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芯生命冲击IPO,估值48亿,科五标准第二家,累计亏损超7亿

今天,医疗板块继续大秀肌肉。

除康方生物、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等创新药公司继续狂飙之外,高值耗材板块的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微创医疗、春立医疗等也纷纷大涨。我们在前天的文章中提到的ETF(513120)继续狂炫5%,真是闪瞎了。

与此同时,一家专注于心血管高值耗材的公司正在冲击IPO。

格隆汇获悉,7月18日,上交所将召开2025年第23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审核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芯生命”)的科创板IPO首发事项,由中金公司担任保荐人。

北芯生命此次拟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是该标准重启后的第二家上会企业,紧随禾元生物之后。

01

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器械,估值48亿元,松禾资本押注

北芯生命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宋亮、陈丽丽、硅基仿生、付晓阳出资设立。2021年6月完成股改,公司注册地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

目前,宋亮自身及通过旗下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29.57%的股份。

宋亮今年43岁,2010年12月毕业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创业之前,他曾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北芯生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夏尔巴、松禾资本、倚锋投资等;在2023年2月的股份转让中,公司的估值为48亿元,满足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要求。

《科创板上市规则》的第五套上市标准中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北芯生命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器械的研产销。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影响动脉或静脉的疾病,通过阻塞或削弱血管、损坏静脉中的瓣膜和影响心脏的正常运作来影响血流,其中可分为心脏疾病和血管疾病两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心房颤动等。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2021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已超过450万人,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死因中占比均超过了45%。目前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高居首位。

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精准诊疗非常有必要。

北芯生命冲击IPO,估值48亿,科五标准第二家,累计亏损超7亿

心血管病构成居民主要疾病死因(2021年),来源:开源证券研报

受益于人口老龄化、政策支持、介入心血管手术可及性提高等因素,目前采用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渗透率正在提高。

相比于传统手术,PCI操作无需开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PCI是指通过心脏导管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PCI包括诊断和治疗两大过程。

目前精准PCI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1、作为血管内功能学评估技术的血流储备分数(FFR),2、作为血管内影像学评估技术的血管内超声(IVUS),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这几项诊断技术彼此互为补充。

02

核心产品IVUS于2022年获批上市,已被纳入集采

针对上述精准PCI的诊断方法,北芯生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布局。

目前,北芯生命已经累计向市场推出了11个产品,在研产品共有6个,覆盖IVUS系统、FFR系统、血管通路产品、冲击波球囊治疗系统及电生理解决方案五大产品类别。

北芯生命冲击IPO,估值48亿,科五标准第二家,累计亏损超7亿

主要管线情况,来源:招股书

1、核心产品—血管内超声(IVUS)

2022年7月,北芯生命的IVUS系统在国内获批上市销售,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是中国首个高清高速的国产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目前,已在国内约1000家医院实现了临床应用。

2024年3月,该产品在欧洲获批上市销售,成为首个在欧洲获批的中国IVUS系统。

血管内超声(IVUS)是基于导管技术和超声成像技术,将微型超声换能器送入血管腔内并进行360°扫描,对血管结构进行超声成像,可以实时显示血管壁病变的形态﹑性质及病变分布,在术前、术后和后续随访中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北芯生命冲击IPO,估值48亿,科五标准第二家,累计亏损超7亿

IVUS对血管结构进行超声成像图示,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中国冠脉IVUS耗材使用量于2022-2024年分别约为32.28万根、36.81万根、55.37万根,市场植入量持续上升。预计中国IVUS整体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约17.6亿元增长至2030年约5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9.4%。

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IVUS产品约10款,还有1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这一市场仍由进口产品所主导,海外厂家主要是波士顿科学、飞利浦,国产厂商主要包括北芯生命、恒宇医疗、开立医疗、全景恒升、远大医药、博动医疗、微创踪影、英美达等。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器械产品普遍面临集采的风险。

2023年8月,北芯生命的IVUS成像导管被纳入多省市集采范围;2022年至2024年,公司IVUS系统的平均不含税单价由6496.62元降至2696.36元,在集采后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由于公司的产品获批不久,属于“光脚产品”,因此在报告期内实现了以价换量。

未来,随着集采的持续推进,公司如果不能继续以价换量,则业绩将可能受到影响。

2、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

2020年3月,北芯生命的FFR系统在欧洲获批并进入海外市场;2020年9月,该产品获批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销售,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

血流储备分数(FFR值)是一种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前后压力的比值,用以确定狭窄处血液供应至心肌的程度(心肌缺血程度)。

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区相比,和中国直接测量FFR在冠脉造影检查中使用的渗透率较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中国冠脉直接测量FFR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约2.3亿元增长至2030年约3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54.9%。

目前国内已获批冠脉直接测量FFR产品有5款,在研产品有1款。

国内市场仍由进口产品所主导,包括雅培、飞利浦、波士顿科学,国产厂商有北芯生命和乐普医疗。其中雅培和飞利浦的产品市占率从2019年100%下降到2024年约56.8%,北芯生命于2024年市占率约29.5%。

