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里挂红灯笼,谁研究出来的?

作者 | Tniniuo

编辑 | Sette

1.红灯笼泛滥,廉价装饰的审美疲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景区特别热衷挂红灯笼。

步行街里挂、古镇里挂、城隍庙里也挂。

不是挂几只点缀一下。是挂了一排又一排,一串又一串。景观角度都给你盖上。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也不分节日。

社媒上关于这事的吐槽也是一大片,仿佛景区里没这些灯笼就不行。

这背后折射的问题,其实是现在很多景区在运营上“偷懒”,不爱动脑子,也不想创新。

刮起国潮文化复兴的风,就想着趁“风”能火一把,增添点明面儿上的元素,就等于自己创新求变,焕发新活力了。

可事实却是,就算搁古代,也没人会天天在家里挂一排红灯笼。

一盏灯笼能讲的故事,多了去了。

比如先秦有人形灯、豆形灯、连枝灯,汉代有长信宫灯、雁鱼灯,唐代有树形灯。挂灯有方胜灯、书形灯、扇形灯、伞形灯、磐灯、四角平头灯……

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不深挖灯笼背后的文化意义,用心做复刻和创新,找到最适合自己景区建筑的,看别人怎么干,自己再照猫画虎,那只是邯郸学步。

最后文化没凸显出来,反倒把中式恐怖密室氛围给烘托得足足的。

这叫什么事儿。

这也衍生出另一个普遍问题,很多游客都觉得,现在景区越来越像“预制菜”,玩起来全一个味儿。

比如古镇都长一样,山岳标配玻璃栈道,博物馆必有文创雪糕。西南地区的小吃摊、步行街,和江浙沪基本没区别,看不出来任何在地文化。

从表面上看,这是文旅资本利用开发话语权主导“文化解释权”,但又解释得不好。

本质上则是项目方以及一部分空间运营者,仍旧停留在旅游开发的最初级阶段。还是圈占顶级自然资源,发展门票交通,占地为王那一套经营模式。

不谈产品,只想躺在资源上赚钱,而非通过产品价值创收。

在供小于求的市场初期,这一套当然行得通。但随着供需关系转变,旅游消费者逐渐成熟,这套占地为王的模式不灵了。

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最终只能降价引流,演变为价格战。

2.产品思维缺失,与复制粘贴

而那些已经意识到需要创新来给运营注入一些“活人”气的景区,得先感谢下短视频内容这阵风,让他们看到现在年轻人到底喜欢玩些什么。

比如一个高颜值NPC的出现,就可能给景区带来一轮“泼天”的流量。这在此前传统运营模式下,是不太可能会发生的。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来景区,为什么肯花钱,逻辑已经跟70、80后,完全不一样。

想跟上新一代消费者的兴趣变化,就得让自己想方设法年轻,让自己的创新“细胞”活起来,靠自己不行、效果不理想的时候,就有景区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新职业——非标主理人。

而所谓非标主理人,就是指独立个体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决策,与组织架构下的企业有所不同。在商业运作中,非标主理人需要完成路径闭环通过服务增值赋能或商品流通中的低价进高价出来实现商业目标。

也因为这个称谓听着“高大上,在非旅游领域的时尚圈、美妆圈,主理人都快“挤”不下了。而真正需要想法创意,需要人来“主理”一下的旅游行业,这样的人才反而不太多。

不是说数量增长得不快,而是能搞懂旅游市场逻辑,能帮景区渗透到实际线下运营的专业主理人,还相对少一些。

今年4月份在三亚举办的2025年海南国际文创周其实就关注到这一问题,并首次把行业发展视角聚焦到微观个体上。

不仅邀请了涉及商业、艺术、互联网、投融资等三十多个领域,将200+政府代表团、300+行业领袖,也邀请了很多有想法、有创意、年轻又充满活力干劲儿的非标主理人。

并提出在技术赋能和平台经济的推动下,单体劳动者、小体量项目、非标主理人等微观经济单元已具备前所未有的产能和影响力这一观点,认可这些“产业菌群”的多元性与丰富性,正在成为衡量行业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

非标主理人在文旅产业升级发展中已经做出的和未来可以做出的贡献,值得给他们正名“升咖”,撕掉他们身上所谓“网红制造者”的标签,而是以“共生哲学”来重新定义商业尺度。

对于景区运营者,亦或是更高视角的文旅目的地领导者来说,拒绝快餐式复制,转而深耕地理基因、激活文化密码、重构社群生态的实干年轻主理人,才是旅游破除创新瓶颈,重塑目的地与产业未来的关键所在。

3.盈利艰难,与政策应对

当然,想很容易做很难。

毕竟国内景区运营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本投机、外行指导内行、专业人才逃亡。

项目与好的运营方各自处于信息茧房,无法精准建联。项目方头疼怎么装内容,内容运营方头疼怎么跟项目方对接。

这种信息不对称给行业带来致命问题。

特别是与非标挂钩的个体小项目,拿什么来背书,证明自己真的可以,也是个难题。

景区被那些很会“讲故事”拿项目、骗补贴,但真到实际运营的时候却是二道贩子的人骗都不知道多少回。

非标主理人该怎么合作、怎么引入、怎么监督执行、怎么衡量考评,都是两眼一抹黑。

一边缺项目,一边缺资质和沟通机会,最终只能依靠那些行业“大忽悠”来建立链接,达成供需两端的目标。这也是市场上看似资金很多,但都被无效利用,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廉价复制粘贴项目这个结果的很重要原因之一。

