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棋局:海信视像“落子”高端化,胜负几何?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2024年,是一个与体育深度相关联的一年,6月份至7月份,欧洲杯于德国举办;7月份至8月份,奥运会比赛在巴黎举行。

观看比赛,自然屏幕越大越好,这对于彩电品牌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

海信视像作为全球彩电龙头企业之一,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宣传时机,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赞助欧洲杯,另一方面积极在奥运会期间开展营销活动。

在过去相当利好的一年,海信视像取得的结果如何呢?

业绩公布,喜中有忧

近日,海信视像公布了2024年报。

海信视像实现营收585.30亿元,同比增长了9.17%,实现扣非净利润18.17亿元,同比增长了4.88%。

从整体业绩来看,这是一份不错的喜报,在如今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行业革新情况下,海信能继续保持增长,说明实力,依旧强悍。

但从投资者角度来讲,投资一个公司是对于一个公司的预期看好,如今能实现增长,以后增长情况会如何呢?

海信视像增长的背后,也存在增长乏力的趋势。

2020年至2023年,海信视像的营收增长分别为15.28%、19.04%、-2.27%、17.22%。

除了2022年,由于行业整体受疫情、自身产品结构调整、全球彩电整体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业绩下滑外,其余年份海信视像皆保持着10%以上的高增长。

而且2020至2023年,海信视像的扣非净利润增长分别为314.18%、77.61%、79.65%、21.19%。

从数据可见,海信视像净利润增长近几年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但即使下滑,过去增速依然保持在20%以上,如今直接降至个位数,这难免让投资者揪心。

要知道,在2022年营收下滑情况下,其扣非净利润的增长依然是去年的20倍。

这就好比运动员赛跑,随着体力的下滑,运动员虽然速度在不断增加,但加速度一直在减少,最终会因为加速度变为负数,速度最终出现下滑。

海信视像这种“加速度”下滑趋势较为明显,这一点细扒财报也能发现。

2024年前三季度,海信视像实现扣非净利润为9.872亿元,同比下滑了27.31%。

也就是说,海信视像能够实现业绩增长,如果不是第四季度突然发力,业绩增长可能已经是负数。

这一点海信视像在年报中也有提到,2024年,海信视像的应收账款为61.44亿元,同比增长了32.96%。

给出的解释是,主要系第四季度规模上升影响。

不免疑问,第四季度为何能够帮助海信视像力挽狂澜呢?

我认为可能原因有很多,像海信视像运营效率提升、新兴市场需求增加等,但主要原因可能是以下两个:

一是海信视像在前几季度各体育赛事广告及营销作用起到效果,第四季度才有回报。

营销及广告作为产品卖出的支柱,对一个家电企业来讲,至关重要,不过营销的效果具有延迟性,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就像人生病吃药,很少能药到病除。

而且在过去的一年,海信视像在营销及广告上花了不少钱。

2024年,海信视像销售费用为34.20亿元,同比增长了5.74%。

去年作为体育盛年,正是打广告、做营销,产品大售的好时机。

取得结果也不错,不过费效比如何呢?

通过对比发现,即便是投入了资源做营销,但营销增幅对营收增幅的贡献可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同样是赞助欧洲杯,海信视像在2021年的销售费用为35.36亿元在,同比增长了6.08%,营收却增长了19.04%,相当于海信视像1个点的费用增加,能拉动3个点的营收增长。

而2024年,海信视像1个点的费用增加,只能拉动1.6个点的营收增长。

也就是说,靠营销的“带货力”,降了一半。

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要知道,2021年还是疫情时期,海外市场面临承压的情况下,依旧能拉动这么多,2024疫情早过了,拉动效果却不及当年。

去年8月底开始,国家发布新一轮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海信视像第四季度接住了这波红利。

每一轮的家电补贴对家电行业的企业都有着直接性影响,像2024年12月单月家电社零总额就达到了1133亿元。

不过,这毕竟属于外部短期红利,如果有一天风停了,海信视像还能给予投资者更多的期待吗?

而且海信视像在这波红利中,增长的效果并不能称为优秀。

2024年,海信视像在中国境内实现营收同比增长了9.83%,而老对手TCL电子中国境内营收却实现营收增长为19%,是其两倍。

发生这种结果,情况可能很多,是海信视像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下降了,还是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了?还是其他?以致于在换新期间,增速差距这么大。

近年来,随着AI的到来,电视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像小米、创维等竞争对手不断布局智能家居,电视行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海信视像本身已经占据足够大的市场,要想稳守阵地,那只能走高端化路线,提高毛利来获取更多利润,海信视像很多年前也提出了“高端化、大屏化”核心战略,如今成果如何?

AI时代,海信视像高端化成了吗?

AWE期间,海信视像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了一场发布会,再次打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口号。

在电视业务上,海信视像有这个底气。

3000元价格带的中低端市场,通过高性价比的ULED和Mini LED机型抢占市场,市占率约30%,在百寸高端市场,海信视像凭借着性价比,百英寸及以上电视市场的销量占比位居行业第一。

这么高的占比,海信视像的杀手锏其实还是低价。

拿100寸产品来说,海信视像走的是MiniLED高分区+信芯AI芯片的路线,起售价9999起,相较之下,三星靠着QLED/OLED、量子点技术,入门百寸产品售价来到17999元,隔壁索尼卖的更贵,价格拉到了3000元。

高情商的说法是,海信视像用新技术把高端市场价格打了下来。

低情商的说法就是顶尖的那一撮高净值消费者,海信视像当下可能还搞不定。

高性价比+miniLED另辟蹊径,海信视像的确拿到了高端市场的入场券,但离真正的高端化,可能还有距离。

表现在毛利率上,天眼查APP基本信息显示,去年海信视像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到15.66%,销售净利率同比下滑到4.39%。虽然制造业毛利率本来就不高,但24年的数据表现,为五年三季度来最差毛利率。

牺牲毛利率换来的高端化叫不叫高端化?

