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科技巨头开始“All in”了

外卖大战的战火转移到人形机器人赛道了。

具身智能融资不断加速。继美团在近一个月内密集投资它石智航、星海图后,京东领投人形机器人赛道两大头部玩家众擎机器人与千寻智能。2025年下半年,科技巨头在机器人赛道的押注已呈“白热化”。

这场资本盛宴背后,是科技巨头们对“未来”的集体反思,在政策、技术、场景合力下,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的速度超乎此前预期。而当人口红利消退、服务场景升级,谁能率先用机器人重构成本结构,谁就能在万亿市场中卡位成功。

那么,在资本与产业的“狂飙”中,机器人能否像电动车一样,在中国产业链的助推下实现全面爆发?这个“电动车时刻”又存在于多久的未来?

即时零售与互联网大战的尽头是机器人?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之后,即时零售赛道持续烧钱补贴能撑多久已经不再是市场焦点。而科技,成了这场“外卖二番战”下半场的一个出口。

事实上,对于价格战的利弊,三大巨头都想得很清楚。在迎接挑战的同时,平台早已把“赢得新十年”的希望放在了AI+机器人上面。

天眼查显示,美团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投资的机器人及相关企业已经达到了30家。近期外卖大战爆发后,美团更是频频出手,7月初连续领投了它石智航、星海图两家公司的融资。

图源:天眼查

像美团这样的产业巨头投资的目标,肯定还是创新自身业务。早在2021年的财报上,王兴就提出,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化的硬件很重要,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各种先进技术的驱动下,生活服务领域还有巨大的潜力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这也是即时零售巨头的共识。京东同样将机器人领域视为关键战场,采用“投资+自研”双轨并行策略,核心目标在于强化自身业务竞争力并构建产业生态。

对外投资方面,京东布局了千寻智能、智元机器人、众擎机器人、橡鹿科技等多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而京东的动作远不止于投资。今年3月,公司已专门成立具身智能部门,并由前商汤科技副总裁沈徽领衔。同时,内部多个团队正聚焦该领域的前沿研发。据知情人士透露,人工智能、自动化及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在京东内部优先级很高。

京东与美团的竞争,仅是科技巨头争夺人形机器人入场券的一个缩影。放眼整个具身智能赛道,腾讯、阿里、字节、百度、网易等巨头同样动作频频。比如,腾讯、阿里、蚂蚁集团投资了宇树科技、钛虎机器人等企业。

资本层面,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加速融资进程。科技巨头都看到了清晰的未来:随着人口红利减弱和服务场景升级,AI+机器人将成为优化成本、开拓万亿市场的关键。

巨头的扎堆入场与真金白银的投入,也意味着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与竞争将日益激烈,最终将由胜利者书写未来产业格局。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变革的影响不局限于科技赛道,而是即将颠覆整个工业与社会。

巨头VS创企,谁将创造更多时代红利?

人形机器人未来必然成为新型工业革命浪潮的核心驱动。近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机器人正在重塑中国的制造业,随着它们变得更智能、更协作、更实惠,未来将对社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与电动车产业相比,机器人产业的爆发节奏可能更快。电动车产业链整合耗时十余年,而机器人产业依托现有工业基础与资本催化,有望更快完成从技术突破到大规模应用的跨越。

7月以来,人形机器人公司在资本层面加速储备弹药,在市场层面也接连拿下大单。

一方面,宇树科技近期启动IPO,越疆科技宣布配售新股募资超10亿港元,以加速技术研发深化与全球市场扩张步伐。另一方面,智元、宇树合力拿下中国移动旗下公司1.2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而仅仅相隔一周,优必选就刷新了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笔最大订单的记录。

显而易见,人形机器人正在加快推进产业化,下一阶段必然伴随着一场应用生态的突围战。而在这场突围战中,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行业格局有两种可能。

几率比较高的一种可能是,科技巨头“买”下赛道,行业加速进入多强格局。

无需赘言,科技巨头在资本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具备巨大优势。像京东、美团完全可以通过并购机器人创业公司完成生态版图,然后通过内部业务场景应用消化高昂研发成本,并通过运营效率提升验证机器人价值。

