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美的,看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觉醒

文 / 六金

来源 / 节点财经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Televox”,直到近100年后,行业才被波士顿动力、宇树等科技公司再度带到科技前沿。当下,机器人赛道参与者众多,家电、汽车以及传动类的公司都纷纷切入到机器人赛道。

如大型家电企业,产品种类丰富、本身就有家电智能化需求,因此许多巨头把智能化战略进一步延伸到机器人领域。

如不久前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周云杰就发表演讲表示,他认为能同时解决家务、照护、情感需求的保姆机器人,注定成为比汽车更普及的家庭基础设施;还有美的作为本土家电企业中最早跨界进入机器人领域,在不久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家用人形机器人“美拉”也迎来全球首秀。

01 美的,成为“隐形的机器人巨头”?

回首数年前,美的收购了库卡机器人,被行业视为“大胆跨界”,甚至有人不看好,但如今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布局机器人赛道的经典案例。库卡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是一家有着126年历史的德国明星企业。

为什么美的会选择直接收购库卡?

一方面是前瞻的思考,早在2015年,美的就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另外的一家安川电机合资成立了两家机器人公司;2016年,美的还耗资1.78亿元参投了一家名为埃夫特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在收购库卡前,美的已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现在回头来看,美的初衷可能是“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美的自己需要机器人。从2012年开始,美的大规模投用机器人,以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入美的后,库卡也借机打开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现在库卡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线,已经成为站在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工厂里,处处可见库卡的身影。库卡发展出的工业机器人业务,也已经越过简单的生产工作,将目光投向多元化、定制化的高端制造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产业。

库卡的产品序列

截至 2024年,库卡中国市场份额稳居 TOP4,今年5月初,美的自主研发的工业人形机器人“美罗”正式投入工业场景应用,这也标志着国产服务型机器人正式迈入智能制造核心领域。

不知不觉中,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现在以库卡、瑞仕格、高创、极亚精机等品牌为依托,美的已经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从硬件设备到智能系统的全覆盖,成为了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也是机器人的“隐形巨头”。

而进入2025年,这一轮机器人被行业热捧的核心原因就是大模型打开了所有智能终端的进化上限。

所以,在库卡等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美的“人形机器人”亮相很快,而且能兼具工业特征和智能化应用迅速的双重特征。就家用和工业场景而言,家庭场景复杂度更高,主要考验的是机器人推理决策能力、柔性操作能力,工业机器人为美的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提供了核心零部件上的技术积累。

《节点财经》了解到,美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于2024年成立,在整机方面今年布局了类人形,全人形,及超人形3个机器人平台,目前正在推进核心关节、传感器,以及手、仿生臂/腿等零部件的技术研发。

一位机器人硬件工程师对《节点财经》表示,从行业竞争上来看,美的这种家电巨头,可以用家电的利润给机器人更多支持,人形机器人虽然后发但“跑得够快”。公开资料显示,接下来的三年里,美的准备至少投入500亿元用于研发,重点瞄准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这些前沿科技领域。而其他机器人企业融资10亿+,就已经是“天花板”了。

美的人形机器人 美拉

‌今年,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商超补货、无人药店等封闭/半封闭场景展开应用;也有美的、海尔等厂商研发出能完成部分家务、助老等任务的机器人原型机,但量产和普及仍需时间验证,不过这种大手笔的“技术军备竞赛”式投入,巨头们给得起也押得稳。

02 巨头们在“赛博世界”的破壁优势

对于家电巨头们进军机器人,大家常常有一个误区,即未来家电企业是不是都会生产机器人呢?

其实人形机器人和家电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人形机器人与智能家电的有机结合,更有助于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主动服务”,如你脱下来的脏衣服让机器人主动塞进洗衣机、洗好的衣服机器人自动晾晒。

所以,机器人 “赛博梦”的落地的重中之重,就是技术必须服务于真实需求。

例如在智能家居方面,美的正在探索人形机器人在4个典型场景的应用:收纳、清洁、洗衣、做饭。花费巨额资金和漫长时间研发高精度人形机器人是必要的,巨头们先将机器人技术融入到现有的家电产品中,解决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痛点也是必要的。大部分家电都有可能和人形机器人结合,洗衣机、冰箱、洗碗机等都有可能。这种“小步快跑”的策略,对企业来说更加务实,也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

