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债崩盘,美债“受伤”

近期,美债收益率再次飙升,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6%。这波飙升背后,可谓“内外夹击”。

首先,是信用评级的“警钟”。5月15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理由是联邦债务规模和利息支付比例持续攀升,财政状况令人忧心;

接着是5月22日,由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了被称为“美丽大法案”的财政议案。名字虽然动听,但代价不菲——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测算,这项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新增约4万亿美元联邦债务,无疑让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再度升级。

更意想不到的“助攻”来自海外——高盛最新报告指出,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崩盘式”上涨,成为推高美债收益率的“幕后黑手”之一。

问题来了,日债为何会“崩盘”?又是如何“拖累”美债的?

日债为何会爆发危机?

除了美债收益率一路走高,日债收益率也在飙升,如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至3.7%,创下历史新高。

大家都知道,国债价格和收益率是呈反向关系的,现在日债收益率大涨,意味着日债价格下跌,背后反映的是供给过剩,没多少资金愿意继续购买日债,甚至可能出现抛售行为。

5月20日,日本新发2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结果惨淡,投标倍数仅为2.5倍,是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投标倍数越高,说明市场对该期国债需求旺盛,投资者愿意积极认购,反之就是需求萎靡;更糟糕的是,尾差(即平均价格与最低接受价格之间的差距)飙升至1.14,为1987年以来最高水平。尾差大说明市场对国债价格的认同存在很大分歧,需求明显低迷。

起因何在?

5月19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表示,日本财政状况“比希腊还糟糕”。数据显示,日本债务/GDP比率已超250%,远高于希腊债务危机时的180%。

外围进一步催化了市场情绪——市场担忧在这场关税谈判中日元可能面临被动升值,也就是日元有可能会继续加息。

显然,日债危机是在最近一周“表面爆发”的,但其风险积累早在2024年就已逐步显现

自2024年8月以来,作为日债最大买家(日本央行目前持有日本国债市场52%的份额,是日本国债最大的买家)的日本央行一直在逐步减少日本国债购买额,并计划到2026年1月至3月将购买额降至每月3万亿日元左右。

日本央行之所以开始缩减日债,根本原因在于其多年超宽松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逐步显现——核心通胀率已超过3%,明显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目标,这一通胀压力促使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发生转变。2024年3月,日本央行正式宣布结束长达八年的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至0.1%区间;2024年7月和2025年1月,日本央行再次加息,最终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5%。

在日债市场上,除了日本央行之外,保险公司和养老金等本土大型机构一直是最重要的买方力量,尤其在超长期国债(如30年、40年期)领域。但随着利率持续上升,这些机构的购债意愿明显减弱,市场甚至出现了被称为“买方罢工”的现象

2025年,虽然有金融监管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增持超长期国债,以满足久期匹配和资本监管要求,但实际效果有限。多数险资和养老金在完成基本配置后,因担忧进一步亏损,选择观望或调整久期策略,买债热情明显退潮。这种局面就导致日本长期和超长期国债的需求下降,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日债收益率大幅上行。

日债崩盘如何影响美债?

一方面,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债市,又是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截至2025年3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为1.1308万亿美元。日本国债市场若出现危机,日本政府和金融机构(如银行、寿险、养老基金)可能会被迫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为了筹集资金,这些机构很可能会抛售手中的美债等海外资产,直接对美债市场造成抛压,推高美债收益率;

另一方面,日债收益率的飙升,推动了全球长期国债的“期限溢价”,即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以补偿风险。假如你是一个全球投资者,看到日本国债市场大幅下跌,你可能会担心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也有类似风险,于是你买长期债券的时候就会要求更高的回报,这样一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也会被“带高”。

除此之外,日本一直因超低利率成为全球套息交易的“资金来源地”——投资者借入低息日元,投向美国等高收益市场以赚取利差。一旦日本利率迅速上升,这种套利空间将大幅收窄甚至消失,部分投资者可能选择撤回资金,回流日本本土,这就导致美欧市场的流动性趋紧,资金面压力加大。

可以说,日债危机不仅仅是日本的风险,也是全球债市,尤其是美债市场的“外部扰动因子”。

那么,日债危机能否得到解除呢?

