,较上周减少13BP。6个月国股转贴利率收于1.14%,较上周增加3BP。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3.2

融资情况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逆回购余额114851.4亿元,较上周增加6.1%。从广义资管来看,本周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分别净融资286.9亿元及-360.6亿元。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4、机构行为量化跟踪

4.1

把脉基金久期

本周市场绩优利率债基金和一般利率债基金久期测算值分别为6.81和5.36,较上周分别增加0.14和0.08。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4.2

“资产荒”指数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4.3

机构行为交易信号

(1)二级资本债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2)超长国债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3)10Y地方债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4.4

机构杠杆全知道

本周全市场杠杆率为107.2%,较上周增加0.4个百分点。广义资管方面,本周保险机构杠杆率录得113.6%,较上周减少1.0个百分点;基金杠杆率录得103.4%,较上周增加0.4个百分点;券商杠杆率录得196.6%,较上周增加24.5个百分点。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4.5

银行自营比价表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5、资管产品数据跟踪

5.1

基金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5.2

银行理财

本周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较上周有所增加,全部产品破净率为2.0%。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6、国债期货走势跟踪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7、广义资管格局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

风险提示:相关结论主要基于过往数据计算所得,不能完全预测未来;报告采用的样本数据有限,存在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体市场的风险,且数据处理统计方式可能存在误差;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利率波动风险;通胀超预期;信贷超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汇率波动超预期;债券存在违约风险。

注:本文来自国海证券于2025年6月9日发布的报告《银行资负承压,债市何处去》,分析师:靳毅 S0350517100001;刘畅 S035052409000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852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0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6月10日

相关推荐

  • 从全球价格竞争优势维度看,哪些商品无惧关税冲击?

    “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让中国工业品在外贸领域始终具有卓越的价格竞争力,但本轮关税加征环境下,中国输美商品的低价竞争优势可能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本文采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的数据,从价格维度出发,寻找在本轮关税中哪些中国商品品类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从而挖掘行业结构性机会。 中信证券认为,本轮关税战中受到影响较小的中国产品可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

    商业 2025年6月3日
    6400
  • 藤校捐赠基金抛售PE资产,新“次贷危机”要来了吗?

    近日,耶鲁大学捐赠基金PE资产抛售事件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暗涌。据报道,耶鲁大学计划出售约6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占其414亿美元捐赠基金规模的15%,这是该校历史上首次在私募股权二级市场(S市场)进行大规模抛售。与此同时,哈佛大学因拒绝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在教学、招生和研究等方面干涉其学术与言论自由的改革要求,面临22.6亿美元联邦经费冻结,且政府威胁取消…

    2025年4月26日
    11100
  • 100%赞成票!71岁董明珠连任,两位“70后”高管崭露头角

    4月22日,格力电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珠海格力碳化硅芯片工厂举行,71岁的董明珠以超33亿股同意票数、赞成率超100%的绝对优势,当选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这标志着董明珠将开启其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此次选举采用累积投票制,股东可根据持股数量对多名候选人分配投票权。以董明珠为例,假设某股东持有100股,在6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

    2025年4月23日
    9400
  • 天风食饮:白酒周期复盘,拨云见日或可期

    核心观点 新一轮利好政策出台,先PE后EPS,板块后续有望迎来反转。①政策面:2024年9月底开始政府频繁出台系列财政及货币政策(后续政策仍或加码)/特朗普上台后或阶段性抬升内需预期,且目前CPI和PPI指数已处于历史低位+白酒板块强壁垒&不可替代性属性仍在,后续经济&消费持续向好变化或刺激板块PE中枢抬升;②基本面:业绩低点多滞后于渠道库存…

    2025年3月25日
    9900
  • 当前债市与2022年赎回潮有何异同?

    核心观点 近期债市持续调整,基金赎回压力增大,似有负反馈之势,当前债市下跌与2022年赎回潮有何异同? 相同点之一在于都是大幅下跌,利率债跌幅基本一致。近期债市大幅调整,与2022年下半年债市下跌相比,本轮长端利率调整幅度和速度均已达到或超过2022年下半年水平。2022年下半年10年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上升33.5bps和27.5bps,而本轮已经达到29…

    2025年3月25日
    8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