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回过神了

海底捞回过神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3月25日,海底捞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2024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尽管连续两年增长,但增速较2023年(营收同比增5.2%,净利润增8.1%)有所放缓。这或与餐饮市场整体复苏趋缓及消费分层加剧有关。值得关注的是,其核心经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8.7%至62.3亿元,反映出海底捞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成本结构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结合过去三年财报数据不难看出,通过门店优化、副牌孵化及管理创新,海底捞在竞争加剧的餐饮市场中算是稳住了基本盘,并逐步探索出新的增长曲线。

总体来看,海底捞2024年财报展现了其战略调整的阶段性成果,但未来其能否通过“主品牌+副牌+加盟”的三轮驱动,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增量,仍需等待市场验证。

截至2024年底,海底捞全球门店总数1368家,其中包含自营餐厅1355家(中国大陆地区1332家,港澳台地区共23家),加盟门店13家。这也是自2024年3月4日海底捞宣布开放加盟以来,首次对外公开披露加盟门店数量。年报显示,超过70%的加盟商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来自县级城市。这与过去依赖一二线直营的策略形成对比,或为下沉市场渗透提供新路径。但加盟业务能否复制直营的服务标准,仍需长期观察。

门店总数上,相较上一年度的1374家减少6家。其中新开餐厅62家(自营59家,加盟3家),重启2家前期关停的餐厅,全年关闭或搬迁餐厅70家。这显示出其更注重单店质量而非数量,也延续了2021年“啄木鸟计划”以来的收缩调整策略。2021年因激进扩张导致亏损后,海底捞开始关闭低效门店,2022年门店数首次负增长(净减少约40家)。

餐厅经营仍为公司带来了大部分收入。2024年,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为403.98亿元,同比增长3%。外卖服务收入为12.53亿元,同比增长20.4 %。外卖业务的增长主要是由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海底捞2024年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2024年平均翻台率达4.1次/天,相较上一年度同期3.8次/天的翻台率有显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底,海底捞将“整体翻台率4.0次/天”定为自己的及格线,时隔三年后终于达线。这一改善得益于多场景创新(如露营火锅、夜宵主题店)和精准营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海底捞会员人数已超过1.8亿人,活跃会员数超过5200万人,较去年提升8.8%。但对比2019年巅峰时期的4.8次/天,仍有差距,说明消费力恢复尚未完全到位。

2024年,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为97.5元,较上年同期的99.1元下降1.6元,延续了2020年以来的下行趋势(2020年110.1元,2022年101.1元)。财报称主因为菜品结构变化,推测为增加平价菜品比例以吸引价格敏感客群。但客单价下降并未影响整体收入增长,反映出以价换量策略的有效性。此外,海底捞2024年全年共推出超20款全国新品和超200款区域特色菜品,还陆续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以及与大型企业合作的企业店等不同形式特色场景店。

对于受到广泛关注的副牌战线“红石榴计划”,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海底捞通过内部创业创立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在2024年中海底捞发布的半年报中,显示海底捞上半年在营创业项目仅有5个,半年内拓展至11个,明显加快了多品牌布局,以覆盖快餐、宴请等细分市场。

这也让海底捞在收入贡献中的“其他餐厅收入”同比增长39.6%至4.83亿元。这一策略与九毛九(太二酸菜鱼、怂火锅)等竞争对手的多元化路径相似,但海底捞的规模化复制能力仍需验证。同时,随着规模的增长,未来还需与细分赛道头部品牌(如巴奴火锅、塔斯汀汉堡等)直接竞争,能否突围尚存不确定性。

对副牌更多的重视还体现在:海底捞将与双管店、多管店模式结合,在内部鼓励更多骨干投身红石榴计划当中,鼓励优秀店经理和员工多劳多得。财报还显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海底捞对大区经理和店经理的考核机制进行了优化,并赋予大区经理产品决策权。

据接近海底捞的人士向虎嗅透露,内部已有店长同时管理一家海底捞门店、一家子品牌门店及一家针对宴请需求的包间店,近期计划再申请一家子品牌门店。未来,海底捞将会大力培养更多这样的“超级店长”。

关于未来布局,海底捞表示将持续提升就餐体验,继续探索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实施红石榴计划,并持续对加盟业务的探索。此外,海底捞强调将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产,进一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64510.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028.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11:20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11:24

相关推荐

  • 中国谷子,要靠游戏赢全球

    2025年国产游戏产业“四大疑问”之四: 拼价格很难让市场规模越做越大! 近年来,“谷子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消费领域不可忽视的增长极。 “谷子”源于英文“goods”的音译,泛指二次元周边商品。 从泡泡玛特《哪吒之魔童闹海》手办盲盒上线两天即售罄,到名创优品与《哈利·波特》联名产品引发全球抢购盛况…… “谷子”店铺已逐渐成为线下商圈的标配,甚至为一些…

    财经 2025年3月31日
    8700
  • 她,连亏十年,熬成河北女首富

      从先锋到先烈,只有一步之遥。   文 | 华商韬略 东木褚   2025一开年,周超男以77亿美元身价,成为登上彭博全球500大富豪榜的三位中国女性之一。此后不久,《福布斯》发布的“2025中国杰出商界女性100人”榜单上,周超男又与华为CFO孟晚舟、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一起名列前矛。   与孟晚舟、董明珠相比,周超男这三个字,至今都令人陌生,但她的故事…

    财经 2025年4月21日
    11000
  • 浪潮上的城墙:万亿金融企业的大模型实录

    这是鹿鸣财经第586篇原创文章 作者:金德路 一、潮头更迭刚刚过去的6年,中国保险行业完成了惊险一跃。 最直观的现象是,保险从业者迅速出清。根据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末,人身险公司保险营销人员数量为281.34万人,较2019年高峰时期的912万人减少约631万人,降幅达69.…

    财经 2025年3月31日
    8800
  • 泡泡玛特撅了“老登经济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最话 FunTalk,作者:何伊然,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深圳一位朋友跟我说,“最近,囤白酒、囤房子、囤果园、囤陈皮、囤黄花梨木、囤手串珠玉的老登们,有点烦年轻人。” 因为现在年轻人不爱白酒,不爱抢房,不爱黄花梨木,不爱手串,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年轻人宁愿买“塑料玩具”,也不愿接盘他们的囤货。 他们口中的“塑料玩具”就包括泡泡玛特,这家销…

    2025年6月6日
    8200
  • 新消费行业正迎来二次“苏醒”?

    5月6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了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根据简报,“五一”假期,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2.12亿元,同比增长5.12%。这其中,音乐节的贡献不容忽视,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五一假期短短五天,就官宣了逾30场音乐节。 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一场音乐节中感受音乐、人潮和动感创造的新奇体验,不少人更是…

    财经 2025年5月21日
    9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