其次,突破“赛博梦”的技术断层,仅靠单一技术无法构建智能生态。

以研发为例,美的集团与机器人相关的研究机构就不止一个。除了高端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美的蓝橙实验室)之外,美的集团旗下中央研究院、AI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都与机器人产业息息相关。

《节点财经》了解到,美的对机器人的研发团队不设 KPI考核,允许 30%的 “自由探索”时间,催生了双足平衡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为人形机器人研发奠定基础。

过去5年,美的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加速AI、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创新。

如蓝橙实验室,是机器人领域唯一一家依托企业平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定位是以战略装备产业高端需求为牵引,开展高端重载机器人的前沿技术研究。目前构建了一个本部、三个国际化分中心、两个产业化基地的系统科研创新和产业化格局。蓝橙拥有科研人员200余人,行业领军专家8人,国家级特聘专家8人,博士占比42%。

2023年以来,蓝橙实验室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等13项科技奖项,实验室九项科技成果被院士专家组评定为国际领先,实验室主导或参与制定了机器人领域国际/国家标准13项,实验室专家担任ISO/TC299、ISO/TC110国际标委会委员。

研发成果有广度、有厚度,才能为人形机器人进入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美的蓝橙实验室

最后,产业链才是实现“赛博梦”的底座。供应链成熟度与成本控制则是另一大考验。

人形机器人若要成为消费级产品,不仅需要技术和产品成熟,还需要供应链足够强大以支撑万亿级市场。企业们需思考,成本需降至何种水平消费者才能接受?这对供应链的规模化生产、成本优化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节点财经》了解到,美的等头部企业,都有为机器人降本的计划。美的方面表示,从设计角度来说,在积极探索设计的创新和优化,通过更集成化的设计,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重量,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的目的。

而且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美的等巨头将大量的品牌和产业链公司收购并整合到集团旗下,这些企业或成为独当一面的子品牌。这些企业或成长为具有独立市场竞争力的子品牌,或转型为供应链中的核心支点——由此形成的规模化协同效应(如联合采购议价权、技术模块复用、柔性制造网络)正持续转化为机器人业务的成本优势。

所以,即便人形机器人从“炫技”到“实用”加速,也仍需跨越技术、供应链、成本等多重门槛,美的们可能是最先跨越这个门槛的企业。

03 机器人“百家争鸣”:一场“竞合游戏”

在制造业中,不止前辈美的,后辈们在机器人产业的布局,都在和美的们争夺工业制造领域里的“明珠”。

比如美的有威灵电机,而科沃斯有凯航电机;美的有库卡机器人,追觅孵化了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后辈们虽然没有美的积累深厚,但是具身智能的浪潮会加速新兴企业和产品的成熟速度。

所以,决定胜负的早已不是销量数字了,而是更加接近未来的能力进化。

首先是身份的进化: 企业们正经历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到技术与解决方案集成商再到智能生态构建者的跃迁。

如美的先后进入机器人、智能建筑科技、新能源光伏和储能等产业板块,美的还想择机分拆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业务上市;海尔收购GE家电、斐雪派克,整合全球研发和供应链资源,提升解决方案能力等;科沃斯、追觅、石头科技等也在经历类似的转型。

《节点财经》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今年以来大批餐饮老板开始抢购炒菜机器人。小菜园在近期计划用单价五万元的价格,采购2000台炒菜机器人;老乡鸡招股书披露,截至4月它已有388家店铺采用自动设备;京东“七鲜小厨”也对“机器人炒菜”进行了大规模投入;科沃斯旗下的添可食万星厨已经开始去苏超做饭了;还有许多炒菜机器人品牌出海欧美代替当地更贵的人工。说明智能生态的构建,其实就藏在每一个朴素的市场需求中。

其次是市场进化: 中国制造业的出海路径正从输出性价比,后来升级为输出可靠性,例如美的、海尔、科沃斯、石头等的智能产品出海,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将是生态与智能制造方法论的输出。

