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和稳健经营的保障,中信证券观察到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出现的“新动向”:TLAC债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期限灵活、兼具配置和交易价值的属性,帮助国有大行夯实风险底线;中小银行对二永债依赖加大,市场风险整体收敛,对于不赎回案例需要结合监管和市场环境分析;此外,专项债注资及地方国资增持,也在助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优化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需求提高。
充足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和稳健经营的保障,商业银行通过内源性(经营利润转化)与外源性(IPO、定增、可转债、永续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渠道补充资本。虽然目前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监管底线,但受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边际弱化以及支持信贷投放等多重因素影响,资本补充压力边际有所提升。分类别来看,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更高,中小银行压力更大。
▍TLAC债帮助国有大行夯实风险底线。
目前四大行TLAC补充压力明显缓解,截至2024年末四大行TLAC缺口不足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缺口扩大,未来银行仅靠内生增长和到期工具续发或难完全满足TLAC指标考核,需外部力量支持。近期国有大行相继发行TLAC债,合计规模或将达1700亿元。TLAC债具有成本低、期限灵活、流动性较高等特点。目前资本扣除豁免优惠有利于银行持有,但长期来看,广义基金等非银机构或将成为TLAC债的重要投资者。
▍中小银行对二永债依赖明显提高。
今年年初至7月末,商业银行二永债发行量达11920亿元,同比增长8.68%,发行节奏加快。中小银行因息差收窄、盈利下滑等因素更依赖二永债发行。二级资本债虽有不赎回风险,但不赎回风险较历史相比整体收敛,不赎回多因避免资本充足率突破监管红线,并不代表流动性或信用风险重大恶化,历史上多见于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资产质量较差、资本充足率较低的中小银行。
▍地方注资中小银行。
近期中小银行专项债重启发行帮助地方中小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和运营实力。与此同时,地方国资增持中小银行现象增多,多地通过增资或股权受让提升地方国资持股比例,不仅增强银行资本实力,还能优化股权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风险因素:
国内经济修复节奏与预期不符,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监管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8年12日发布的《债市启明系列20250812—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新动向》报告,分析师:明明S1010517100001;章立聪S1010514110002;史雨洁S101052310000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