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晚间,A股市场两家上市公司——罗平锌电(002114)和*ST东晶(002199)相继发布公告称,因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公司股票自5月28日起停牌。
截至5月27日收盘,罗平锌电股价报收于7.19元/股,总市值为23亿元。
从县级到市级国资的”升级”
罗平锌电公告显示,控股股东罗平县锌电公司拟向曲靖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曲靖发投”)协议转让7242.76万股(占总股本22.396%)。
若交易完成,实际控制人将由罗平县国资委变更为曲靖市国资委。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转让需经国资监管部门批准,且涉及股份为控股股东当前持股的81.74%,交易完成后罗平县锌电公司持股比例将降至5%,彻底退出控股地位。
曲靖发投作为市级国资平台,业务涵盖基建投资、产业基金运营及国有资产管理,其入主或为罗平锌电带来资源整合机遇。公司近年业绩承压明显,2024年营收12.6亿元同比降18%,净利润亏损7885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再降53.55%,亏损扩大至4500万元。
分析认为,市级国资的介入可能通过资金支持、债务重组或资源注入帮助公司改善经营,尤其在锌价波动、自给率不足的行业背景下,提升产业链稳定性至关重要。
同期公告的*ST东晶则面临更复杂的股权变动。公司第一大股东蓝海投控及股东李庆跃正与股权投资机构洽谈控制权转让,交易完成后新实控人预计持股25%-29.99%。这家主营电子元器件的企业虽一季度营收增长16.71%,但仍亏损1472万元,且因连续两年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次引入股权投资方,或指向资产重组或业务转型可能。
曾另辟增长曲线
值得一提是,罗平锌电早在 2024 年 10 月就已涉足农业领域,其全资子公司富锌农业布局油菜产业链。该项目总投资2.6亿元,采用农科院7D加工工艺,已形成3万吨菜籽年加工能力,并与多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
公司表示,农业板块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协同,2024年正式推出”工农旅”融合项目,试图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这种”金属+农业”的双轨模式在上市公司中颇具特色。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跨界农业既能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又可对冲周期行业风险,但需警惕管理跨度加大带来的挑战。罗平锌电在投资者交流中透露,将”择机推进并购重组”,暗示不排除通过资本运作强化农业板块。
国资改革深化下的市场变局
在市场看来,两起控制权变更案例折射出当前资本市场两大趋势,一方面,地方国资正通过跨层级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曲靖市国资委接盘县级控股企业,体现区域经济”强市弱县”格局下的资产盘活需求。
另一方面,困境企业积极寻求资本介入,*ST东晶引入股权投资方的动作,符合注册制下”应退尽退”背景中的求生逻辑。
有分析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控制权变更虽带来想象空间,但不确定性依然显著。罗平锌电需等待国资审批结果,且金属价格波动、农业投入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尚未解决;*ST东晶则面临退市倒计时压力。两家公司均在公告中多次强调”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提示风险意识不可松懈。
随着停牌期结束,市场将密切关注后续进展。若国资整合顺利,罗平锌电或成为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而*ST东晶的命运,则可能为濒临退市公司提供资本运作范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