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摘要

3月初开始,1-2月经济数据将逐步公布,但“春节错位”效应或明显扰动同比读数。

一问:春节调整的意义?春节错位会显著扰动1-3月经济数据,今年影响被放大

每年1-3月,出口、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单月同比增速会出现剧烈波动,会显著增加经济数据分析的难度,进而扰动市场预期。由于农历春节是“移动假日”,且辐射周期、影响范围均大于其他假日,每年1-3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均会出现剧烈波动,部分年份波动幅度甚至达到40个百分点,会明显干扰市场对于经济数据的分析与合理预期的形成。

今年与去年春节放假日差异大于往年同期,将导致同比数据波动更大,也将导致基数分析“失灵”,因此申万宏源构建“春节调整模型”。官方公布1-2月合计数据,一定程度降低了春节错位的扰动,但未消除春节错位影响。且该方法无法解决3月数据也被影响的问题。而今年春节比去年提前13天,直接增加了同比增速的分析难度。申万宏源基于“春节调整模型”后,每年1-3月经济数据波动明显降低,更利于分析经济数据的真实变化。

从人流出行来看,今年呈现“更早返乡、更晚返城”现象,进一步拉长了春节错位对今年经济数据的影响周期。从返乡进度看,2025年春节前4天跨区人流达到小高峰,较2024年提前2天。从人流强度看,春节前15天跨区人流同比达8.6%。由于春节假期前半程旅游出行旺盛,后半程以返程务工为主;故以假期倒数第二天为起点,观测返工情况。数据上返工期间 全社会跨区出行人流同比6.5%、弱于节前,映射出节后复工节奏偏慢。

二问:春节效应的模式?对供需指标影响存在“镜像效应”,出口、地产受影响更大

供给类指标方面,春节影响存在“节前赶工-节中停工-节后复工”三个阶段,覆盖周期在1个月以上,出口受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春节前两周工业生产强度会小幅上升,春节当周则下滑至正常水平的65.5%。之后伴随人员复工,正月二十左右恢复至正常水平,影响周期为1个月。相比之下,出口受春节影响周期更长(45天),且节前会出现更强的“抢出口”现象。而中观数据如耗煤量、开工率、港口吞吐量表现亦能印证上述春节影响效应。

需求类指标方面,春节影响存在“镜像效应”,社零与地产销售在春节中、春节后的表现相反,影响久期不同。节前一周地产成交明显回落,社零回落幅度相对较小。节中,地产成交降至正常水平的10%,但社零会达到正常水平的113%。而节后地产成交会出现“补偿性上升”(达到正常水平的163%),后续逐步回落至正常,影响周期持续30天。但社零节后会走弱,影响周期持续20天。中观数据如30城地产成交、电影票房也能印证。

CPI等价格指标也受到春节错位影响,但食品和服务分项受影响模式也不同,市场现有的春节错位分析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在除夕前二周,春节将导致CPI达到正常水平的102.5%左右。但其中,食品CPI受影响更大(高点达到正常水平的108%),且影响周期持续至除夕后第二周。而服务CPI受影响相对较小,影响周期至持续至除夕后第一周周中。

三问:春节错位的影响?或拖累今年1-2月出口、推升3月出口、拖累3月地产销售

由于今年春节日期早于去年,春节错位会导致经济数据同比出现“1月高、2月低、3月高”现象。节前“抢出口/抢生产”更多集中在今年1月、推高1月同比;与之对应,去年2月更多囊括“抢生产/抢出口”影响,高基数下今年2月同比将较低。3月而言,去年春节更晚意味着生产与出口恢复至正常时间更晚,低基数下今年3月同比增速将较高。

