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领域,跑出个“华为系”

机器人领域,跑出个“华为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马舒叶,原文标题:《离开任正非的天才少年里,藏着一个机器人军团》,头图来自:AI生成

“任正非的‘造反系’员工备忘录里,可能藏着一支机器人军团。”

某头部创投基金联创告诉直面AI,继稚晖君(真名彭志辉)用智元给华为系在机器人领域开了个头,出走华为再进军机器人领域的后继者越来越多了。

如果说创办智元的稚晖君是把“华为式量产”带入机器人领域的第一人,那么陈亦伦和丁文超,这对华为车BU双子星则是最新的闯入者。从智驾到具身智能,两人参与创办的它石智航(TARS)近期完成了天使轮1.2亿美元融资,创下了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天使轮的最大融资额纪录。

有趣的是,它石智航的首席科学家丁文超,和稚晖君一样,都在2020年通过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面试,被任正非以百万年薪招入华为。

对比稚晖君、丁文超、陈亦伦们的网红体质,胡鲁辉更像传统意义上的理工男。作为原华为美国研究院的高管,胡鲁辉早在2024年年初创建了智澄AI,坐标江浙沪产业带的他,希望首批研发的机器人能够应用在工厂流水线上。

如果再算上乐聚机器人,其与华为云合作开发了“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夸父人形机器人”,以及极目机器,作为华为的全资子公司,专注工业机器人研发,2025年近半,在火得发紫的具身智能赛道,华为系初具雏形。

一、华为系机器人,车BU开始入场了

半年前,面对“晚点LatePost”关于“竞争对手会是谁”的问题时,稚晖君曾表示,“有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还没下场。比如新能源车厂。”

在稚晖君看来,新能源车企有能力做这件事,机器人本体上用到的各种核心零部件,电机、电控、电池等技术,都是新能源汽车擅长的那一套。

而新能源车企进军机器人方兴未艾,前东家华为车BU的双子星就在今年闪亮登场了。

如果回顾稚晖君以野生钢铁侠身份加入华为的2020年,会发现丁文超和稚晖君同样在2020年加入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只是,稚晖君从事的是昇腾芯片和AI算法的研究工作,丁文超则进入了华为车BU。

在华为工作期间,稚晖君还用一条名为《我把自行车做成了自动驾驶!!》的视频引发关注,用自制的机械臂给葡萄做手术,在工作之余沉浸在自己B站UP主的副业里。

同在华为工作,在华为智驾系统卷动新能源汽车的那3年,丁文超作为彼时陈亦伦(时任华为车BU自动驾驶CTO)的下属,从0到1主导了华为ADS智驾端到端决策网络。

彼时,胡鲁辉已经在美国亚马逊、微软总部工作十余年,长期从事云计算和大数据智能研发,后在美国华为研究院任高管,那时,ChatGPT还未引发AI狂潮,华为系创业者们都还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刷经验。

而2022年底ChatGPT的发布,让这些华为系创业者们有了离开华为的决心。

就在2022年12月27号,彭志辉在微博发文回应称已经离开华为,将开始创业。次年2023年2月,稚晖君联合创办的智元Agibot成立。

“这两年具身智能跟人形机器人这么火,并不是本体有了什么黑科技,最主要的还是 AI、大模型的出现让机器人可能在本体之外有更多应用价值。我在华为昇腾就做 AI 计算,这个趋势看得比较清楚。这是我出来创业的一个原因。”在“晚点LatePost”的采访中,稚晖君解释了自己的创业缘起。

在华为时,稚晖君主要负责昇腾芯片相关业务,而无法留在华为内部创业,则是因为“风格问题”。

在华为,稚晖君的技术探索需要按照公司的需求搞基建,比如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等非常底层的技术。而AI机器人的新赛道,快速迭代成为基本要求,“创业不仅要有一个好点子或好技术,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时间点做正确的事。”

