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格力电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珠海格力碳化硅芯片工厂举行,71岁的董明珠以超33亿股同意票数、赞成率超100%的绝对优势,当选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这标志着董明珠将开启其执掌格力电器的第五个三年任期。此次选举采用累积投票制,股东可根据持股数量对多名候选人分配投票权。以董明珠为例,假设某股东持有100股,在6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中,该股东可向董明珠集中投出600票(100股×6票)。
最终,董明珠获得超33亿股同意票,以超100%的得票率连任。截至2024年三季度,董明珠个人持股1.79%,并与持有5%以上股份的珠海明骏投资形成一致行动人关系。股东高票支持背后,既包含对空调主业稳健增长(2023年B端业务营收占比升至25%)的认可,也暗含对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新增长极的期待。
管理团队注入新血
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将2012年定义为格力发展的分水岭:
“此前我们缺乏核心技术,此后逐步掌握压缩机、芯片等关键技术。”
数据显示,格力研发团队从2012年的800人扩张至近2万人,覆盖制冷、智能装备、新能源等12大研究院。股东大会首次选址于2024年投产的碳化硅芯片工厂,该厂产品已在家用空调装机超百万台。
董明珠强调,自2015年启动芯片研发以来,格力已实现设计、制造、封装全产业链闭环,“这些技术将为未来十年发展提供支撑”。在回应智能化时代的技术创新时,她表示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是首要考量,“格力不赶时髦、不吹牛,所有技术必须经过严格验证”。
此次董事会换届中,两位“70后”高管崭露头角。副总裁舒立志曾任国家审计署处长,2019年加入格力后主导内部监察体系改革;总工程师钟成堡作为哈工大毕业的“格力子弟兵”,从基层技术员成长为研究院院长,近期更公开透露格力已布局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董明珠在回应管理层年轻化问题时表示,人才标准不在年龄,90岁能胜任就用90岁,20岁优秀就用20岁。关键在于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目前格力高管团队中,“80后”占比已超三成。
接班人培养悄然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钟成堡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透露,格力正在对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领域,这一新兴市场或将成为未来增长点。
对于备受关注的格力钛新能源业务,董明珠首次披露关键数据,搭载格力钛电池的车辆至今保持“零自燃”记录,2024年该业务将在管理、技术、销售三端全面改革。在知识产权领域,格力2024年启动专项维权行动,已结案4起刑事案件(5人获刑)、356起民事案件(判赔1607万元),严厉打击假冒商标、山寨售后等乱象。
与此同时,格力线下渠道正加速转型,全国多地“格力专卖店”已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强化个人IP与智能家居生态的绑定。这一举措延续了“格力董明珠店”的线上渠道策略,进一步将企业品牌与创始人形象深度捆绑。
尽管董明珠多次表示“股东不愿我退休”,但接班人培养计划已悄然推进。
2023年2月,她向俞敏洪透露“已有三四个苗子在不同平台历练”,被外界视为释放交班信号。此前重点培养的孟羽童、王自如等年轻高管虽已调离核心岗位,但技术出身的钟成堡等少壮派进入董事会,显示格力正从营销驱动向技术治理转型。
董明珠在近期演讲中明确表态,我的精力全部聚焦格力发展,其他事务一概不问。这一表态与其在《酌见》栏目中提到的“预备人选试岗”思路形成呼应,暗示接班机制可能采用内部竞争与实战考核相结合的模式。
截至4月22日收盘,格力电器小幅上涨0.80%,股价报45.55元,总市值2551亿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