具体数据方面,春节错位或拖累1-2月出口、但显著推高3月增速,此外2月CPI、3月地产销售增速也会受到拖累,其他指标受影响相对较小。由于官方公布的是1-2月合计数,与3月单月数,根据“春节调整模型”,春节错位将导致出口增速在1-2月走低1.7个百分点、在3月上升6.6个百分点;地产方面,春节错位对1-2月合计地产销售增速影响相对中性,但会明显拖累3月增速10个百分点。CPI方面,2月同比或低至-0.5%,但3月同比有望回升至0.2%。社零、工业增加值受春节影响周期较短,幅度波动不大。

剔除春节效应后的真实变化方面,1-2月出口也将弱于往年同期(与春节错位影响方向相同),投资、消费或有温和改善,工业生产相对平稳。1-2月港口外贸货运量同比较2024年12月回落3.4pct至5.9%,2月美国加征关税以来回落幅度更大。投资方面,前期沥青开工率、钢铁表观消费量改善意味着1-2月基建地产投资读数或有所恢复。此外,1-2月公路货运量同比(9.1%)显示消费制造业生产也相对较高,或映射消费需求改善。

风险提示

后续复工进度出现超预期变化,外部形势变化,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报告正文

1. 一问:春节调整的意义?

每年1-3月,出口、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单月同比增速会出现剧烈波动,会显著增加经济数据分析的难度,进而扰动市场预期。传统的固定假日(“十一”、“五一”)对经济数据指标的同比增速影响不大,每年时间相对统一,同比处理即可消除季节性与固定假日效应。但由于农历春节是“移动假日”,且辐射周期之长、影响范围之广远大于其他假日,因此会直接导致每年1-3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剧烈波动,部分年份波动幅度甚至达到40个百分点,会明显干扰年初市场对于经济数据的分析。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今年与去年春节放假日差异大于往年同期,将导致同比数据波动更大,也将导致基数分析“失灵”,因此申万宏源构建“春节调整模型”。在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口径中,统计局等机构不再公布1、2月单月数据,而是公布1-2月合计数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春节错位的扰动,但无法解决3月数据也被春节错位影响的问题。譬如去年春节放假日(2月10日)比今年晚了13天,因而去年3月初人流仍处于复工阶段,而今年2月末人流已基本完成复工,意味着3月经济数据同比仍受到春节错位影响。因此,申万宏源基于海关总署采取的“春节调整模型”,对经济数据进行调整,调整后每年1-3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波动幅度明显降低,更利于分析经济数据的真实变化。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从人流出行来看,今年呈现“更早返乡、更晚返城”现象,进一步拉长了春节错位对今年经济数据的影响周期。从返乡进度看,2025年春节前4天跨区人流达到小高峰,较2024年提前2天。从人流强度看,春节前15天跨区人流同比达8.6%。由于春节假期前半程旅游出行旺盛,后半程以返程务工为主;故以假期倒数第二天为起点,观测返工情况。数据上返工期间 全社会跨区出行人流同比6.5%、弱于节前,映射出节后复工节奏偏慢。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2. 二问:春节效应的模式?

