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已有80余家A股上市公司冲击A+H双重上市(文末附表格)!
本周,就有协创数据、卧龙电驱、军信股份公告计划赴港上市,还有胜宏科技、传音控股被传考虑赴港上市;此外,由歌尔股份分拆而来的歌尔微电子也迎来了港股IPO进展。
格隆汇获悉,7月21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歌尔微电子”)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由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
歌尔微电子曾于2025年1月20日首次递表,至7月20日满6个月失效,此次为第二次递表。
更早之前,公司也曾寻求过A股上市。2021年12月,歌尔微电子申请在创业板上市;不过,在2024年5月又撤回了申请。
公司的解释是,由于后续并未收到创业板申请的正式批准,考虑到A股上市时间的不确定、业务前景及市场状况,因此自愿撤回先前创业板申请,将目标转移至港股。
01
分拆自歌尔股份,专注于传感器领域
歌尔微电子的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其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作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部门开始MEMS的研发。
2017年,歌尔微电子独立成立为一家有限公司,2019年完成了微电子业务的整合,2021年1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歌尔微电子在2021年3月完成了一轮外部融资,投后估值约206亿元,投资机构主要包括中信建投投资、中金公司、建银国际资本等。
而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歌尔微电子的价值达到280亿元。
截至2025年7月11日,歌尔股份持有公司83.40%的权益。
目前,公司的两名执行董事分别是宋青林博士和马新江。
宋青林博士今年50岁,河北工业大学本硕,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在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兼董事长。
在加入歌尔微电子之前,宋博士历任歌尔股份事业部高级技术经理、研发副总经理、监事、监事会主席及微电子事业部负责人等职务。
马新江今年48岁,长春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大专学历,香港都会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目前在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马新江在智能感知交互解决方案行业拥有超过25年经验,曾担任潍坊怡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后在歌尔股份历任MIC产品线制造部部长、零件事业部的运营总监、采购总监及产品线副总经理等职务。
歌尔微电子是一家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传感器、SiP和传感交互模块业务,尤其专注于声学传感器领域。
传感器产品举例,来源:招股书
公司的产品超过400种,主要应用在约30种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耳机、VR/AR设备、智能汽车及智能家居等,涉及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行业。
公司构建了UniSense,一个集成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及系统设计的全栈技术能力的平台。过去几年,公司的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过50亿颗。
歌尔微电子累计服务了全球126家直销客户,覆盖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以2024年出货量计),主要客户包括苹果、小米、OPPO等。
02
2023年业绩下滑,高度依赖核心大客户苹果
在下游消费电子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几年歌尔微电子的收入有所波动。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报告期),公司的收入分别为31.21亿元、30.01亿元、45.36亿元、11.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2.89亿元、3.09亿元、1.16亿元。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按业务线来划分,2024年,公司传感器业务的收入占比为78.5%,其中声学传感器的占比为74.1%,Sip业务的占比16.1%,传感交互模组业务的占比为5.2%。
按业务线划分的收入占比,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歌尔微电子的毛利率分别为18.5%、17.2%、19.0%、20.6%。
2023年,公司的收入和毛利率均出现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客户的最终产品迭代速度较慢,导致上游传感器出货也集中在较早一代的型号,竞争更加激烈,进而导致传感器的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1.6元下降至2023年的1.3元。
按业务线划分的销量及平均售价,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歌尔微电子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均超过了75%。尤其是,来自苹果的收入占比除2023年不足50%以外,其余年份均超过了55%,大客户依赖度较高。此外,歌尔股份也是公司的五大客户之一。
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半导体公司、印刷电路板公司、半导体元件经销商等。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达70%左右,其中来自供应商A的采购额占比达到了45%以上。
03
行业竞争激烈,歌尔微电子市场份额为2.2%
从行业来看,歌尔微电子所处的传感器行业主要受下游消费电子需求周期的影响。
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的上游为半导体设计制造商和设备材料商。
中游为解决方案提供商,负责传感器、SiP、传感交互模块的制造加工、封装测试以及算法软件开发及系统设计,为下游提供软硬件一体的交付方案。歌尔微电子属于产业链的中游。部分中游厂商还会向上游业务延伸,参与芯片设计或晶圆制造。
下游为智能终端应用,包括智能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能工业应用及智能医疗。
产业链情况,来源:招股书
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各个场景应用终端的推动,全球智能终端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出货量于2024年达到32.32亿台,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42.3亿台。
不过,消费电子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022年及2023年,由于疫情和通胀带来的需求下降,加上消费电子进入周期低谷,全球智能消费电子出货量出现小幅下滑,随后于2024年出现反弹。
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是智能消费电子。受消费电子周期的影响,2022年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有所下降。
后续在AI赋能的拉动下,2024年,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增长至2068亿元。
全球智能终端的市场规模,按应用领域区分,来源: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竞争激烈,面临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成熟企业及新参与者的竞争,包括楼氏电子(Knowles)、英飞凌(Infineon)等。
以2024年销售额计,全球前十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提供商总营收达整体市场份额的41.6%,最大的厂商市场份额为11.2%。
其中,歌尔微电子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2%。
总体而言,歌尔微电子所处的传感器行业受消费电子行业周期影响较为明显,公司的业务对苹果的依赖度较高。未来,公司能否持续绑定核心客户、拓展新客户,在行业的周期中保持稳健经营,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