正如稚晖君所说,在正确的节点跳出,用小团队迅速迭代的方法才能在具身智能赛道站稳脚跟。

丁文超的表述也惊人的相似。

在稚晖君创办智元机器人的2023年,丁文超也离开了华为,回到复旦大学,搭建了复旦机器人系统实验室,打造了复旦首个人形机器人。随后,他在2025年2月加入它石智航担任首席科学家。

在“量子位”的专访里,提到决定入局具身智能的原因,丁文超的回答是“感知到了时代的召唤。时代在呼唤一支技术创新、工程化经验、软硬件一体具身团队。”

一个主攻算法,一个早早就埋头研究智能驾驶,丁文超和稚晖君最终相逢在了机器人赛道。

就在2022年底ChatGPT发布之时,胡鲁辉也写了一篇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文章,那篇文章被广泛引用。自那时起,胡鲁辉便坚定了“下一个时代是机器人时代”,而想改变机器人现状,推动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核心技术正是人工智能。

无论是天才少年如丁文超、稚晖君,还是前高管如胡鲁辉、陈亦伦,都无疑感受到了时代的召唤。

二、顶着华为光环开道

事实上,华为系创业者们并不讳言华为对自己创业的影响。

稚晖君在“晚点LatePost”的专访里回答了投资人为什么会选智元的问题,在稚晖君看来,“硬核的创始团队背景”显然要划重点。

其实,智元成立半年就做出了第一代人形机器人,拼搏奋斗的文化也疑似带了华为基因。对此,稚晖君则表述“首先是靠人才,大家的战斗力都很强。”

无论是华为算法背景的稚晖君能够迅速搭起智元机器人的全栈技术布局,还是智元联合创始人邓泰华(曾任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能为智元引入腾讯、比亚迪等战略投资者,技术骨干+大厂高管的创业组合,让智元在融资阶段就格外吸引眼球。

甚至在谈到对团队成员的激励方式时,稚晖君表示“我们未来的目标是跟华为一样,优秀的同事都配股。”团队激励方式的看齐,这或许可以算是智元对老东家的另一种致敬。

而在对老东家华为的隔空示爱上,它石智航也不遑多让。

作为一家2025年2月才低调创建的公司,技术和产品都刚刚立项,它石智航就引来了投资机构的竞购,最后罕见在春节前后完成超募。

显然,对于投资人来说,从智能驾驶赛道转向具身智能可以复用以往的研发和落地经验,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拿出成绩的创业团队吸引力十足。

“我相信投我们不仅仅是因为一些名头光环,核心还是大家相信具身智能的工程化我们能搞定。我们这个团队的构成,之前交付了中国最好的Robotaxi产品。”

丁文超的自信不仅来自华为系的背景,更是在华为工作履历带来的经验迁移的自信,即“我们打造过,可以被相信。”

在采访中,丁文超不止一次提到了在华为做自动驾驶产品落地时候的场景,在谈到“团队核心技术能力之一”时,丁文超表示,由于之前在华为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数据闭环的问题,如何在数据雪球开始后,根据信号迭代模型和网络,再进一步迭代数据。因此它石智航的团队能够更好地完成具身智能的数据采集,也能让它石智航的具身模型具备更好的空间感知能力。

事实上,正如丁文超们所说,现在正是华为系创业者们出走创业的最佳时期之一,而过去经验的积累恰恰能够让他们获取更高的融资额,更多的技术背书。不过,上桌容易,上了桌还能够持续有牌出,才是真正的难题。

三、机器人创业下半程,人均六边形战士?

