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 8月1日正式实施,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下文称“香港金管局”)称本周发布完整的制度流程指引。
此前,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曾发布署名文章透露称,已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团队,有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有的则属于初步探路性质。余伟文指出,目前很多公司只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和落实计划,也未具备管控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首批香港稳定币牌照将于明年初发放
北方经济网了解到,这与业内的预期有所出入。业内观点多认为,“香港或将选择趁热打铁,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后就逐步推进相关事宜。”
就8月1日起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香港金管局官网于7月29日发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及咨询总结、《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及咨询总结、与发牌制度及申请程序相关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以及《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等文件。其中,两套指引将于2025年8月1日刊宪。
香港金管局还表示,香港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有足够的财政资源及流动资产,以履行相应义务。与此同时,持牌申请人已缴股本不得低于2500万港元,或可自由兑换成为港元的另一货币或以金融管理专员为此目的而批准的另一货币计值的相等款额。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尽管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的稳定币法案都遵循“功能界定——机构准入——经营监管——储备资产监管——非法活动监管”的框架,但在监管对象、储备资金投向等方面有所不同。
多家机构声称有意申请
早在2024年7月18日,香港金管局就已公布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圆币创新科技; 此外,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 sLimited)、香港电讯(HKT)三家机构选择联合申请。
为何稳定币牌照如此重要?
自香港发布《稳定币条例》后,抢滩稳定币成为“大厂”及不少中资机构近期的重点,不少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也因稳定币相关概念,股价大幅上涨。
海通国际对中国香港及内地稳定币产业链作了梳理,涉及托管服务、发行商、分销商、支付及企业服务商、现实世界资产等5个细分子领域,上述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图片来源:海通国际研究报告
尽管蚂蚁集团未获首轮“沙盘”资格,但不少研究所均认为其可能拿到首批牌照。民生证券认为,蚂蚁集团、京东等科技巨头凭借深厚的区块链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有望首批获香港金管局批准,进而搭建稳定币及RWA相关产业链。国金证券认为蚂蚁集团大概率会成为首批牌照的获得者。
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已于2024年6月,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今年6月,天风证券宣称,全资子公司天风国际证券也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可透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7月,招银国际证券宣布获香港证监会批准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相关牌照。
北方经济网从业内了解到,仍有不少机构正在筹备相关业务资质,未来稳定币牌照争夺战或将愈演愈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