此外,北芯生命还有其他产品,包括血管通路产品、冲击波治疗球囊、电生理解决方案等,其中有部分产品豁免临床。

03

累计亏损超7亿,销售费用率远高于同行

北芯生命的核心产品IVUS系统、FFR系统分别于2022年及2020年获批上市,并开始产生销售收入,但是由于尚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各项费用均较高,因此净利润仍为负值。

2022年、2023年、2024年(报告期),北芯生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245.19万元、1.84亿元、3.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1.4亿元和-4359.62万元;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34亿元。

截至2024年年末,北芯生命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1503.72万元,面临一定的压力。

2025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28亿元,同比增长104.90%;归母净利润2060.61万元,同比增长207.85%。

北芯生命冲击IPO,估值48亿,科五标准第二家,累计亏损超7亿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北芯生命的商业模式以销售一次性使用耗材为主。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2年,北芯生命来自核心产品FFR系统的收入占比达到87.31%,2024年降至24.48%,主要来源于FFR系统中的FFR压力微导管。

随着核心产品IVUS系统等2022年启动商业化,其销售收入大幅上升。2022年至2024年,IVUS系统的收入占比由10.14%提升至68.62%。

北芯生命冲击IPO,估值48亿,科五标准第二家,累计亏损超7亿

主营业务的收入构成,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各期,北芯生命的毛利率分别为63.51%、65.02%和63.31%。横向对比来看,2022年和2023年,公司毛利率水平略低于同行均值,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存在一定差异。

北芯生命冲击IPO,估值48亿,科五标准第二家,累计亏损超7亿

毛利率横向对比,来源: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北芯生命仍处于商业化早期,其销售费用较高。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分别为7588.23万元、1.03亿元、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2.08%、55.98%和34.61%,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同行业20%多的均值。

此外,北芯生命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2.73%、71.43%和32.04%,较高的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也构成了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同时,北芯生命也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目前公司的客户主要是经销商,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2.06%、62.28%和74.21%。

2024年,国药菱商终止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后,相应区域业务由嘉事唯众承接,导致当年来自嘉事唯众一家的收入占比高达54.67%。

总体而言,北芯生命过去几年核心产品陆续上市,并开始创收,但报告期内净利润仍亏损;公司当前面临国产替代的机会,也面临持续集采的风险,未来公司能否实现扭亏,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6687.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7日 下午4:12
下一篇 2025年7月17日 下午6:09

相关推荐

  • 国泰海通:贸易风险释放后市场交易热度升温

    核心结论:①上周全球股市普涨,结构上金融、可选消费、科技表现领先,成交回暖。②海外流动性边际转紧,全球央行降息预期延后。③从经济景气预期看,美国经济预期回落,中国维持高位,欧洲继续抬升。 当今全球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日益复杂,单一市场波动往往会引发跨市场连锁反应,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已成为管理风险、获取稳健回报的关键路径。基于此,国泰海通海外策略团队特别推出“…

    2025年5月20日
    5400
  • 港股收评:恒指收复23500点关口,石油、军工等避险板块走低

    6月20日,港股三大指数全天在高位震荡,恒生指数涨1.26%收复23500点关口,且止步3连跌行情,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1.38%及0.88%。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大金融股、中字头股等权重合力助推大市止跌反弹,腾讯、阿里巴巴涨1.5%,中国人寿涨近5%,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纷纷上涨;煤炭股、半导体芯片股、稳定币概念股…

    2025年6月20日
    4700
  • 哪些企业有望受益于“扩内需”?

    提振内需的必要性与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正在提升 外部冲击之下,“扩内需”必要性进一步提升。美国近期实施的关税政策力度远超预期,扰动全球贸易秩序,加剧全球经济放缓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动态演绎,截至4月16日,中国出口美国的个别商品累计各种名目的关税已达到245%[1]。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对等关税、出口管制、反倾销调查、WTO诉讼等[2],维…

    商业 2025年4月21日
    8000
  • 5月金融数据点评:量价环比偏弱,关注财政节奏

    摘要 考虑置换效应后,信贷需求仍然较弱,政府债继续支撑社融。货币供应需要重视环比变化,流动性改善最快的阶段或并非现在。4-5月M1季调环比增速已经转负,实体流动性二季度以来或未继续改善。我们认为拖累货币增速继续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存款并未完全投放。除数量环比信号较弱之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连续多月走平,降息效果还待进一步体现,财政投放可能是接下来最重要的边…

    2025年6月15日
    5300
  • “对等关税”的冲击会有多大?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让市场大超预期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计划(《大超预期的“对等关税”》),这直接导致了全球市场的剧烈波动,美股市场更是连续两天大跌超5%,VIX指数飙升至45以上,均为2020年初疫情以来最极端的情形。不仅如此,原油、黄金、美元也都大跌,仅美债有一定对冲效果,但在上周五也同样下跌,出现了…

    2025年4月8日
    6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