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又被骗了

这也许是孙正义投资生涯最无语的一次遭遇。

最近,知名AI独角兽Builder正式申请破产,引发轰动。这是自ChatGPT面世以来,全球AI初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倒闭事件。

要知道,Builder成立于2016年,比ChatGPT面世还要早六年。创始人Sachin Dev Duggal来自印度,誓用AI改变编程。一路融资火爆,估值达15亿美元(约合108亿元人民币),集结了孙正义的软银集团、微软、卡塔尔投资局等赫赫有名的投资人。

然而没想到,所谓的人工智能无代码编程,背后是印度程序员“扮演AI”手写代码。只有人工,没有智能。

看似荒诞,却真真切切发生了。向来喜欢All in AI的孙正义,再次为一个骗局买单。

一个百亿AI独角兽破产

坑了软银和微软

这个魔幻故事要从一个印度小伙说起。

Sachin Dev Duggal是连续创业者,履历看上去极其光鲜——14岁就开始做起组装电脑的生意。21岁那年,还在帝国理工学院就读本科的他开始创业历程。2004年,Duggal的第一个创业项目——云计算公司Nivio成立,曾拿到美国电信大亨的投资。

但结局并不太美好。后来投资人指控Duggal未经授权,将公司账上4.95万美元捐赠给了一场众星云集的纽约慈善晚会。双方各执一词,最后Duggal辞职离开。微妙的是,在日后一次采访中,Duggal则宣称他以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Nivio,实现财务自由。

此后Duggal又陆续创办其他互联网公司,直至发现软件开发的痛点,于2016年在英国创立Builder.ai。早期公司名称为Engineer.ai ,致力于让软件开发“像订外卖披萨一样简单”。

可以说,凭借超乎寻常的商业直觉,Duggal早在OpenAI将人工智能技术推向主流之前,就预见到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商业格局。

Builder的核心卖点在于其低代码、无代码平台,没有技术技能的用户也能为Android、iOS和其他平台构建定制化应用程序。创始人称与“传统”人工团队相比,其软件和应用构建速度最高可提升6倍,成本最高可降低70%。

声名大噪是2021年,Builder推出号称世界第一位人工智能产品经理Natasha。页面上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将帮助您创建自己的APP。”不仅能与用户沟通聊天,还可根据描述生成代码,一时间被视为AI先锋。

孙正义,又被骗了

风投机构纷至沓来,孙正义执掌的软银率先拿下第一笔投资。

那是2018年,Builder获得2950万美元A轮融资,由软银集团人工智能专项基金DeepCore、Lakestar Ventures和Jungle Ventures参与投资。这笔融资成为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A轮融资之一。

2021年,Builder完成B轮融资;次年又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由Insight Partners领投,国际金融公司IFC、WndrCo以及前软银总裁Nikesh Arora等机构和个人跟投。此时,公司总融资额达到1.95亿美元。

当时Insight Partners合伙人称Builder在开发应用程序方面“失败率几乎为零”,比传统软件开发商“更便宜、更快”。

于是,微软也来了。2023年5月,微软对Builder进行战略投资,并将其服务集成到微软开发者工具中。Builder表示这笔未披露的投资“数额巨大”。而微软业务主管表示,这笔交易标志着“我们使命的延伸,赋能地球上每个人、每个组织,成就更多”。

一切都进行得很完美。还是这一年5月,Builder宣布完成2.5亿美元D轮融资,由卡塔尔投资局QIA领投,参与方包括 Iconiq Capital、Jungle Ventures和Insight Partners等机构。

这是公司最后的高光时刻。此时融资总额超过4.5亿美元,估值约为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跻身独角兽级别。全球员工人数将近千人,但大部分员工位于印度。

然而没想到两年后,AI火爆之际,一度被视为先驱的Builder却轰然倒下了。

真相揭开

没有AI,只有印度程序员

更没想到的是,光鲜外衣下,这是一场精心编织的骗局——这家所谓人工智能公司,没有“智能”,全是“人工”。

其实早在2019年,《华尔街日报》就曾揭露Builder的大部分代码工作是人类工程师在工作,而非人工智能。

换言之,当用户打开Builder,并不是与AI对话,而是远在印度的程序员在敲键盘回复,交付开发程序订单的也是程序员们连夜加班写好的代码。

当时就曾引起业内哗然。但创始人立刻发文反驳,否认公司夸大技术以吸引投资人,并强调从未声称完全依赖人工智能来打造其产品。

这则丑闻并未让Builder直接倒下,破产的导火索是资金链危机和财务造假。

先是去年底,Builder从Viola Credit、Attempo和Cadma等贷款机构组成的财团,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担保债务融资。随后创始人向董事会提出需要更多资金。心生疑窦的董事会进行一轮审计调查,真相随之揭晓:

调查结果显示,公司此前称2024年营收为2.2亿美元,实际上只有5500万美元营收,相当于虚报了300%。而2023年的营收也从1.8亿美元缩水至4500万美元。

此外,公司布局中东地区的众多“经销商”,其许多转售行为并不存在,存在双方合谋以虚增收入的可能。

简单概括,为了维持公司高估值,Builder向投资方虚报每年营收并夸大客户案例,以此营造业务繁荣的假象,吸引更多投资者。

今年2月,董事会将创始人Duggal赶下台,并批准向公司注资7500万美元,投资方Jungle Ventures的高管成为新的首席执行官。

然而大厦将倾,回天乏术。债务方Viola Credit得知真实情况后,以违约为由扣押公司3700万美元,并限制所有资金使用。实际上,如今公司账户只剩下500万美元现金,还欠亚马逊、微软超过一亿美元。

