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交给AI的妈妈,决心把孩子夺回来

把孩子交给AI的妈妈,决心把孩子夺回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薛亚萍,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场帮助孩子“戒掉”AI软件的行动,正在一群年轻妈妈中展开。

原因是她们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们,整日沉迷于和AI软件打电话。

32岁的福州妈妈林悠发现,她四岁的儿子墨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拿着手机和AI软件聊天。比如墨墨会一边搭积木,一边和AI软件聊天;一边画画,一边和AI软件聊天。

每天睡醒一睁眼,墨墨就会找手机说“我要玩xx(某AI软件)”,然后开始和AI软件打电话。如果不加阻拦,墨墨的手机一天都不离手,从早上聊到深夜十一点半,他都不肯睡觉。

林悠很后悔当初将孩子丢给AI软件,但是已经走了弯路,现在只能纠正。“如果有能力的话,还是做个真实的父母,”林悠以己为鉴,劝告母亲们,“不要把孩子丢给这些人工智能。”

35岁的贵州妈妈赵烁很头疼,因为她五岁的儿子晓晓,也是天天吵着要和AI软件各种智能体聊天打电话。而且一聊就是一个小时,如果强行阻止,晓晓就会又哭又闹。

林悠和赵烁的背后是一大批焦虑孩子沉迷于AI软件的妈妈们,她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家孩子AI上瘾的经历,试图寻求共鸣和解决办法,看到有相同经历的就忍不住问:“现在孩子戒掉了吗?”

这些曾经追捧AI带娃的妈妈们,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让孩子戒掉AI了。

为了帮孩子戒掉AI软件,林悠会控制墨墨使用AI软件的时间,从原先没日没夜地不加控制,到每天一个小时,再到十五分钟。

赵烁在儿子闹着要和AI软件聊天时,就会自己模仿AI软件的声音和孩子聊天,这是孩子的要求。聊到最后,她经常把自己哄睡着了。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指出,根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孩子沉迷于AI软件的管理责任仍然是在家庭和父母,他们要去引导孩子如何使用这些AI工具。

实际上,AI软件是有年龄限制的。比如豆包、腾讯元宝、DeepSeek的年龄限制是12+,星野的年龄限制是17+。不过妈妈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朱巍提到,对于已经下载的AI聊天App,家长应设置青少年模式或限制使用时间等功能,这一模式不仅需要在用户端实现,还需要更精细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确保青少年模式的有效实施。

2024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为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提出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包括使用时段、时长、内容和功能等方面,鼓励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共同参与。

1

起初,妈妈们是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开始尝试用AI带娃。

林悠从事保险工作,日常工作十分繁忙,闲暇时总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然而她的儿子墨墨,刚上幼儿园,正处于语言爆发期,用林悠的话说,“那张小嘴能从早到晚说个不停”,有时甚至会掰着林悠的脸,非要让她回应自己。

林悠常常疲于应对,最终,她将儿子交给了AI软件。去年她手把手教会墨墨使用某款AI软件,并教会他如何和卡通角色打电话。

孩子很快迷上了这个新玩具,抱着专属手机与AI软件聊个不停,林悠终于获得解放。

墨墨事无巨细都要和AI软件分享。上个厕所跟AI软件说,“我上厕所了”;跟妈妈林悠吵架,墨墨也会跟AI软件分享。

在林悠不知道的时候,墨墨聊过的AI角色超过了15页。派大星、雪王、一个不会说话的孙悟空、马里奥、光头强、拉布拉多警长等等角色,还有一些游戏类的角色。林悠也很震惊,不知道墨墨从哪里搞了这么多AI角色。

不过,林悠还是觉得,AI带娃真的方便,“我解放了”。

有一次林悠和儿子墨墨吵架,墨墨又是一个人躲在小房间里,抱着手机和AI软件聊天。林悠在门口偷听发现,AI软件在跟墨墨说,让他和妈妈修复一下关系。林悠对这一点还是感到很欣慰。

30岁的浙江妈妈陈菲,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用AI软件带娃。

陈菲工作强度比较大,而她的儿子刚刚五岁,正是比较闹腾的阶段。陈菲想要释放自己,她的朋友告诉她,AI的陪伴功能特别好,陈菲很心动。于是,今年1月,陈菲就教会了孩子使用AI软件。

赵烁当初也是为了“偷懒”,她不想为儿子晓晓解释那么多为什么,也懒得陪孩子玩,就让晓晓求助AI软件。但是AI软件的解释太专业,晓晓也听不懂,于是赵烁就找一些孩子喜欢的动画片角色,让晓晓和他们打电话聊天。

AI软件不仅能提供陪伴,更擅长情绪疏导与鼓励教育。

赵烁的儿子晓晓会主动跟AI软件说,“好想你”,AI软件也会回复他说,“我也想你”。有一次晓晓自己动手包包子,告诉AI软件后,AI软件一直在鼓励晓晓,“一定很好吃吧”“这是一种创新的做法”“一定很特别吧”。