供给类指标方面,春节影响存在“节前赶工-节中停工-节后复工”三个阶段,覆盖周期在1个月以上,出口受影响大于工业生产。以工业增加值“春节调整因子”来看,春节前两周工业生产强度会小幅上升(达到正常水平的106%),春节当周则下滑至正常水平的65.5%。之后伴随人员复工,正月二十左右生产恢复至正常水平,影响周期为1个月。相比之下,出口受春节影响周期更长(45天)。且节前会出现更强的“抢出口”现象,节中受冲击幅度也更大(降至正常水平的30.5%),节后恢复需要30天(除夕后30天)。这是因为出口统计为海关“结关”环节,还会受到审批时滞等因素的影响。而中观数据如耗煤量、开工率、港口吞吐量表现亦能印证上述春节影响效应。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需求类指标方面,春节影响存在“镜像效应”,社零与地产销售在春节中、春节后的表现相反,影响久期不同。节前购房与消费走势均会出现“阶段性上行”,与地产合同集中签订、居民提前购置年货有关,但节前一周地产成交会出现明显回落,社零回落幅度则相对较小。节中时期,由于人流在春节期间更多集中于出行消费,而非购房,数据上也表现为春节期间地产成交强度会降至正常水平的10%左右,但社零的表现会达到正常水平的113%。而在除夕后20天内地产成交往往会出现“补偿性上升”(达到正常水平的163%),后续会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影响周期持续至除夕后30天。但社零除夕后会出现走弱迹象,影响周期持续至除夕后20天。中观数据如30城地产成交、电影票房、重点企业零售表现也能印证上述现象。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CPI等价格指标也受到春节错位影响,但食品和服务分项受影响模式也不同,市场现有的春节错位分析方法难以准确量化。市场目前对于春节错位影响CPI的分析,往往通过比较往年春节日期与今年类似的年份,以历史年份CPI环比数据,作为今年CPI分析的基准参照。譬如今年春节在1月,即用往年同为1月春节的CPI环比均值进行参考。但上文提到,即使1月春节,往年具体日期也差异甚大。同时,春节对于CPI分项的影响模式也不相同。通过“春节调整因子”可知,在除夕前二周至除夕后一周左右,春节将导致CPI表现达到正常水平的102.5%左右。但其中,食品CPI受影响更大(高点达到正常水平的108%),且影响周期持续至除夕后第二周。而服务CPI受影响相对较小(高点达到正常水平102.4%),且影响周期至持续至除夕后第一周周中。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3. 三问:春节错位的影响?

由于今年春节日期早于去年,春节错位会导致经济数据同比出现“1月高、2月低、3月高”现象。上文提到,2025年放假日期为除夕(1月28日),而2024年放假日期为大年初一(2月10日),考虑到春节对于经济供给类指标的影响是节前走强、节中与节后走弱的特征。因此对于1月同比数据而言,今年“抢生产/抢出口”的效应强于去年,今年1月同比数据将较高。与之对应的,2月方面,去年将更多囊括“抢生产/抢出口”的影响,高基数下今年2月同比数据将较低。3月而言,去年春节更晚意味着生产与出口恢复至正常时间更晚,低基数下今年3月同比增速将较高。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具体数据方面,春节错位或小幅拖累1-2月出口增速,但显著推高3月出口增速近6.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受影响则相对较小。上文提到,春节错位对于出口增速的影响明显大于工业增加值增速,今年春节错位会导致同比数据上出现“1月高、2月低、3月高”。而由于统计局与海关公布的是1-2月合计数,与3月单月数,根据“春节调整模型”测算,春节错位将导致出口增速在1-2月走低1.7个百分点、在3月上升6.6个百分点。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影响在0.1~0.2个百分点之间。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需求类指标方面,春节错位对1-2月地产销售增速影响相对较小,但或明显压低3月增速10个百分点,社零增速受影响相对不大。由于地产成交在春节期间也存在“节前与节中走弱、节后补偿性回升”的现象,根据上文春节分布日期错位的影响,今年1月地产成交面临高基数,同比增速或明显走低,2月则对应回升。来到3月,由于去年春节日期更晚,节后补偿性上升(超出正常水平,反映递延需求)持续时间也长于今年,因此3月地产销售增速面临高基数。据“春节调整”模型,春节错位对1-2月合计地产销售增速影响相对中性,但会明显拖累3月增速10个百分点。相较而言,上文提到社零受春节影响的幅度较小、周期较短,3月增速基本不会受到春节错位影响。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价格类指标方面,春节错位或导致2月CPI同比降至-0.5%左右,但3月或回升至0.2%附近。由于春节错位对CPI的推升影响主要集中在节前与春节第一周,而今年春节日期早于去年,意味着春节推升效应更多集中于1月体现,2月则面临高基数下的回落压力。此外,前期生猪存栏恢复情况较好,天气偏暖也有利于果蔬生长,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往年同期,也会对CPI同比数据构成影响。综合来看,2月CPI同比或明显下降,但3月有望积极回升。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剔除春节效应后的真实变化方面,1-2月出口也将弱于往年同期(与春节错位影响方向相同),投资、消费则或有温和改善,工业生产则相对平稳。仅考虑外贸的港口货运量与海关监管出口货运量走势较一致,1-2月前者同比边际回落3.4pct至5.9%,尤其是2月以来美国加征关税后,或指向年初出口有走弱风险。投资方面,水泥与螺纹钢消费量、沥青开工率可分别高频跟踪地产、基建投资,且领先投资3个月左右;1-2月水泥出货率、螺纹钢表观消费量、沥青开工率同比分别+5.7、11.3、8.5pcts至2.1%、5.9%、-0.7%,往后看投资或有回升。消费方面,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与消费制造业增加值走势较一致,对齐春节后,1-2月货车通行量同比9.1%,仍维持高位。工业生产方面,虽然PTA开工率表现较弱(1-2月同比为-1.6%),但高炉开工率、消费品制造业生产均相对较好,1-2月整体工业增加值增速或相对平稳。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