最终,Builder正式申请破产。

闹剧终将收尾。讽刺的是,去年一场行业峰会上,创始人Duggal还公开批评AI骗局:“那些开出巨额支票的投资人,对人工智能的潜力了解甚少,他们分不清到底是不是骗局。诸多炒作让真正做事的人寸步难行。”如今看来,不啻为对自己的真实写照。

警惕FOMO,保持敬畏

行文至此,不免心疼孙正义一秒。

犹记得今年初,他投出的另一个独角兽——印尼水产养殖创业公司eFishery同样暴雷,震惊东南亚创投圈。

通过智能手机操控投喂鱼食,eFishery的故事曾吸引一批全球知名风投机构,其中孙正义的软银愿景基金多轮押注,最终持股比例超过8%,捧出了全球水产养殖行业的首家独角兽。但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根据内部调查,该公司宣称2024年前九个月营收达7.52亿美元,实际数字仅为1.57亿美元。

直至今年初东窗事发,一众投资人损失惨重。放在今天的投资视角看,这种漏洞百出的错误并不难发现,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其融资依旧顺利,令人难以置信。

更早前,社交独角兽公司IRL曾扬言对标微信,打造西方的WeChat。然而独角兽级别的估值融资,是通过谎报用户数据、尽调造假等手段,从投资方那里骗取得来,其中就包括孙正义的软银愿景基金。

“要赌就赌大的”——细数孙正义流传甚广的投资项目,往往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大手笔。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孤注一掷的打法缔造了硅谷诸多投资神话。但同样的方法论复制下来,却成了软银一个个窟窿。

从最新财报数据中可见一斑。尽管软银集团四年来首次扭亏为盈,但软银愿景基金却转盈为亏,2024财年税前亏损1150.2亿日元(约为56.36 亿元人民币),而上一财年的利润为1282亿日元。究其原因是早期科技初创公司IPO失利,且主要投资组合公司的亏损扩大。

不过,孙正义不会回头,他仍旧践行着“All in AI”哲学。从年初高调推出星际之门,到连续斥资上亿美元,参与量子公司QuEra和AI独角兽Tines的融资,势要在这场AI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诚然,洗牌的机会谁都不想错过,FOMO情绪(害怕错过)渲染下,所有投资人都在问自己:下一个OpenAI在哪里?我会不会错过?

但现实残酷得多,任何一家公司的规模、估值和知名度从来并不等同于护城河。当技术前景和实际能力之间,哪怕出现一毫米的差距,资本市场也会迅速放大这道裂缝,更不用说那些用技术幻觉堆砌的泡沫。

风口很诱人,但不是所有起飞的独角兽,都能安全着陆。还是那个朴素道理——保持敬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562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9日 下午4:35
下一篇 2025年5月30日

相关推荐

  • 卡牌行业怎么看?

    伴随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及产品表现形式多元,年轻消费者购物动机不再局限于实用性,而是更加重视商品情绪价值。根据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群体数量已超5亿人。 天风研究特别推出【卡牌行业·问答系列】,传媒&海外孔蓉团队认为未来国内卡牌的消费者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并针对四大问题拆解卡牌产业逻辑,探寻卡牌投资机遇。 核心观点 Q1 怎么定义和拆…

    2025年5月30日
    5300
  • 美元流动性危机距离我们有多远?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大超预期的“对等关税”以来(《大超预期的“对等关税”》),全球市场剧烈波动。截至4月11日,标普500下跌4.8%,VIX指数最高达52.3,为2020年3月疫情以来最极端情形,原油(-13.1%)、美元(-4.0%)等也大跌。美债仅在最初的两天有一定对冲效果,但10年美债利率在触及3.8%后转为上行,上周内大幅抬升49.5bp至4.49%…

    2025年4月15日
    7500
  • H20解禁,DeepSeek新模型快了?

    H20终于破除禁令,可以发往中国了。 这已经是黄仁勋今年第三次访华,这次,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出口许可,英伟达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 今年以来,H20几经波折,遭遇如同过山车般起伏。 在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2022年对芯片出口下手之后,英伟达就一直努力在地缘政治和市场刚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中国特供芯片”由此应运而生。先是…

    商业 2025年7月15日
    300
  • 中美破冰会谈后贸易摩擦会如何演绎?

    近期市场关注中美破冰会谈后贸易摩擦会如何演绎,本篇报告围绕此问题展开研究。特朗普近期关税表态趋于缓和是缘于其面临的“负向约束”逐渐逼近。因此在判断特朗普政策上,可减少对其“正向目标”的探讨,更多关注其面临的“负向约束”,金融市场、通货膨胀、中期选举是三个关键约束。在特朗普上一任期,从经贸摩擦开始到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历时22个月,期间经历多次反复。若中美进入…

    2025年5月12日
    5900
  • 当前低位绩优的行业有哪些?

    随着中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6月至7月中这段时间,景气投资或更加有效。兴业证券统计了全年各个月份市场涨跌幅排名与业绩增速排名的相关性,可以看到,随着中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6月至7月中景气投资的有效性提升,7月上半月市场对当期业绩的关注程度仅次于4月下半月(年报&一季报)。未来一段时间,业绩或将再度成为超额收益的胜负手。 从个股表现来看,中报预告、快报陆…

    2025年6月24日
    4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