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最低跌至26万,持续降价的宝马到底怎么了?

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宝马汽车可谓是绝对的头部巨头,但是最近几年,宝马汽车的日子似乎过的也并不容易,就在去年宝马加入价格战之后,如今宝马的价格似乎又在下行,大名鼎鼎的宝马5系最低跌至了26万,持续降价的宝马到底怎么了?

一、宝马5系最低跌至26万?

据新京报的报道,“26.3万是最低价了,但需要选择贷款购车的方案。”5月29日,北京一家宝马4S店内,销售专员对新款宝马5系给出了裸车报价。

据计算,这款2024年12月底上市的“2025款 525Li 豪华套装”5系,现在落地价仅约32.5万元。另一家北京的宝马4S店则给出了约33万元的落地价。

今年4月,“宝马5系跌破29万元”曾冲上热搜,才过了一个多月,曾经售价超40万元的宝马5系再次降价超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7月宝马中国曾因宣布退出价格战而引发广泛关注。进入2025年,这家豪华品牌似乎也不再坚持“拒战”宣言,又打起了价格牌。

宝马5系降价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剧。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也都推出了较为激进的促销活动和新车定价。

作为传统豪华品牌的宝马曾经对价格战明确表达了拒绝。2024年7月12日,“宝马中国将退出价格战”的话题冲上热搜。宝马中国方面表示,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当时也公开表示,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幻莫测,宝马都将坚定不移地走在难而正确的道路上,拒绝参与无意义的“内卷”竞争。

二、持续降价的宝马到底是怎么了?

面对着当前不断降价的宝马,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宝马的逻辑又在什么地方?

首先,宝马降价也算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近年来,宝马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逐渐陷入疲软态势,市场优势的持续流失使得降价成为其挽回份额的无奈之举。曾经,宝马凭借其卓越的操控性能、精湛的工艺以及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豪华车领域占据着坚实的地位,在都市中产当中“坐奔驰开宝马”,已经成为了不少人的一种理念,宝马的市场号召力可见一斑。在笔者刚刚工作那会,能够买得起一辆宝马都是多少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大家共同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信仰。但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宝马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国产新能源在比亚迪、蔚来、理想、问界等一众品牌的带领下持续高歌猛进,不仅是入门级的市场,甚至于高端市场都有不少竞争者,特别是中高端的国产车正在不断蚕食宝马的市场基本盘。

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有钱了,其购车理念日益成熟,不再仅仅局限于品牌光环,而是更加关注车辆的综合性能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普通都市白领开始对车辆的空间舒适性、燃油经济性、智能互联功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宝马在这些方面的步伐却略显滞后,部分车型在空间优化上不够灵活,燃油经济性表现也未能跟上节能减排的时代步伐,智能互联系统的功能丰富度和用户体验也与国产造车新势力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产品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直接导致了宝马市场份额的逐渐萎缩。降价也就成为了宝马不是办法的办法。

其次,宝马的降价其实也有着一定的水分。众所周知,宝马采用的销售方式是较为传统的4S店的销售模式,这种销售模式很容易有着较大的问题,这就是宝马并不会去管这些4S店到底卖多少钱,至于多少钱销售也是4S店自己的选择,也正是如此,我们看到宝马这次的降价却有着一定的水分。表面上看,宝马5系26万元的裸车价极具冲击力,但实际购车成本远高于此。以北京某4S店方案为例:据新京报的报道,4S店给出的是5系入门车型“2025款 525Li 豪华套装”最优惠价格——车辆裸车价格为26.3万元,购置税约2.25万元,保险约1.4万元,验车上牌费用0.2万元,赠送贴膜、脚垫、镀膜。不过,想要享受此价格,用户需要选择贷款方案,贷款利息约2.3万元,综合后车主提车共需支付约32.5万元。