风险提示

1)后续复工进度出现超预期变化。未来两周复工进度明显加快或放缓。

2)外部形势变化。关税等外部形势变化对经济指标构成更大扰动。

3)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前期以旧换新、设备更新等政策对内需的影响分化。

注:本文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2025年2月24日发布的《“春节错位”的宏观影响?——数解宏观系列专题之一》,分析师:赵伟屠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616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9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9

相关推荐

  • 整个股市,都在等待一个终极信号

    关税战到现在,急跌经历过了,反弹也已经有了。 市场似乎进入了横盘时间,整体走势是跌不下去,但也涨不上去,略显无聊。 具体到股指和个股方面,分化也挺大,股指因为一直有维稳资金托着,估计这周也会如此,自然不用担心跌下去,但个股层面的变化大,轮动快,赚钱效应很一般。 可以明显得感受得到,整个市场都在等待一个终极信号,这个信号大概率能打破市场的盘整走势。 更重要的是…

    2025年4月23日
    10700
  • 国盛证券:一季度数据亮眼,关注后续冲击

    主要观点 统计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5.4%,高于3月初制定的经济目标。同时,一季度GDP名义增速为4.6%,均持平于2024年四季度。分项来看,工业生产表现亮眼,抢出口可能是重要支撑项,消费表现分化,而地产继续疲软,后续需求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贸易冲突下的出口压力上升,内需能否对冲外需仍需观察。 工业生产继续强劲,抢出口效应…

    2025年4月17日
    13300
  • 2025Q1公募买了多少AI?

    2025年Q1主动公募主要加仓电子以及汽车、机械、传媒、计算机等AI+行业,对通信则大幅减仓。25Q1主动偏股型基金对汽车、电子、机械、传媒、计算机的配置比例分别为7.81%、18.8%、4.5%、1.36%、3.15%,分别较24Q4加仓1.53pct、0.9pct、0.72pct、0.45pct、0.26pct,对通信的配置比例则大幅减仓1.58pct至…

    2025年4月29日
    11200
  • 中金缪延亮:美元霸权的“双锚”

    近期,国际货币体系加速演进,引发了对于美元地位和美元之锚问题的广泛讨论。应《中国外汇》杂志约稿,这篇文章提出美元霸权在国家信用的“法理之锚”之上,更加依赖其金融市场的“功能之锚”,这或是美元能够屡次转危为安,乃至巩固和加强自身地位的密码。 货币锚是货币价值稳定的基础。在贵金属时代,货币如金、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能够自我锚定,其购买力由稀缺性和实际用途支撑。然…

    商业 2025年7月15日
    6100
  • 申万宏源:金融政策已然先行,后续财政支出节奏及投向或是焦点

    摘要 事件:5月20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前4月财政收支情况。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增量政策”拉开序幕,金融政策已然先行,后续财政支出节奏及投向或是焦点 广义财政收支增速均有提升,前4月预算完成度均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2025年4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

    2025年5月21日
    6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