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10个交易日后,ST联合(600358)昨日晚间如期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
5月29日,ST联合开盘涨停,开于涨停价4.97元/股。而在停牌前一交易日(即5月14日)就已经“先涨为敬”,当日以涨停收盘,报收4.73元/股。
据ST联合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江西迈通等3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江西润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田实业”)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组上市。据悉,润田实业专注于从事纯净水和矿泉水等包装饮用水的生产、销售。
多重博弈
交易方案设计显现出精密的资本算术。3.2元/股的发行价较停牌前折价32%,70%股权支付+30%现金对价的结构既缓解资金压力,又保留国资控股权。业绩对赌条款要求润田实业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31亿元,同时设置管理层超额奖励机制。
此次重组计划对于 ST 联合来说,是其在面临经营困境时的一次关键转型。
作为江西省首家旅游类上市公司,ST联合近年面临经营挑战。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暴跌37%至3.65亿元,连续三年亏损累计超8800万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8.32%,货币资金仅存5267万元。
更严峻的是,根据退市新规,若2025年营收不能突破3亿元警戒线,这家拥有24年历史的上市公司将面临强制退市。雪上加霜的是,公司3月刚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资本市场的信任值已跌至冰点。
拯救者润田实业,这个被江西人戏称为”省水”的区域品牌,正从资本市场侧门悄然入场。其550毫升绿瓶纯净水30年坚持1元定价,覆盖江西所有县市及80%乡镇,2024年实现营收12.6亿元、净利润1.77亿元的亮眼业绩。
这家创立于1994年的企业曾四度冲击资本市场,2007年获得软银赛富2亿元注资,2022年启动IPO辅导却因股权瑕疵折戟。如今通过国资体系内资产证券化,润田实业51%股权由江西迈通(江旅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入ST联合,完成从IPO到”借壳”的路径转换。
国资改革的战略棋局
资本市场的反应耐人寻味。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5月14日,ST联合股价逆势涨停,尽管公司声称停牌前20日累计涨幅10.26%未达异动标准,但5.11%的单日涨幅在消费板块整体疲软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兀。
这场重组本质上是江西国资改革的战略落子。2025年以来,江钨控股接手安源煤业、金环磁选资产置换等动作频出,凸显国有资产证券化加速趋势。
对江西国资委而言,ST联合的壳资源价值与润田的现金流能力形成互补。前者获得12亿级营收增量解除退市警报,后者借助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突破产能瓶颈。据知情人士透露,江西国资拟通过此次重组打造”文旅+快消”生态闭环,将省内明月山、庐山水源与旅游目的地运营深度融合。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包装饮用水领域虽呈现头部集中趋势,但区域品牌仍存在差异化发展空间。润田实业”纯净水+矿泉水”双轮驱动的产品策略,以及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的渠道特点,与头部企业形成错位竞争。
企业最新推出的”润田翠”天然矿泉水主打富硒概念,在健康消费趋势下显现增长潜力。不过,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建立全国性品牌认知,仍是重组后需要面对的问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