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 投资要点 ·

近期人民币汇率与美中利差出现背离,本质在于:美债利率上行并非经济强,而是信用弱。因此,人民币受益于:1)美元资产信用折价,带动企业结汇意愿提升;2)高利率压制信用扩张,美国衰退预期强化。未来人民币汇率定价需要充分重视美元信用这个变量,弱美元环境也给国内流动性和政策空间带来更大的冗余度。

央行或许并非近期汇率升值的引导者。

我们习惯于用“掉期溢价”(即: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掉期点差)来跟踪央行守汇率的态度,该指标反映了央行在充当人民币远期多头的过程中,倾向于主动下调在岸市场的掉期点,与离岸市场形成一层溢价(我们称为“掉期溢价”)。

本质上是对于外资通过掉期交易购买人民币资产的超额贴息,以保证套期锁汇后的国内无风险收益率略高于美国。目前,该指标来到2023年初以来偏低水位(+200pips),说明在近期汇率升值的过程中,央行下调“掉期溢价”,来平滑汇率波动,而非主动引导升值。

国内投资者或许并非近期汇率升值的推动者。

由于居民部门换汇存在摩擦(额度限制),在货币市场难以充分表达观点。因此,我们倾向于用黄金的购买力平价(上海金/伦敦金)来表达国内投资者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那么,“沪金溢价”(上海金/伦敦金-汇率)也就是国内投资者对当前汇率水平的定价分歧,也反映资本外流的倾向;目前“沪金溢价”依然维持在500~1000pips的偏高水位,意味着国内投资者对当前汇率在7.2以内的认可度存在分歧,因此其并非近期汇率升值的主要推动者,更多表现在跟随定价。

那么,主导本轮汇率升值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外贸企业结汇。

我们采用“结售汇差额-贸易差额”来刻画外贸企业的结汇倾向(类似结汇率), 简单理解为:外贸企业收入当中用于结汇的部分与总收入的差额,该指标越高,结汇倾向越强;

我们发现,企业结汇意愿的低点是2024年12月,随后持续回升(贸易摩擦仅是波动项,并未影响趋势)。原因是,外贸企业结汇意愿锚定的是美元指数,美元资产波动率的抬升(年初的美股、近期的美债)以及美元信用受损是推动外贸企业加速结汇的关键。

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框架的再思考:美中利差与汇率走势的背离

在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过程中,美中利差却在走扩,这在过去几年并不常见。发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近期美债利率的上行并非经济强,而是信用弱(美债遭到抛售)。

因此,对于人民币而言,近期的美中利差走扩反而产生两重利好:其一,美元资产信用折价(需要更高的利率来补偿信用);其二,高利率压制信用扩张(衰退预期强化和债务风险担忧)。

也就是说,未来人民币汇率定价框架需要充分重视美元信用这个变量,美中利差的指向意义不再像往常一样有效,而弱美元的环境也给国内流动性和政策空间带来更大的冗余度。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扰动反复、国内经济压力升温

1

汇率波动与央行态度

央行或许并非近期汇率升值的引导者。

我们习惯于用“掉期溢价”(即: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掉期点差)来跟踪央行守汇率的态度(图1),该指标反映了央行在充当人民币远期多头的过程中,倾向于主动下调在岸市场的掉期点,与离岸市场形成一层溢价(我们称为“掉期溢价”)。

本质上是对于外资通过掉期交易购买人民币资产的超额贴息,以保证套期锁汇后的国内无风险利率略高于美国(以1年期短债为例)(图2)。

目前,“掉期溢价”来到2023年初以来偏低水位(+200pips),说明在近期汇率升值的过程中,央行下调“掉期溢价”,来平滑汇率波动,避免升值过快,而非主动引导升值。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2

沪金溢价与预期偏离

国内投资者或许并非近期汇率升值的主要推动者。

由于居民部门换汇存在摩擦(额度限制),在货币市场难以充分表达观点。因此,我们倾向于用黄金的购买力平价(上海金/伦敦金)来表达国内投资者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那么,“沪金溢价”也就是国内投资者对于当前汇率水平的定价分歧,也可以同步反映资本外流的倾向;

目前“沪金溢价”依然维持在500~1000pips的偏高水位,意味着国内投资者对当前汇率维持在7.2以内的认可度存在分歧,因此其并非近期汇率升值的主要推动者,更多表现在跟随定价。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3

