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大厂集中披露“成绩单”!
隆基绿能(601012.SH)曾在业绩预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与服务投入,实现了组件销量的增长,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公司经营仍为亏损、增量不增收。
而随着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力度逐步加大,7月产业链价格已有所修复,或将带动光伏企业下半年业绩改善。
隆基增量不增收,天合由盈转亏
隆基绿能便是上半年光伏企业中“增量不增收”的一员。
但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328.13亿元,同比下滑14.83%;归母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26.6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3.04亿元。
北方经济网注意到,隆基绿能的硅料投资也拖累了公司业绩。数据显示,参股公司云南通威净利润亏损约10.19亿元,隆基绿能持股比例为49%。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多晶硅销售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电池销量49.89GW,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实现累计出货量突破300GW;组件销售24.52GW,其中国内分布式出货继续保持国内第一。”通威股份在半年报中指出。
晶澳科技(002459.SZ)上半年业绩亏损虽然也有所扩大,但其在第二季度的亏损已出现环比收窄的迹象。
“通威亏损与一季度差不多,没有收窄。晶澳亏损小幅收窄,它的财报可以看到组件环节的拐点。”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告诉北方经济网。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晶澳科技资产减值损失约3.20亿元,信用减值损失约1.15亿元;2024年底,晶澳科技资产减值损失约31.54亿元,信用减值损失约1.74亿元。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下滑27.72%;归母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9.5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光伏周期反转了吗?
自2022年底以来,由于光伏产业产能持续提升,供给竞争日趋激烈,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阶段性供需失衡已经较为显着,价格也触达底部区间,各环节厂商盈利性恶化趋势明显。进入7月,多晶硅价格有所回升,带动产业链价格呈现一定上涨趋势。
8月22日下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光伏市场秩序的倡议》。当中,协会倡议:坚决抵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电站企业优化招投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标权重;企业根据市场供需实际情况合理排产,加强产销衔接,坚决抵制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律法规盲目扩产增产、加剧恶化市场生态环境的行为。
在多家光伏企业的半年报中,虽然未对周期是否反转给出确定性的信号,但在光伏行业持续“增量”的情况下,一旦产业链产品价格能够顺利走出谷底并完成修复,那么行业将有望走出周期谷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