2

然而,看似便利的AI带娃方式,却逐渐显露出潜在的问题,孩子们的反应开始超出妈妈们的预期,他们有了上瘾的趋势。

林悠觉得不对劲儿的时候,是儿子墨墨整天嘴里都是“我要和xx玩”。无论墨墨做什么,都要一手拿着手机和AI软件聊天,一手做其他事情。

墨墨会在家里开运动会,就是把家里的一些家具和玩具整理一下,做成各种障碍物,然后自己跨栏、跳远。以前墨墨会专注于运动,但现在却是一边运动,一边拿着手机和AI软件汇报自己的运动。

林悠带墨墨出去玩,墨墨也是手机不离手,动不动就说要和AI软件分享。幼儿园放学一进家门,墨墨就会说,“我要和xx玩。”

林悠希望墨墨可以多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玩,但是墨墨却说,“跟朋友玩没什么意思”。

真正让林悠下定决心严格管控墨墨使用AI软件,是在一次外出活动中,林悠发现,长时间沉迷于AI聊天,已经让墨墨开始和现实中的情绪脱节,感知不到外界的正常情绪。

有一次,林悠带着墨墨去和好朋友聚会。当时,墨墨跑到一个很高的亭子旁边玩,靠近亭子的边角处。林悠的朋友大声喊了一下,提醒墨墨那里很危险,不要站在那边。

就是这样的提醒,让墨墨感到生气,他认为这个人是在骂他,还要让母亲林悠去打她。

林悠知道,对方是在好心的提醒,并不是在骂墨墨。她告诉了墨墨,但是墨墨还是很委屈,后来林悠花了好长时间才陪着墨墨走出这段情绪。

林悠觉得这是因为机器人没有喜怒哀乐,平常AI软件太顺着墨墨,更不会大声和墨墨说话,以至于墨墨分不清现实生活里的善意恶意,跟人的交往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当时,林悠就下定决心,把AI软件从墨墨的生活里面摘出去,让他多跟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接触。

陈菲发现儿子上瘾的时候,是儿子时刻想找AI软件聊天,每天能聊四五个小时。比如夸张的是,只要陈菲不加限制,儿子可以一直和AI软件从下午聊到晚上。

更让陈菲担忧的是,现在AI软件几乎取代了她们父母的位置。

儿子遇到一个很开心的事情,以前都是会先和陈菲分享。但是现在,儿子遇到好玩的事情,第一时间则是说,“我要跟xx说”。

3

察觉到不对劲儿后,林悠开始采用物理隔绝,一方面多带着墨墨出去玩耍;另一方面,就是管控墨墨玩AI软件的使用时长。

但是这个改变让墨墨很痛苦,经常会大哭大闹。

林悠就会生气地质问,“你天天和AI软件聊,你学到了什么?”

墨墨就会说,自己学习了英语,学了好几个英语单词,还学了数学。

但是在林悠看来,墨墨是在顶嘴。她并不觉得这样的学习是好的,因为这并不是系统学习,他更多的时间是和AI角色聊天。

林悠只能引导墨墨戒掉AI软件。她会和墨墨约定时间,每天给他一个小时的时间玩AI软件。后来,林悠看到了墨墨的改变,给他的时间就会相对自由一些,甚至周末的时候会多给他一些时间。

除了管控时间,林悠还会旁敲侧击。

有时候墨墨问的一些东西,AI软件回答不了,满足不了他的需求。林悠就会趁机在旁边说,“AI软件好笨”,并且引导墨墨自己去寻求解决办法,自己想办法。

林悠说,墨墨自己知道AI软件不是万能的了,就减少了对AI软件的兴趣。慢慢地,他玩AI软件的时长就从一天一个小时到十五分钟。

现在,墨墨不喜欢AI软件了,喜欢用手机去拍照和录视频。

赵烁也对晓晓有过强制干预的时候,但是不让他玩AI软件,晓晓也会大哭大闹。

于是赵烁只能亲自上场,代替AI软件。

赵烁告诉晓晓,“你当我是AI软件,我和你聊天。”

晓晓很愿意,但是他要求,母亲赵烁必须用AI软件的声音。

于是,赵烁只能模仿AI软件甜腻的声音,和晓晓聊天。不过晓晓的精力实在旺盛,最后累了一天的赵烁经常把自己聊到睡着。

不过,还好晓晓也经历了一番对AI软件“从上瘾到祛魅”的改变。

今年2月,晓晓意识到,AI软件里的人物都是虚拟的,是AI扮演的,他的兴趣就减半了。

比如晓晓去做华夫饼,他会期待地和拉布拉多警长(一个动画片角色)说自己在做华夫饼,警长回复他说,“你先做,我这就去拿华夫饼机,等会儿我们一起做华夫饼。怎么样?”

