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核心观点

前期利率低点如何形成?

(1)连续降息预期催生的年初低点:年初的利率低点主要由同业存款降息、连续降准降息预期的形成、机构配置力量增强推动;

(2)关税冲击带来的4月低点:4月2日对等关税出台,大超市场预期,我国债市利率受此影响快速下行,4月7日,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至1.63%,接近年初低点位置。

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①基本面:运行平稳,目前政策仍保持定力,经济有托底,但短期难有亮眼表现,预计对债市影响不大;②资金利率:DR007在1.5%-1.6%区间震荡,预计后续平稳运行,向下难以突破1.4%的政策利率OMO,利率进一步下行动力有限;③机构配置力量:季末银行倾向于卖债兑现浮盈以调节利润,同时债市点位偏低,配置价值不高,机构进场配债意愿有限;④降息预期: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短期内降息预期不高。

综上所述,从基本面运行、资金利率、机构配置力量、降息预期这几个维度看,目前债市利率下行动力有限,难以突破前期低点。更进一步的做多机会,或需看到存单利率明显下行或降息预期升温。

正文

近期,资金面维持宽松态势,带动债市利率下行,截至6月20日,10年期国债利率下探至1.64%,逼近前期低点。本轮利率持续下行,能否突破前低?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1、前期利率低点如何形成?

(1)连续降息预期催生的年初低点

年初债市利率以低点开局,1月6日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至1.60%,后续便开始调整。我们认为,年初的低点形成主要由三方面因素推动:

①同业存款降息:2024年11月29日,《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发布,同业存款降息。此举有效降低了银行的负债成本,此后1个交易日(2024年12月2日),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下行9BP至1.71%。与此同时,非银杠杆需求增加,也为债市利率提供下行动力。

②连续降准降息预期的形成: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其中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从“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态更为积极。而复盘历史可以发现,上一次出现类似表述的时段为2008-2009年,其中央行4次下调存贷款利率、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因此,“适度宽松”表述催生了市场连续降准降息预期,推动债市利率快速下行。

③机构配置力量增强:2019年以来,债市大多会出现“跨年行情”,12月至来年1月,机构逐步进场配置债券,利率往往呈现下行趋势。2024年11月下旬,受到降准预期的影响,机构年末配债行为出现抢跑,买债力量明显增强,债市利率加速下行。

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2)关税冲击带来的4月低点

4月2日,对等关税出台,大超市场预期,我国债市利率受此影响快速下行,4月7日,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至1.63%,接近年初低点位置。后续我国态度坚决,对美国的“对等关税”予以反制,两国关税税率不断提高,加剧基本面担忧。4月30日,4月PMI数据公布,制造业PMI仅为49%,相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基本面运行压力显现,当日10年期国债利率再次达到1.62%的低点。

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2、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前期低点的形成主要由降息预期明显升温、机构配置力量上升、关税冲击等因素带来。而站在当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利率突破前低的可能性:

(1)基本面运行:地产表现对于债市运行有较大影响,截至6月21日,一线城市6月的商品房成交面积基本与去年持平。观测其他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图6),可发现经济基本面平稳运行,出口、消费表现较好。考虑到目前政策仍保持定力,经济有托底,但短期难有亮眼表现,预计对债市影响不大。

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2)资金面:2024年资金利率相对平稳,对债市利率影响不大。但今年1-3月,资金面明显收紧,带动利率上行,4月以来,资金面逐步宽松,债市利率随之下行,目前资金面维持宽松态势,DR007在1.5%-1.6%之间震荡,对应OMO+10BP到OMO+20BP区间,较为合理。

向后看,根据2021、2023-2024年的情况,7月政府债供给压力将明显减轻,对于资金面扰动不大。因此,资金利率预计平稳运行,但下行空间也不大,向下难以突破政策利率(OMO)1.4%,利率进一步下行动力有限。

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3)机构配置力量:一方面,季末银行倾向于卖债兑现浮盈,以调节利润,债券配置力量或边际走弱。另一方面,目前债市点位较低,配置价值不高,机构进场配债意愿不高,对债券需求有限。

(4)降息预期:从银行资产比价角度看,当前债市的点位暗含10BP左右的降息,定价较为合理。5月7日,央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降息降准政策,短期内降息预期不高,难以推动债市利率突破前低。

利率能突破前低吗?