短期来看,日债市场可能会有反弹。例如,日本政府可能会“指导”国有机构(如日本邮政、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等)大规模买入本国国债,来平抑市场动荡。

理论上,国债具备避险属性,在降息预期增强时更具吸引力。但当前日本基准利率仅为0.5%,降息空间有限,即货币政策支持能力受限。

从长期视角看,若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债务可持续性增强,市场对国债违约的担忧可能会减轻,投资者也更愿意持有国债。但现实中,日本正面临财政恶化和通胀压力的双重挑战,日债“彻底反转”前景依旧不明朗。

对于通过QDII基金或相关理财产品(境内账户+人民币)布局美债的投资者而言,这种日债引发的“外部拖累”值得高度谨慎

投资美债的几个“雷区”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投资美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境外券商或银行直接购买美债(境外账户+美元)。例如,北京银行的美元日日开账户,年化利率超过4%。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时,会产生大约0.5%的兑换成本。如果你还要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时,又会有另外0.5%的兑换费用。也就是说,换汇成本大约为1%,这部分成本几乎是固定的

实际上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汇率波动的风险。最佳做法是,在人民币升值(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低于7.2)时兑现美元,在人民币贬值(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高于7.35)时兑换人民币。如果我们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4时兑换美元,而现在汇率已降至7.17(截至5月26日),那么就会面临约3%的汇率损失。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换汇成本,最后美债的利差就会被完全“抹平”,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损。

如何看待接下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市场总有一种声音认为我们会通过贬值来缓解出口压力,但实际上汇率贬值并不总能刺激出口,升值也不一定会影响出口,因为中国是“双向依赖”的贸易模式——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也是重要的进口国。换句话说,人民币升值虽然可能让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看起来更贵,但也意味着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成本下降,反而能够压缩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

在此前妙投的专栏《人民币压不住了?》中也提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大概率将在7.1至7.3区间内震荡,除非出现突发性的外部冲击事件——例如大规模贸易摩擦(如征收高额关税)或地缘政治局势急剧恶化——人民币才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但即便如此,在政策工具与管理框架存在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突破7.5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QDII基金或相关理财产品(境内账户+人民币)投资美债,这种方式不涉及外汇兑换,因此无需担心汇率波动的风险,也没有汇兑成本。但近期美债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我们的美债基金自然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短期来看,长期美债的风险依然较大。无论是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6月到期的6万亿美债,还是日债崩盘对市场的“拖累”,都使得美债的风险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的拍卖情况(通常每月各进行一次),以此判断市场对长期美债的实际需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524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8日 上午11:01
下一篇 2025年5月28日

相关推荐

  • 中金:信贷淡季偏淡,关税冲击初现

    人民银行发布4月金融数据,社融符合我们预期,信贷略低于我们预期。新增社融1.16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速8.7%,增速较上个月上升0.3ppt;贷款新增0.28万亿元,同比少增0.45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速7.2%,增速较上个月下降0.2ppt。M1/M2增速+1.5%/+8.0%,分别环比下降0.1ppt/上升1.0ppt。正文 信贷淡季…

    2025年5月15日
    3300
  • 东方妍美冲击IPO,手握“童颜针”,2000万元银行借款违约

    最近几个交易日,医药行业多点开花。 先是科伦药业75岁董事长大秀肌肉,把抗衰概念股川宁生物、金达威推上热点,也让投资者第一次知道了“麦角硫因”;“618”线上活动本周启动,带动了锦波生物、丽人丽妆等美容概念股;新冠最近又有抬头之势,新华制药、特一药业、众生药业等相关个股都录得一定的涨幅。 不过,当前板块轮动较快,大部分都是一日游行情。 与此同时,一家专注于再…

    2025年5月17日
    3500
  • 低利率下国内哪类债基更具发展潜力?

    摘要 海外经验来看,债市利率长期处于2%(全球公认的长期通胀目标)以下不利于债基市场发展。随着我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2024年快速下行突破2%,我国债券基金发展面临哪些机会与挑战? 与日本、美国相比,我们债券市场结构中信用债规模尚可,但信用溢价相对美国较低,投资海外市场的债基规模较小,票息收益不足。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泛信用债(信用债+金融…

    2025年5月16日
    2300
  • “押注”指纹识别,15亿回购欧菲微电子,欧菲光复牌一度涨停

    4月16日,欧菲光(002456.SZ)在停牌15天后复牌,早盘股价一度冲上涨停,但随后涨幅收窄至5%左右。 这一波动背后,是市场对其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分歧解读。根据4月15日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子公司欧菲微电子28.25%股权,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同时终止对江西晶浩光学48.93%股权的收购计划。 此外,值得一…

    2025年4月16日
    3500
  • 隔夜美股全复盘(2.25) | 伯克希尔涨逾4%,股价逆势创历史新高,巴菲特囤积巨额现金,大幅增持短期美债,称财政犯蠢会摧毁货币

    01 大盘 昨夜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震荡。伯克希尔创新高,阿里巴巴跌超10%。截至收盘,道指涨 0.08%,纳指跌 1.21%,标普跌 0.5%。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跌 0.655%,收报4.401%,相较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差22.6个基点。恐慌指数VIX涨 4.23%至18.98,布伦特原油收涨 0.77%至74.41。现货黄金昨日涨 0.57%,报2952.56…

    2025年3月25日
    5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