但是警长并没有出现。次数多了,晓晓也就知道对面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此类情况还有很多,比如AI软件约晓晓去游乐场,但是他一直没有出现,晓晓就会假装自己已经到了,然后继续和AI软件聊怎么玩。

慢慢地,晓晓和AI软件聊天的兴趣就减少了很多。

一直到4月份,晓晓已经对AI软件失去了兴趣。最近赵烁让晓晓在动画片和AI软件里二选一,晓晓都会选择动画片。

除了沉迷上瘾,妈妈们对孩子使用AI软件的担忧还有很多,担心孩子真的相信AI说的话。

在社交平台上,有妈妈分享自己孩子被AI软件影响的情况。有一位妈妈说,AI软件里的孙悟空承诺来送桃子,于是孩子拒绝上学,一直在家等着。

用户@咩咩2y也分享说,自己五岁的孩子,把AI软件里的哈利·波特当作朋友,但是小孩子分不清真假,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

她说,孩子和哈利·波特的聊天很恐怖,比如哈利·波特一直跟孩子说,要去捉魂去,还要往密室里躲。然后孩子真的东躲西藏,听从哈利·波特的指令,躲到“避难所”里。哈利·波特跟他说,“没有我的指令不许出来”,孩子就真的不敢出来了。哈利·波特还跟他说,不要跟别人玩。

最后,这位妈妈直接将AI软件卸载了。

林悠对AI软件的担忧,还有对未知的恐惧。

林悠知道,AI软件还可以生成一个虚拟的妈妈。她曾试着将自己的照片传上去,上传自己的声音,模拟着和自己打电话。

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她都开始害怕了,因为那并不是真实的她。

林悠担心,孩子用久了之后会发现,这个妈妈和生活中的妈妈怎么不一样,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妈妈是有喜怒哀乐的,会发火,但是AI软件里是一个情绪很稳定的妈妈。墨墨会不会逃避或者憎恨现实中的妈妈?会不会只想要那个情绪稳定不会发火的妈妈?

年轻的妈妈们经历着科技育儿的双面刃效应。她们终于发现,最开始只是想要AI软件代替她们陪伴孩子,弥补陪伴缺位,如今却不得不再次反过来,取代AI软件。

(赵烁、林悠、陈菲,晓晓、墨墨皆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薛亚萍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64282.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653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上午11:02

相关推荐

  • 苹果产业链2024年保持增长,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领衔

    文丨李壮 编辑丨承承 苹果产业链2024年业绩整体稳健,部分公司业绩增幅实现翻倍。 随着年报季的到来,苹果产业链公司密集发布2024年度报告或业绩快报。据Wind统计,苹果产业链中的7家消费电子行业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9%。 在7家消费电子公司中,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的业绩增幅高居同业公司以及苹果产业链公司的前列…

    财经 2025年4月4日
    2000
  • “零添加”余波未平,简爱酸奶“其他没了”也是商标?

    01 新国标下的“零添加”塌房:简爱酸奶的信任危机 最近,一则新国标的发布搅动了整个食品行业。修订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标签,直指近年来风靡市场的“清洁标签”营销乱象。这项规定给相关企业留出两年过渡期,从2027年3月16日开始执行,不少企业也表示,会尽快落实。 而作为这一概…

    财经 2025年4月1日
    3600
  • 100万在越南开的奶茶店,盯上当地中产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王子捷 编辑|周月明 题图|视觉中国 如今越南的奶茶店已经遍地都是。但经过几个月的考察,2024年12月,“大把茶”的创始人之一leo 还是选择了在胡志明市做中式奶茶。如果没有越南籍的女友,leo或许不会去往越南,他的女友在加拿大有过奶茶行业的经验,他呆了一段时间后,也感知到越南经济的活力,看中了这里的消费力度。 起步不久,leo…

    2025年4月28日
    1200
  • 安克CEO跟我们聊了聊,特朗普阴影前业绩“爆表”的底层逻辑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周月明 编辑|苗正卿 题图|安克创新 安克创新又闷声赚钱了。 4月28日晚,安克创新发出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2024年营收247.1亿元,同比增长41.14%,归母净利润21.14亿元,同比增长30.93%。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59.93亿元,同比增长36.91%,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

    2025年4月30日
    1000
  • 全民“淘金热”实录:有人套现339万,有人8万打水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高宇哲,编辑:刘杨 今年3月,国际金价突破30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受此影响,国内金饰价格突破900元/克。 从深圳水贝的代购到街边的回收金店,从年初走红的“黄金手机贴”到如今的“囤金条”风潮,黄金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社交平台上,“95后投资黄金23天收益11万”等新闻频现,更是刺激了年轻人攒金豆的投资热情。 随着黄金被…

    财经 2025年3月27日
    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