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光伏去产能进入后半程,全球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地处上海市青浦区的上海虹桥绿地铂骊酒店,毗邻国家会展中心。每逢光伏行业SNEC展会举办之时,这里都会云集各路客商,券商机构也会包下一个个房间作为交流的会议室。

59岁的郑洪伟,曾经担任过森马服饰、日播时尚等公司的董事会秘书,拥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2019年6月,他正式担任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捷泰科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专访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光伏去产能进入后半程,全球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到了2021年,谋求转型的钧达股份收购了捷泰科技部分股权,正式进军光伏行业。而作为捷泰科技的一员,郑洪伟亦进入钧达股份的董事会。

然而,随着光伏行业遭遇下行周期,2024年,已完全转型为光伏企业的钧达股份交出了转型后的首份亏损年报。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52亿元,同比下滑46.66%;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下滑172.47%。

2025年仍处于去产能周期

“如果从2023年底开始算,我觉得去产能周期已经走到了后半程。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可能只有50%,大量的中小企业正在退出。我们预测在2025年底或者2026年上半年,有机会看到供求关系的明显改善和各环节集中度的提升。”他说。

他告诉北方经济网,2025年依然处于去产能周期内,但供求关系对比2024年会有所改善。这意味着在他的判断中,2025年整体的经营环境和经营业绩对比去年都会有所提升。而在他看来,造成光伏行业当前产能情况主要因投资的扩大。

“为什么我们2024年出现了历史的首次亏损?这与大的背景很有关系。”他说,“但到2025年底,(下行周期)差不多是2年左右的时间。去产能周期在需求仍增长的背景下,会再次回到供求关系的平衡点,企业的盈利有望获得改善。”

图片来源:钧达股份

北方经济网注意到,钧达股份2017年上市时,主营汽车零配件业务,但2020年时,其汽车零配件业务遭遇发展瓶颈,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上市公司开始谋求转型发展。而作为光伏行业的老牌企业,捷泰科技是钧达股份转型的首选标的。

郑洪伟认为,这种转型是对捷泰科技原有实力的加强。“它是将资本市场的资源叠加到捷泰科技原来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上,所以才实现了连续3年的快速成长。”他表示,“特别是在2025年,我们能够在港股再次上市搭建一个新的资本平台,这个资本平台更加有利于推动转型后钧达股份光伏主营业务的发展。”

钧达股份奔赴港股上市的计划,在业内早已明牌。

在光伏行业低谷期时选择奔赴港股上市,是一个好选择吗?作为资本运作的“老将”,郑洪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从未来来看,相比于中国市场的增速,海外市场的发展增速会更高。”郑洪伟从过去几年的销售收入中发现了这一特征,“2023年,我们海外直接销售占比只有4%左右,2024年提高到24%左右,2025年已经超50%。它实际上反映了海外市场发展增速是高于中国的。”

图片来源:钧达股份

“这需要我们在国外有融资能力。”他强调称,“我们在港股上市的目的是搭建海外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企业形象。”

他透露,土耳其地处欧亚的中心地带,可以通过土耳其工厂覆盖欧洲、亚洲和周边区域。“我们会与主要客户一起去构建海外国家的光伏产业链,满足本土光伏市场的增长需求。”

作为操刀资本运作的“老手”,郑洪伟对企业的发展效率尤为关注,特别是负债与融资的问题。

此外,经营性现金流的改善也是郑洪伟关注的重点。他认为,光伏行业可以从三个方向去解决现金流的问题:一是提高经营质量,二是减少投资,三是加大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融资。

北方经济网发现,如日御光伏、晶澳科技(002459.SZ)、中润光能等光伏产业链相关公司都在寻求奔赴港股上市的路径。这亦符合郑洪伟的看法,光伏企业正在扩大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融资。

