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成为过去式

征战市场数十年,传奇商人尹明善一手创立的力帆,将从资本市场被抹去印记。

昨日,力帆科技宣布,将从2月18日起,更名为千里科技。

曾经的“民营汽车第一股”,经历了破产重整后,又涅槃重生。这一切,已与创始人尹明善家族无关。

更名,去力帆

从力帆股份到力帆科技,再到千里科技,尹明善苦心孤诣一手打造的力帆,即将被资本市场抹去印记。

昨日,力帆科技(601777.SH)披露公告,公司董事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已通过相关议案,将公司名称,由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将从2月18日起,由“力帆科技”变更为“千里科技”,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对此,公司的解释是,破产重整之后,汽车业务逐步恢复,整体经营平稳发展,更名可以改善品牌形象。

破产重整之后再涅槃重生,力帆的品牌的确已黯然失色。

2020年6月,因56万元货款无法按期支付,供应商重庆嘉利建桥灯具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对力帆股份实施重整。

随后,多家供应商因力帆股份旗下多家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向法院申请重整。

经过评估,当时力帆股份的总资产为38.40亿元,而各类债务规模总计过百亿,已明显资不抵债。

2020年底,力帆股份终于迎来了“白衣骑士”,由重庆两江新区所属的两江基金和李书福的吉利组成的联合体,从资金、产业资源等多方面,对力帆股份进行全面重整。

按照重整计划,两江基金控制的满江红基金,受让13.50亿股转增股票,拿出30亿元,用于上市公司经营、转型升级、购买经营性资产和整合并购。重整完成后,满江红基金成为力帆股份控股股东,该基金的GP满江红企管将取代尹明善家族,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另外的9亿股转增股票,用于引入李书福控制的重庆江河汇。作为产业投资人,重庆江河汇接受这部分股票无需支付现金对价,但承诺向上市公司引入优质产业资源。

重整完成后,力帆科技(力帆股份更名)得以轻装上阵,连续多年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

期间,作为重要间接股东的吉利,为力帆科技发展出钱、出力,甚至直接给业务。

仅在2022年,力帆科技的关联采购金额就接近50亿元,其中,对吉利系公司的采购金额超过40亿元,占公司当期采购总额的50.36%。

同时,公司的产品也大量向关联方销售。2022年,关联销售总额38.67亿元,占公司年度营收的44.68%。其中,对吉利系企业杭州易能电池和杭州优行科技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7.27亿元和13.88亿元,杭州优行即为曹操专车运营方。

2022年,吉利旗下吉润汽车,与力帆科技合资成立睿蓝汽车,共同打造睿蓝汽车品牌。

目前,汽车仍是力帆科技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去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主要在售的新能源产品为针对网约车市场的曹操60、枫叶60S,定位城际客运市场的枫叶80VL,智能后驱轿跑睿蓝7以及SUV睿蓝9。另有多款燃油车型,针对海外市场。

2024年,公司共计销售整车59094辆,同比增长39.77%,其中,新能源汽车25842辆,同比增长5.17%。

力帆,成为过去式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15亿元,同比增长11.19%;归母净利润3995万元,同比下滑35.34%。

尹明善传奇

如今的这一切,已与力帆创始人尹明善无关。虽然,力帆科技重整之后,力帆控股仍是上市公司13.68%的第三大股东,但力帆控股也经历了重整,它已不再属于尹家人。

即便如此,尹明善的创业经历,始终是中国企业史上的一段传奇。

尹明善1938年出生,12岁时就开始自己讨生活,因有18年的牢狱之灾,他直到41岁时,才开始走上人生正轨。

劳改期间,他自学英语,出狱后做过英语资料翻译员、英语老师和出版社编辑。47岁时,他创办一家书刊公司,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时年54岁的尹明善放弃成熟的书刊出版业务,一头闯进摩托车制造业。在他的带领下,力帆在“重庆摩帮”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了摩托车行业龙头。