最近,国产割草机器人正以强劲势头崛起,成为海外市场备受青睐的新星,九号公司、科沃斯、格力博、大叶股份等国内机器人及园林设备制造企业业绩亮眼,智能割草机出海成为驱动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且激光雷达、无边界导航等技术的突破,显著提升了产品性能、优化了用户体验,而且激光雷达等部件国产化加速,还降低了整机成本,推动了产品价格下降。“你需要什么,我就制造什么”成为制造业向全球输出智能制造方法论的底气。

最后是能力进化: 制造业发展模式正从早期的追逐、收购、模仿,向自主创造迈进,并最终指向引领式创新。

无论是对“美的们”这种从制造业切入机器人赛道的企业,还是宇树、智元等发轫于AI的原生机器人企业,大家的自主创造之路,都是智能制造应用、商用服务,再到家庭服务的“三步走”式迈进。

例如智元在推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时,就秉持“由简入繁”的原则,现在智元已经在进行物流分拣工作,并且瞄准了3个海外市场:中东、东南亚和日韩。未来人形机器人在接待引导、娱乐互动、搬运分拣等领域的应用,虽看似“基础”,却是技术落地的关键一步。

这些跨界巨头与纯AI公司并非竞争关系。作为制造型企业,它们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能采集海量工厂真实数据,为机器人技能学习提供“原料”。同时,它们积极与高校等外部单位合作,加速“机器人大脑”研发。凭借应用场景的牵引优势,美的等企业正与行业合力加速人形机器人的真正落地。

市场,将是未来最公正的检验者。

写在最后

当美的等制造业企业们撕下“家电制造商”的单一标签时;当中国撕下制造大国的单一标签时;当全世界消费者都在关注中国智造时,时代的钟摆偏向了“美的们”。

对于“美的们”来说,创新逻辑已经变了,从被动模仿到引领式创新,他们肩上扛起的,不仅是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本身,更是将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的历史责任和巨大机遇。

*题图由AI生成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086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8月6日

相关推荐

  • 汤臣倍健消失的200家经销商去哪了【实地调研】

    《投资者网》蔡俊 汤臣倍健(300146.SZ,下称“公司”)的“硬着陆”展现在市场眼前。 近期,公司发布今年一季报。业绩下滑之际,公司赖以崛起的线下渠道销售额面临更大冲击。随后,市场出现各种声音,主要围绕渠道变革、路径依赖等。 对此,《投资者网》经过实地线下调研,发现现实情况与市场猜测大相径庭。从内部到外部,公司曾做出种种努力,但在竞品的攻势下,既有打法似…

    财经 2025年6月10日
    7400
  • 成人杂志贩卖机末路:衰老国家血液与色情机器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个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20多年以前,我家路口有几台自动贩卖机,里面放着毛杂志和录像带。 每当夜幕降临,很多外地车牌都会来到这里,互相窃窃私语,激动地探讨对里面神秘作品的评价,沉浸在那种特殊的联系之中。 我记忆最深刻的…

    2025年5月9日
    10900
  • 海南封关:中国企业全球化的 “新坐标”

    作者|岭南人鱼机 编辑|李小天 海南自贸港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将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封关”是典型的海关术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昌林表示,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全岛封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新的起点。“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

    财经 2025年7月29日
    2900
  • 哈萨克斯坦的“三无”餐饮,拿下打工人的胃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王子捷 编辑|周月明 题图|视觉中国 在国内,博主“重庆小伦闯中亚”早早开始了餐饮行业的尝试。最初是连锁餐饮业的运营工作,后来自己创业,从做直营商开始,逐渐扩展加盟商,孵化餐饮品牌。2023年,小伦的公司已经孵化了278家餐饮公司,以“小餐饮”赛道为主,也就是有着固定经营场所、经营规模较小的餐饮门店。2024年,小伦也尝试过大的餐…

    2025年5月13日
    8400
  • “ChatGPT严选”横空出世了,“DeepSeek严选”还要等多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作者:小金牙,编辑:肖阳,题图来自:AI生成 当地时间周一(4月28日),OpenAI突然宣布:要在ChatGPT内加入购物功能。 目前,该功能还未向所有用户推出,从Wired等媒体的报道来看,其体验和谷歌购物(Google Shopping)颇为类似。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OpenAI明确表示,目前的重心会放在提升用户体验上,不会…

    2025年4月30日
    1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