专访钧达股份副董事长郑洪伟:光伏去产能进入后半程,全球化布局驱动业绩成长

除此之外,郑洪伟亦十分关注钧达股份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

钧达股份在海外业务上的进展迅速,市场对其盈利的预期开始攀升,但郑洪伟认为,能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关键在于下半年供求环境、产能出清情况与需求变化。

“我们专业化的能力就是以电池技术为核心的能力。”他补充道。

像钧达股份专注于光伏电池核心技术的环节厂商,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多。根据北方经济网观察,BC数家龙头企业正在着力打造的生态圈模式,也是分工合作的形式。这样一来,既能将更多合作伙伴捆绑在同一利益链条上,同时也能借此构造出利益护城河,完成利润的留存。

在不同领域工作过的郑洪伟,给出了对当下光伏行业的判断:“这个行业正在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中。”

“每个行业的发展初期,第一阶段都是粗放增长,是以规模扩张或多环节扩张经营为主的发展模式。这个阶段到了2024年就已经结束了。”他说,“现在我们迎来了第二阶段,需要更多追求专业化,提升主营业务的竞争力才能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扩规模或多环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162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3:00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被“收割”的东南亚低价保险旅游团:一天6小时封闭式购物,万元特产只值800元

    “花一千多元报了越南下龙湾五日游,前半程还是阳光沙滩的惬意时光,后半程却变成了强制消费的‘修罗场’。18人的团,两天就被诱导着花了近20万元购物。”黄诗(化名)近日刚刚结束了自己的保险旅游团行程,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起初以为是保险公司回馈客户的福利,最终却成为购物的“套路”。 部分游客在行程中被要求购买数万元的沉香、乳胶枕等商品,不买便遭导游冷嘲热讽,甚至被限…

    2025年7月19日
    5200
  • 美团升级会员体系:首次将多端业务整合,分六组级别

    3月31日,北方经济网获悉,美团会员体系进行大幅度升级。这是美团首次将多端业务整合进一套会员体系中,以“神券”(原“神会员”)作为通用权益,同步联动美团各业务,覆盖了吃、住、行、游、娱、购、医等全生活场景的会员权益。新的会员等级分为六大级别:普通、白银、黄金、铂金、黑金和黑钻,用户完成注册和首次交易即可成为美团会员。据了解,去年7月美团“神会员”实现了在外卖…

    经济 2025年3月31日
    8400
  • 华润、复星系后,资本跨界白酒潮退,连酱酒也不再“躺着赚钱”

    “明星光环”不再,白酒行业也有了“中年危机”。 行业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白酒TOP5(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营收占行业整体收入的比例达到43%。持续的挤压式增长与结构性繁荣促使白酒行业加速洗牌,中小酒企陆续出局,白酒新贵亦光环褪去。 业外资本星夜赶科场 今年2月,中国环保能源与四川杜甫酒…

    经济 2025年3月25日
    12700
  • 7月造车新势力放榜:零跑首次单月突破5万辆,小米汽车交付超3万辆

    8月1日,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布了7月销量“成绩单”。 进入下半年,7月车市总体热度不减,8月也有多款新车即将上市或首发亮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预测,7月国内新能源零售量预计可达101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4.6%左右。 7月造车新势力销量情况 图源:北方经济网整理、制图 7月,多个品牌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 小鹏汽车同样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7月小鹏汽车交…

    2025年8月2日
    3000
  • 读懂IPO|英硅智能3年累亏超30亿元,核心在研产品至少面临6家企业的同台竞争

    图源:图虫创意 作者|陈丽娜 3年亏损超30亿元、融资7轮“输血”38亿元,英硅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英硅智能”)的AI制药之路能跑通吗? 作为一家AI制药企业,生物制药加上AI的光环,让英硅智能的表现备受瞩目。从业绩层面看,近3年英硅智能均处于亏损状态。在过去7年完成了7轮融资后,其近两年货币资金逐渐减少,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仍持续为负,流动性风…

    经济 2025年5月30日
    6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