比如,美团已经在探索融合人形机器人的新一代即时零售商业模式了。2024年9月,美团与银河通用达成战略合作,推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在线下零售、智慧货仓、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独立的机器人公司没有了突围的希望。恰恰相反,第二条可能的路径就是,机器人创业公司凭借技术创新优势和前瞻性布局,抢占利基市场,再不断扩大基本盘。

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对此,瑞银证券中国工业分析师王斐丽近日指出,即便是搬箱子这类被视为最先落地场景的简单任务,当前机器人的表现也只能达到人的效率的30%左右。目前还是很难判断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此前也表示,“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后年,一些基础的服务业或工业应用将基本可以推广起来,但家用机器人可能会稍微慢一点,因为家用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技术相对更成熟。”

这种产业节奏差异,为创业公司提供了战略窗口期。不少机器人创业公司都在通过前瞻性布局工业领域,积累客户资源与技术壁垒,并争夺定义产品的话语权。比如,千寻智能聚焦工业巡检等垂直场景,通过差异化技术验证实现价值定义;优必选推出的可自主换电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计划年内交付500台投入智能制造,展现相关场景的规模化潜力。

图:Walker S2

在技术成熟后,这些创业公司也有希望以点带面拓展服务场景,复制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垂直突破路径。

无论如何,人形机器人走向大规模商用的关键节点已经到来。据美银分析师预测,人形机器人在十年内迎来多行业应用爆发期。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00万台,到2060年,人形机器人总保有量将达到30亿台,相当于届时人均拥有0.3台机器人。

“人人都有机器人”的时代并不遥远。而作为时代的焦点,人形机器人赛道诞生下一个“苹果公司”或者“特斯拉”,完全有可能。

来源:松果财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7877.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24日

相关推荐

  • 有哪些具体的减震方法可以同时实现降噪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减震方法,它们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也能够同时实现降噪效果: 安装减震垫或减震器 原理及应用场景:减震垫一般是采用橡胶、聚氨酯、ACF材料、ASF材料等弹性材料制成,车辆减震器则通常利用弹簧、液压等原理工作。将它们安装在设备底部或者结构连接部位,能够有效缓冲和吸收振动能量,减少振动向周围环境的传递。比如在工厂中,对于大型的冲压机床、铣床、精密仪器等…

    财经 2025年5月5日
    7500
  • AI棋局:海信视像“落子”高端化,胜负几何?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2024年,是一个与体育深度相关联的一年,6月份至7月份,欧洲杯于德国举办;7月份至8月份,奥运会比赛在巴黎举行。 观看比赛,自然屏幕越大越好,这对于彩电品牌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 海信视像作为全球彩电龙头企业之一,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宣传时机,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赞助欧洲杯,另一方面积极在奥运会期间开展营销活动。 在过去相…

    财经 2025年4月2日
    7600
  • 国内母港邮轮市场又站起来了?

    国内邮轮市场继2月天崩开局之后,3月、4月销售量逐渐露出回暖迹象。 闻旅获得的最新进展是,从3月下旬开始,邮轮市场的售卖进度提速,特别是4月,全中国的航次售卖都所剩不多了。 究其背后原因:一方面是,上海荣耀号结束了第一航期的运行。少了一艘大船,市场供应量直接拉下来了,竞争格局发生转变;另一方面是代理商定价策略作出调整,为确保销量以先出舱为主,哪怕前期赔点也出…

    财经 2025年4月4日
    9400
  • “一口价”让大众、丰田回来了?靠降价竞争能有用吗?

    最近几年,合资车企可以说过的是相当不如意,面对着强势崛起的国产汽车们,合资车都显得有些后劲乏力,甚至于在某些市场被打的节节败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合资车企咬牙启动了一口价策略,甚至靠着降价重新回到了市场头部,面对着合资车企的策略让人不禁想问靠降价竞争能有用吗? 一、“一口价”让大众、丰田回来了? 据腾讯汽车《远光灯》的报道,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第一季度…

    财经 2025年5月21日
    7300
  • 一场机器人革命,正在深圳发生

    01 深圳要打造机器人之城? 2025年5月12日,深圳的空气中弥漫着不寻常的热潮。 这座曾经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著称的城市,在同一天见证了机器人产业的三个里程碑。 第一件是越疆科技与腾讯云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技术生态联合,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创新,让智能机器人惠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 第二件是自变量机器人宣布已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财经 2025年5月15日
    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