企业行为与结汇倾向

那么,主导本轮汇率升值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外贸企业结汇。

我们采用“结售汇差额-贸易差额”来刻画外贸企业的结汇倾向(类似结汇率),发现,该指标从年初以来就开始回升(贸易摩擦仅是波动项,并未影响趋势);

原因在于,外贸企业结汇意愿锚定的是美元指数(而非美中利差),美元资产波动率的抬升(年初的美股、近期的美债)以及美元信用受损是推动外贸企业加速结汇的关键。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4

美中利差与汇率定价

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框架的再思考:美中利差与汇率走势的背离

在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过程中,美中利差却在走扩,这在过去几年并不常见。发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近期美债利率的上行并非经济强,而是信用弱(美债遭到抛售)。

因此,对于人民币而言,近期的美中利差走扩反而产生两重利好:其一,美元资产信用折价(需要更高的利率来补偿信用);其二,高利率压制信用扩张(衰退预期强化和债务风险担忧)(图8)。

也就是说,未来人民币汇率定价框架需要充分重视美元信用这个变量,美中利差的指向意义不再像往常一样有效,而弱美元的环境也给国内流动性和政策空间带来更大的冗余度。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

5

风险提示

美国关税扰动反复、国内经济压力升温。

注:本文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人民币汇率:“反直觉”的新范式》,报告分析师:韩朝辉S0880523110001,梁中华S0880525040019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019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7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17日 上午11:04

相关推荐

  • 隔夜美股全复盘(3.21) | 欧洲军工短期利好兑现,欧盟宣布8000亿欧元军购计划,英美军火商被排除在外

    01 大盘 昨夜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跌,金龙指数跌3.8%。截至收盘,道指跌 0.03%,纳指跌 0.33%,标普跌 0.22%。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跌 0.118%,收报4.24%,相较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差27.4个基点。恐慌指数VIX跌 0.5%至19.8,布伦特原油收涨 1.86%至71.71。现货黄金昨日跌 0.1%,报3044.85美元/盎司。美元指数昨…

    2025年3月25日
    5600
  • 5月非农:有效缓解衰退担忧

    5月非农新增就业13.9万人,与上个月下修后的14.7万基本持平(下修前为17.7万),好于预期的12.6万人。与此同时,失业率小幅走高至4.24%,符合预期,这与前天公布的大幅低于预期的ADP就业形成鲜明对比。在近期部分数据走弱,关税担忧仍在的情况下,有效的缓解了衰退担忧。 受此影响,数据公布后,美债利率跳升仅10bp至4.46%,美元和美股期货同样走高。…

    2025年6月7日
    6000
  • 特朗普关税悬而未决,欧央行按下降息暂停键

    连续七次降息后,欧洲央行在特朗普关税威慑下“踩刹车”。 当地时间周四,欧洲央行宣布维持三大利率不变,符合预期。 决议公布后,市场反应整体平稳。欧元兑美元短线小幅上扬后回落,欧洲主要股指轻微波动。 目前,欧洲STOXX50指数微涨0.12%,德国DAX30指数上涨0.06%;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92%;法国CAC40指数微跌0.63%。 欧央行“踩刹车”…

    2025年7月25日
    4400
  • 应对关税冲击,逆周期政策还有哪些可选项?

    核心观点 1、宏观政策会加大力度保障实现5%的经济目标。一季度来看,政策节奏并不快;随着对等关税落地,政策加码时刻已经到来。3月23日李强总理指出将在“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为经济持续向好、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已到“必要时”。 2、政策关键在3个问题,即节奏、力度、方向。 从政策节奏来看,4月政治局会议是重要的时间窗口。一方面,政策出台越早,经济的…

    2025年4月8日
    8600
  • 五一假期数据表现如何?

    五一消费恢复环比提速,看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据商务部,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增速相较24年国庆(4.5%)、25年春节(5.4%)呈环比提速;各省市及线上平台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长线游、出入境游均有亮眼表现,同时品类上以旧换新备受欢迎,演唱会、潮玩等体验型消费亦表现较好。展望后续,我们继续看好消费提振政策逐步显效,全年居民…

    2025年5月6日
    8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