66岁时,他又率领力帆转型造车,再创高龄创业的奇迹。

2010年,力帆股份头顶“民营汽车第一股”的光环,登陆上交所主板,尹明善一跃成为重庆首富。

数十年里,尹明善犹如定海神针,稳稳地掌控力帆这艘商业巨轮的航向。直到2017年,年近八旬的他才从上市公司卸任,将指挥棒交给了牟刚领导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此时,中国的汽车产业已进入拐点,不具有规模优势的力帆,已提前感受到了寒意。

在任之时,尹明善就给力帆定下了基调,如果干不好新能源,力帆就有可能被淘汰。未曾想,一语成谶。

长期征战商场,尹明善有着异于常人的商业眼光。早在2006年,他就带领力帆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无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尹明善从上市公司卸任后,公司经营状况就急转直下。2018年和2019年,营业收入连续大降,扣非净利润合计亏损超过65亿元。

期间,公司还用一张造车牌照,换取了与车和家的战略合作意向,希望借此实现新老造车势力之间的优势互补。之后,公司陆续出售旗下相关资产,但最终也只换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艰难地挺到2020年,公司流动性危机彻底爆发,尹明善家族已无力自救。

2023年,时年85岁的尹明善,最后一次在媒体上出现。此时的他,满头银发,正式入住养老院,彻底退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77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 民生策略:静而不争,关注中长期

    随着预期回摆,全球风险资产出现明显反弹,但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市场已经接近关税前的位置。对于A股而言,我们认为未来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与否市场都会进入冷静期:如果缓和,那么前期对冲板块可能面临压力,维稳力量也会逐步撤出;反之市场的定价也会向逐步显现压力的经济基本面靠拢。与其聚焦短期宏观命题和政策博弈,不如与政策制定者一样保持定力,围绕长效机制的构建和新外需的重塑…

    2025年4月28日
    1700
  • 转债再现“黄金坑”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变量,前景展现韧性。美国对华关税政策超市场预期增加了二季度经济不确定性,考虑到出口对GDP贡献显著,政策层面可能需降准降息配合财政扩张。央行通过向大行注资特别国债,在控制供给冲击的同时缓解了配置压力,为利率下行创造了空间。金融监管部门对A股异常波动反应迅速,通过多渠道注入流动性并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市场已现企稳回暖迹象,主要指数回…

    2025年4月16日
    3400
  • SU7事故细节公布,小米股价直线跳水!啥情况?

    人红是非多,小米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小米自从前段时间宣布高位融资开始,接连几天被“负面消息”刷屏——美的清仓小米股票、高管套现。 今天又被爆出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 今天中午小米公司公布碰撞爆燃事故细节,对于外界关注的是否存在车门在事故发生时锁死无法打开,小米公司回应中并未提及。 二级市场上,事故细节披露后,小米股价短线快速跳水,最高…

    2025年4月1日
    2500
  • 关税博弈升级下的内需攻守之道

    2025年或成转折之年,在出口等外需方面持续博弈承压的背景下,强化内循环、扩容内需消费市场或成为必然选择。 我们认为,中国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提振内需的大方向或更为明确。同时在市场加剧波动、不确定性提升背景下,消费在过往几年的回调后,“低预期低估值”+“消费韧性特征下的企稳趋势”将提升消费配置的资金偏好。 有别于过去大基建时代的投资逻辑,当前消费领域呈现出三条趋…

    商业 2025年4月10日
    2700
  • 隔夜美股全复盘(4.8) | 4.9对等关税落地前夕,三大股指大幅震荡

    01 大盘 昨夜美股三大股指大幅震荡,纳指振幅达9.68%,金龙指数跌5%。截至收盘,道指跌 0.91%,纳指涨 0.1%,标普跌 0.23%。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涨 4.777%,收报4.189%,相较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差40.9个基点。恐慌指数VIX涨 3.69%至46.98,布伦特原油收跌 2.41%至64.41。现货黄金昨日跌 1.81%,报2983.1…

    2025年4月8日
    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