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如何走?央行MLF操作改革解读

概 要

MLF操作迎来2024年7月以来的首次净投放,释放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信号。同时,此次MLF操作方式改为美式招标,标志着其政策利率属性的退出,明确了当前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核心的利率体系,简化了原本的多期限政策利率体系,短端利率向中长端(如LPR、存款利率)的传导更顺畅。MLF则回归其作为“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本质,与其他流动性投放工具形成互补。

往后看,短端利率趋势性下行需要观察央行后续的公开市场操作确认,考虑到基本面稳增长的需要,短端利率向OMO政策利率的逐步回归是大概率的事情。长端利率或逐步趋于下行,以呵护经济需求端,下行速度需要观察地产、信贷等经济基本面数据的变化。

风险提示:货币工具和货币政策理解不到位。

正文3月24日,央行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3月25日(周二),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我们的解读如下:

1

淡化MLF利率的政策属性

首先,MLF操作迎来净投放,释放积极的货币信号。3月MLF到期3870亿元,本次宣布开展4500亿元的MLF操作,将进行630亿元净投放,是2024年7月以来MLF的首次净投放。本轮净投放能增加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释放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号。

其次,淡化MLF利率的政策属性,进一步明确了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核心的政策利率体系。央行宣布,3月开始,MLF改为美式招标(多重价位中标),不再设置统一中标利率。这一举措有助于强化市场在利率形成中的主导作用,使利率体系更加灵活、市场化。此前从2024年9月开始,央行开始在每月MLF公告中公布投标利率范围,比如,2024年9月25日开展的MLF操作,最高投标利率2.30%,最低投标利率1.90%,中标利率2.00%;央行已在逐步淡化MLF的政策利率属性,为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铺路。

而在本次MLF操作方式调整后,新框架进一步明确了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简化了原本的多期限政策利率体系,短端利率向中长端(如LPR、存款利率)的传导更顺畅。这也标志着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进一步转型。

MLF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本质。淡化政策利率属性后,MLF则回归其作为“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本质,与其他流动性投放工具形成互补。目前,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工具箱丰富多样,涵盖了7天/14天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3个月/6个月的买断式逆回购工具、1年期的MLF、国债买卖、其他结构性货币工具等。央行能够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选择与流动性缺口相匹配的操作期限,实现精准投放,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再者,美式招标下,中标利率可能更贴近市场,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目前国股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在1.95%左右,其他中小型银行利率可能稍高一些,参考市场化的融资成本进行多重价位中标,或也有助于降低MLF资金成本,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2

短期降准降息概率不大

货币政策方面,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或仍延续稳健偏宽松方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我们认为,降准降息或根据经济金融形势、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推进。包括在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央行也维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的表述。

预计短期降准降息概率不大。一方面,1-2月经济数据显示各个方面均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短期内大幅加码货币政策的紧迫性并不强;另一方面,央行近期对“内防空转、外防汇率”的考量依然占据重要位置,这意味着在流动性投放问题上,短期还是会偏审慎。

但中期来看,要稳定经济需求端,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年内降准降息或仍会出现,预计第二、三季度落地的可能性较大。

3

利率如何走?

理论上来说,短端无风险利率主要决定于央行的政策利率和银行间的利率水平,长端无风险利率主要决定于经济基本面和人们对于经济基本面预期的变化。所以在其他经济体,如果经济需求端面临压力,即使短端利率不降息的情况下,长端利率也会逐步趋于下行。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曾出现过,在2023年四季度,我国短端利率明显上行的情况下,长端利率并未明显上升,甚至一度出现下行。

今年春节之后,我国长端无风险利率出现明显上行,其重要的触发因素或并不在于资金利率的大幅上行。一方面,资金利率的收紧从1月初就已经开始,而长端利率的明显上行是在2月中旬以后。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投资者追逐长端利率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和过去不同。本轮长端无风险利率的上行,主要原因或在于科技进步、地产阶段性回暖带来中长期宏观预期的修复。

往前看,本次MLF操作边际上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但短端利率趋势性下行需要观察央行后续的公开市场操作确认,考虑到基本面稳增长的需要,短端利率向OMO政策利率的逐步回归是大概率的事情。长端利率或逐步趋于下行,呵护经济需求端,下行速度需要观察地产、信贷等经济基本面数据的变化。

风险提示:货币工具和货币政策理解不到位

注:本文来自海通证券于2025年3月24日发布的《利率如何走?——央行MLF操作改革解读》,分析师:梁中华S0850520120001;应镓娴S085052108000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029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31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31

相关推荐

  • 泰禾股份上市首日高开338%!位于江苏南通,业绩波动较大

    今天A股迎来一家新股上市! 格隆汇新股获悉,泰禾股份(301665.SZ)于4月11日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开盘价为45元/股,开盘上涨338.17%;截至上午收盘涨幅为289.5%,市值180亿元。 泰禾股份本次发行价格为10.27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为13.40倍,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3.01倍,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13.41倍;此次发行保…

    2025年4月11日
    1700
  • 东鹏饮料赴港IPO,被大股东多次减持,广告及推广费猛增

    国产功能饮料龙头东鹏饮料正冲击A+H上市。 格隆汇获悉,近期,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经过多年发,东鹏饮料(605499)已成为国内第一、全球领先的功能饮料企业,并于2021年在A股上市,2024年营收超158亿元,但也存在依赖大单品、产品销售依赖经销…

    2025年4月17日
    1400
  • 财政新预算如何破解经济循环“堵点”?

    摘要 2025年财政预算正式发布,新预算如何破解经济循环堵点,机制上有哪些创新突破,重点投向领域呈现何种新布局?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经济运行中的梗阻:国内需求疲软、货币传导阻滞、财政收支约束。 外需依赖加剧下的内需“失衡”,2024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下降至1997年以来新低。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2024年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0.3%,而最…

    2025年3月25日
    2500
  • 1月物价数据:服务价格与产能周期呈积极迹象

    01核心观点 事项:2025年1月CPI同比增长0.5%,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PPI同比-2.3%,持平于上月。 1月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连续第四个月回升。其中,国际油价上涨和旅游、家庭服务价格强劲对CPI的贡献最为突出。1、食品价格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三成多。食品…

    2025年3月25日
    1800
  • 三大催化来袭,AI眼镜万亿赛道引爆!下一个科技风口?

    AI眼镜赛道迎来多重利好,资本市场迅速反应。 今日AI眼镜概念暴涨,纬达光电、杰美特、星星科技、胜利精密、比依股份等近10股涨停,雷神科技涨超18%,博士眼镜涨超17%。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轮行情背后,既有政策层面的推动,也有巨头入局的刺激,更折射出AI眼镜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AI眼镜迎多种催化 昨天,中国信通院正式启动了对AI眼镜的专项测试。 此次测试覆盖…

    2025年3月25日
    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