随着机器人创业潮起,机器人领域除了跑出一个华为系之外,别的派系也在成型中,包括字节、百度等前高管出身的大厂系,还有清华、浙大等高校系,都在争夺着投资人的注意力。

在具身智能赛道,今年上半年传来融资好消息的星海图,两位联创赵行和许华哲,以及边塞科技创始人吴翼,都曾是“清华叉院”(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助理教授;而清华 AIR 副教授周谷越则创立了机器人公司求之科技。

如果说以清华、浙大等高校系代表的是前端技术上的探索和突破,稚晖君、丁文超,抑或者陈亦伦、胡鲁辉,都是将AI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新尝试。

只是,正如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在采访中提到的,“未来三到五年,通用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竞争,也就是六边形战士之间的竞争。”

无论是高校出身自带技术光环,还是大厂出走内置产业化基因,对于智元们来说,团队配置只是第一关,要想进入决赛圈,就要将团队规模和能力体系快速搭建起来,就像六边形战士一样,在各个维度都要敢于投入。

对华为系创业者们来说,他们还有不少的短板要补。

尽管华为系创业者已崭露头角,但机器人商业化仍面临现实拷问。智元要将成本压至20万元,需突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难题。它石智航仍在招兵买马阶段,其具身大模型尚未经历真实场景的考验。

现在热衷于教会机器人跳女团舞、翻跟头、扭秧歌的创业者们需要意识到,教会机器人不洒咖啡比让它跳女团舞难得多。无论是华为系还是大厂系,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他们都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更多检验。

参考文献:

《对话2025最火具身智能团队:2个自动驾驶第一人带队,1.2亿美元天使融资震动江湖》,量子位。

《从语言模型到世界模型,让机器人真正理解物理世界 | 对话智澄AI胡鲁辉》,光锥智能。

《“稚晖君” 停更这一年:想赢下人形机器人,要像运营大公司那样去创业》,晚点late post。

《稚晖君:野生钢铁侠,开始新冒险|创业有何蓝》,蓝驰创投。

《华为牵手乐聚机器人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计划2025年实现量产》,观点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面AI,作者:马舒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64066.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6532.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2日

相关推荐

  • 长城汽车有“隐情”

    作者|Eastland 头图|视觉中国 2025年3月29日,长城汽车(SH:601663.SH;HK:02333)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长城汽车销量仅增0.37%,营收却增长16.7%、达2202亿;归母净利润127亿、同比增长80.8%。#反差巨大# 截至2025年4月3收盘,长城汽车市值2142亿,市盈率17倍(港股PE仅8,…

    2025年4月8日
    3000
  • 他,卖黄金,一战狂赚800亿!

        比爱马仕还赚钱。   文丨华商韬略 张静波   黄金,正让全球陷入疯狂。   伦敦交易所,每一次价格的跳动,都牵动全球投资者的心,湖南湘江边的一位老人,则在涨声一片中数钱数到手软。   【财富神话】   2025年4月1日,港股老铺黄金收盘价定格在868港元,市值逼近1500亿港元。   这距离它2024年6月以40.50港元/股发行价上市,还不到1…

    财经 2025年4月24日
    1700
  • 华为该换卖车“密码”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赵晋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鸿蒙“四界”汽车销量陷入低迷之际,主管汽车业务4年后的余承东,也迎来了新的职位调整。 近期,华为官网信息显示,余承东不再担任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车BU”)董事长,仅保留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头衔。 不过,据字母榜获悉,在卸任车BU董事长之外,余承东还同时卸任了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

    2025年4月9日
    2900
  • 这些中国商人,悄悄掌控日本人的“死亡”

      专业“送走”日本人。   文 | 华商韬略 大南   “为什么到死都摆脱不了中国!”   这是一位日本网民近乎崩溃的评论,一时引发大量跟帖点赞。   起因是日本媒体《产经新闻》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资本暗中入侵致使东京火化费用暴涨至9万日元”的报道。   这位网民的评论虽然非常夸张,但也并非没有依据。如今,日本的“死亡产业链”,从墓碑、棺材到火葬场、殡仪馆…

    财经 2025年3月27日
    2500
  • 霸王茶姬冲上市还有三道关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虎嗅获悉,霸王茶姬将于北京时间4月17日晚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4月11日,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招股书文件,根据最新文件霸王茶姬将总共发行1468.3991万股美国存托凭证即A类普通股,预计发行价格区间为26美元至28美元之间。据此计算,霸王茶姬本次IPO总募资金额预计为3.8亿…

    2025年4月13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