这种"贷款价更低"的策略,本质是车企与金融机构的利益捆绑。通过引导用户选择金融分期,经销商可获得银行返点、保险佣金等后端收益,从而弥补裸车价损失。同时,强制捆绑的装饰礼包(如贴膜、脚垫)进一步压缩了价格水分。这种"卖车不赚钱,金融补缺口"的模式已成为行业公开秘密。这些年,不少4S店都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在生存困境较大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捆绑销售的方式来赚钱已经是常态了,所以这样的降价只能说是字面意义上的降价而已。

第三,宝马的核心问题还是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不足。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是一骑绝尘,多少新能源车企都在高歌猛进,在这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那种叫好叫座的产品层出不穷,比如说遥遥领先的问界M7、M9,大彩电大沙发的理想L7、L8等等。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宝马的发展步伐显得有些迟缓。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然而,宝马在这方面的布局却相对滞后。其纯电动车型的研发进度缓慢,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兼容性等关键指标在市场上不占优势。虽然宝马也很早推出了自己所谓的新能源车型,但是本质上来说就是宝马的外壳下面换了一个电动机而已,缺乏对于产品的整体化设计。

此外,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国产车型均为合资车,在改革开放初期,合资车也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种特色,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更新上的速度与灵活性。由于合资模式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协调与分配,在引入新技术、新平台方面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决策流程,导致宝马无法像一些自主品牌或独资企业那样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特色产品。

第四,宝马到底该怎么办?为了扭转当前的局面,宝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市场对于豪华汽车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品牌形象和驾驶体验上,还包括智能互联功能、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面。因此,宝马必须加快自身的技术革新步伐,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投入,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车型。同时,加强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的合作,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也是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宝马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重新找回自己的优势。

因此,宝马的持续降价是必然的结果,如何改变这种颓势才是宝马的领导层必须要考虑清楚的事情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624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日

相关推荐

  • 景区里挂红灯笼,谁研究出来的?

    作者 | Tniniuo 编辑 | Sette 1.红灯笼泛滥,廉价装饰的审美疲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景区特别热衷挂红灯笼。 步行街里挂、古镇里挂、城隍庙里也挂。 不是挂几只点缀一下。是挂了一排又一排,一串又一串。景观角度都给你盖上。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也不分节日。 社媒上关于这事的吐槽也是一大片,仿佛景区里没这些灯笼就不行。 这背后折射的问题,其实是现…

    财经 2025年6月13日
    7100
  • IPO“发令枪”响起后,宇树再获C轮融资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宇树科技,这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早已声名鹊起的独角兽,如今正以C轮融资的姿态迈进深水区。 据悉,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已于近日完成C轮融资的交割,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巴巴、蚂蚁集团以及吉利资本共同领投,绝大部分老股东亦积极跟投。另有知情人士透露,本轮融资完成…

    2025年6月23日
    5200
  • 李飞飞的世界模型,大厂在反向操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A16Z 两位合伙人 Martin Casado 和 Eric Torenberg 对李飞飞进行一次深度访谈。 网上搜索,会看到片段式的观点,整体比较跳跃,难以系统理解。因此,我吸收后,重新梳理脉络,试图汇报给关注空间智能、世界模型的朋友听听: 李飞飞到底在关注什么?她创办的新公司 World L…

    2025年6月7日
    5900
  • “养老贷”疑云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AI制图 最近,湖南等地40多家银行密集上线了一款新型金融产品——“养老贷”。 这个新词一经出现,便登上热搜。有人说它是雪中送炭,也有人担忧其风险。看完这个“养老贷”的运作模式,我们发现银行的风险仍有可能出现敞口,并非万无一失。 到底什么是“养老贷”?这种模式能跑起来吗? 一、银行的风险 现在的“养老贷”,本…

    2025年7月14日
    3100
  • 白酒可以乐观一些了

    文丨文雨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独有的一块核心资产,白酒向来拥有大多数行业无法企及的关注度和市场地位。 但自2021年以来,白酒行业在宏观经济的裹挟下迎来长时间、宽范围、大幅度的周期调整,以至于整个赛道逐渐从当年的门庭若市沦为今天的门可罗雀。 一切都是周期,一切也都会过去,当AI和机器人概念在市场上群魔乱舞,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公司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直插云霄…

    财经 2025年5月28日
    6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