行业其实很需要一个真实、高效、精准的项目人才对接平台,来为他们提供一个沟通交流、互通资源有无的精准高效链接机会。

能够承担这个使命和责任的机构或企业,也不能是仅限于产业链条中的某一个垂直领域的参与者,而是需要具备更高视野、更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强大号召力的专业玩家。

就比如海南国际文创周活动背后的主办方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这个机构几乎汇集了度假产业所需的全部资源,连接了千余家头部文旅企业,并拥有一个强大的覆盖度假产业策划、产品研发、设计、 开发、运营、人力资源、品牌推广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委员会。

而其策划海南文创周以及另一个更具地方针对性的张家界旅创周两大IP活动的初衷,都是为了架设起一个全球旅游产业互融互通桥梁,为引领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造一个中国文旅业的“创新硅谷”。

4.专业运营共建,与平台赋能

SMART度假产业平台秘书长王旭就曾提到:“文旅产业的健康,取决于菌群的多样性。”

所谓“菌群”,就是指那些文旅产业生态当中的小颗粒业态。

分布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研学产业、民宿产业、露营产业、文创书店产业、非遗产业、教育产业、沉浸式演绎产业、民族文旅等领域的创新者,当然也包括了非标主理人。

这些看似存在感很弱的“微生物”相互链接适应、融合共生,才是激活文旅产业“机体”,让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根本。

这一点布局比较超前的就是想要打造成为全球入境旅游新标杆,强化“国际张”标签的张家界。

其积极举办旅创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血液来到张家界,挑选更多有创意的优秀项目,来丰富张家界的旅行体验。

而作为这一目标的助推者,王旭也认为,多元业态如菌群般共生最终将“国际张”推向全球文旅硅谷的野心,恰如非标主理人底层逻辑共振——唯有独特基因,方能定义不可替代的价值。

之于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能做的也只是发挥自身信息与资源优势,借鉴数字化思维,打造一个属于全行业的开发者对话合作平台,就如同中国旅游业的“鸿蒙操作系统”。

让各类业态能在这样的产业生态中,以其自然演进的方式如APP般地自我进化与迭代,分布式使用的功能就会越来越强大。这样才能破解目前文旅项目的各种运营问题。

一个本应鲜活,带给人快乐的行业,却没有朝气与创新活力,该是件多可怕的事。

但好在,从地方政府到企业,从行业到机构,已经有越来越多如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这样长于创新、善于创新且敢于创新的参与者出现。

意识一旦萌发,改变就会很快出现。

也请景区运营者们赶紧丢掉千篇一律的“红灯笼”。

真正该做的,是把自家特色放大,挖掘出更多有内涵、有想法的新故事,奉上更多让游客有兴趣、有体验的新项目,客源和收益的双增长,也才指日可待。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和和SMART度假产业平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920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13日

相关推荐

  • 哈根达斯都卖不动了,商场里50元的Gelato能火多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高宇哲,编辑:刘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谁会为定价近50元的手工冰淇淋买单? 过去一年,野人先生等主打“现制现卖”的意式冰淇淋品牌,在一线城市悄然走红,生意火爆到频频占据社交平台热搜。 门店数量加速扩张的同时,近期市场出现了关于野人先生即将上市的消息。不过,面对IPO传闻,野人先生创始人崔渐为却低调回应:“野人先生还很弱小,完…

    2025年8月13日
    700
  • 巨头们角逐的“即时零售”,是产业互联网的“第一缕阳光”

    当下正在开启的外卖大战,并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流量的争夺,而是一种新模式的孕育。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刘强东前些天的讲话当中,看出一丝端倪。据有关报道显示,6月17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一场分享会中表示,“一个月后,京东外卖很快就会出现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我们也期待这种商业模式能够让消费者买到高性价比且安全的食品。”他表示,京东做外卖…

    财经 2025年6月23日
    6000
  • 金价狂飙,金表也不好卖了

    斑马消费 陈碧婷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股价屡创新高,被港股市场称为“新消费三姐妹”。与它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金表小巨头西普尼,上市之路却并不顺利。 2024年底,西普尼递交招股书,冲击港股主板上市。然而,这半年眼看着各路消费品牌在港股点石成金,自己却止步不前,无奈只能继续更新招股书,等待时机。 尽管手表有着200多年的历史,金表却是在近些年才诞生的。…

    财经 2025年6月5日
    6200
  • 苹果折叠机倒计时,荣耀、vivo们抢抓窗口期

    作者丨江蓠编辑丨樱木、九犁 近期,在折叠屏手机上多次“跳票”的苹果公司,有了新动态。 7月15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发布博文称,苹果公司已决定折叠屏手机不采用自研方案,其首款折叠 iPhone将采用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的方案,并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其中,在折叠屏手机核心技术之一的铰链部分,其选择与三星公司合作密切的供应商F…

    财经 2025年7月24日
    3900
  • 都市丽人的“性感内衣”卖不动了?

    文丨魏薇 美编丨李成蹊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曾有位房地产从业人士调侃说,“胸罩按平米算,比房价贵多了。”此言有荒谬之处,但这巴掌大的小东西确实是个大生意。 当内衣主业深陷增长泥潭时,都市丽人上演了“绝地反击”,居然是靠卖房利润撑起了如今的半壁江山。 十年前埋下的地产伏笔,如今成了都市丽人穿越周期的”救命稻草“…

    财经 2025年8月13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