3、总结

今年前两次低点的形成主要由降息预期明显升温、机构配置力量上升、关税冲击等因素带来,站在当下我们认为:

(1)基本面运行平稳,目前政策仍保持定力,经济有托底,但短期难有亮眼表现,预计对债市影响不大;

(2)资金利率DR007在1.5%-1.6%区间震荡,预计后续平稳运行,向下难以突破1.4%的政策利率OMO,利率进一步下行动力有限;

(3)季末银行倾向于卖债兑现浮盈以调节利润,同时债市点位偏低,配置价值不高,机构进场配债意愿有限;

(4)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短期内降息预期不高。

综上所述,从基本面运行、资金利率、机构配置力量、降息预期这几个维度看,目前债市利率下行动力有限,难以突破前期低点。更进一步的做多机会,或需看到存单利率明显下行或降息预期升温。

风险提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不及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利率波动风险,通胀超预期,信贷超预期,流动性波动超预期,估算结果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注:本文来自国海证券2025年6月23日发布的《利率能突破前低吗?》,报告分析师:靳毅 S0350517100001,马闻倬 S035012407001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144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3日 下午6:00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公募一季报回顾:加仓科技成长及高端制造

    公募基金仓位变动: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上涨,港股获加仓明显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1月上旬受外部不确定性扰动,市场走势偏弱;春节前后国内AI公司DeepSeek以及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引发市场关注,“科技叙事”转变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指数企稳上行。3月两会后全年经济目标和政策重点明确,市场波动有所加大,有政策支撑的消费股和资源股有所表现。整体…

    2025年4月23日
    11200
  • 概念掘金 | 华为进军AI医疗, 万亿蓝海加速爆发!受益标的有哪些?

    今日AI医疗概念股大幅拉升,A股中,新赣江涨超21%,创业慧康20cm涨停,机科股份、博济医药涨超11%,国脉科技、塞力医疗等10cm涨停。 港股AI医疗板块也表现活跃,方舟健客一度涨超65%,医渡科技、微创机器人-B、阿里健康等跟涨。 今日AI医疗概念迎来新一轮催化,或与华为有关。 华为“杀入”AI医疗界 消息上,华为于3月8日正式成立“医疗卫生军团”,旨…

    2025年3月25日
    11300
  • 利率如何走?央行MLF操作改革解读

    概 要 MLF操作迎来2024年7月以来的首次净投放,释放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信号。同时,此次MLF操作方式改为美式招标,标志着其政策利率属性的退出,明确了当前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核心的利率体系,简化了原本的多期限政策利率体系,短端利率向中长端(如LPR、存款利率)的传导更顺畅。MLF则回归其作为“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本质,与其他流动性投放工具形成互补。 往后看…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11400
  • 5月PMI:内外分化加深

    摘要 事件: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PMI指数,制造业PMI为49.5%、前值49%;非制造业PMI为50.3%、前值50.4%。 核心观点:5月新出口指数偏低,但内需如消费品、装备制造行业PMI明显改善。 5月制造业PMI整体与分项读数均有改善;相对来看,生产指数恢复程度更好,而需求指数偏低。5月制造业PMI有所回升,边际上行0.5pct至49.5%…

    2025年6月2日
    8400
  • “反内卷”,被低估的决心

    摘要 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反内卷”指明方向。相比过往,本轮“内卷”症结何在,如何破解“内卷”困境?系统分析,供参考。 一、本轮“反内卷”,有何不同?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以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主题,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部署指明方向。会议提出“五统…

    2025年7月11日
    4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