这个问题还是得让市场来回答。

海外市场,这个答案可能会更明显一些。在2500美元以上市场,三星牢牢把握着全球49.6%市场份额。而索尼在高端OLED市场全球份额占到30%。

国内市场,海信视像的生态位可能也略有些遗憾。

虽然靠着RGB-Mini LED量产以及AI画质芯片杀出一条路,但索尼色彩调校、三星量子点技术更成熟,在高端市场上仍然牢牢把握着市场话语权。

海信要抢这个话语权,并不容易。

一方面,如果加大品牌营销投入,但这势必会给毛利率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如果还是死磕“高端性价比”这一条路,但还是难以拿下高净值市场。

拿不下高净值市场,所谓家电高端化,可能也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向下看,Mini LED赛道里还不止有海信视像,还有TCL和小米。TCL强在面板技术,但小米强在软件、硬件生态,而且产品也很能打,海信的优势并不大。

高端市场,过去卷的是参数,但现在卷的生态。

海外市场为啥三星拿那么牢?跟三星手机、电脑、家电等一系列海外产品热销密不可分,说白了,海外市场三星玩儿的是硬件生态。

国内市场呢?

真正把生态玩明白的除了华为、小米,家电领域就剩下一个海尔智家了。华为有智慧全场景生态,小米有人车家生态,海尔有高端的三翼鸟。

黑电市场,由于海信视像还有技术储备,这个问题还不那么明显。但白电市场,海信的情况似乎要更难一些。

今年AWE上亮相的璀璨U系列真空冰箱,强调锁鲜技术,璀璨棉花糖洗烘套装强调提升去污能力,新风空调X3Pro还是在说新风系统和大风量。

乍一看,产品提升还不错,但细品之下,其实也透出海信家电产品的一丝无奈:生态难成气候,可能还是需要聚焦产品功能性。

一位在国内某头部家电评测网站待了十年的老编辑说,别看这做家电的品牌这么多,还是得看老牌子。

他评测家电这么多年的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别看家电行业这么多跨界的,在洗衣机品类里,要论质量和洗涤效果国内海尔算得上是独一档的。同样空调还是得看格力,小家电看苏泊尔和美的。要是论生态,华为、小米独一档。

白电领域,其实并不算是海信的传统优势领域,但实力积累未必有格力、海尔深厚,再加上小米、华为这些新玩家的冲击,守住基本盘尚且不易,更别说高端化了。

DeepSeek横空出世,也推动了家电行业进一步发展,各家都在强调AI,高端化的本质变了智能化。

海信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提出了AI战略。并推出了“海信星海大模型+DeepSeek+专家模型”的技术体系。按照海信方面的说法,要让海信的白电新品都要标配海信AI智能体。

这个目标看起来很美好,但落地并不容易。

最核心的还是人的问题。

比如作为传统行业,家电企业如何能吸引来靠谱的人才团队?如何针对AI技术创新搭建起一套新的组织架构?如何平衡AI部署带来的成本压力?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海信的AI战略,才能进一步落地。

在AI转型的路上,与其单打独斗,倒不如抱团取暖。

也许合并黑电、白电业务,会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一来,把海信视像和海信家电合并,然后以海信集团作为上市主体能够疏通上层架构,便于整个集团统一调配资源,避免在AI技术开发上的资源浪费。

二来,有利于统一整个海信家电生态,为未来的智能化、生态化打好基础。

从现实来看,也许这样的操作的确有难度,比如,后续的股东利益分配以及业务线调整也是一个大问题。

但对于现在的海信而言,高端化将起未起,市场环境变化莫测,也许正是刮骨转型的最佳时期。

有没有决心魄力转型,还是得看决策层。

2023年7月,从基层岗位逐步晋升起来的于芝涛正式出任海信集团总裁,于芝涛的领导下,海信集团继续坚持“技术立企”的发展战略。

如今,海信“技术立企”不到两年,与此同时,AI家电战况正酣,海信能不在有限时间窗口完成“大象转身”?

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239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618给双11打了个新样

    今年的618被称为最无感的大促,是因为大促的感受已然被各家平台的特色场景体验所替代,一边拆墙一边挖河将成为未来大促竞争的新常态。 原创ⓒ新熵新消费组 作者丨茯神编辑丨思原、九黎 从第二次外卖大战烽烟四起,到饿了么、飞猪火速并入淘天,正好夹在两个行业大动作之间的618大促,声量被抢走了几分。 “年中618,全民血拼时”这句口号过去曾是上半年电商大促的真实写照,…

    财经 2025年6月27日
    4700
  • 透过美的,看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觉醒

    文 / 六金 来源 / 节点财经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Televox”,直到近100年后,行业才被波士顿动力、宇树等科技公司再度带到科技前沿。当下,机器人赛道参与者众多,家电、汽车以及传动类的公司都纷纷切入到机器人赛道。 如大型家电企业,产品种类丰富、本身就有家电智能化需求,因此许多巨头把智能化战略进一步延伸到机器人领域。…

    财经 2025年8月6日
    2300
  • 新华网财经观察|“苏超”,火的不只是足球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题:“苏超”,火的不只是足球   新华网记者高畅、陈硕、陆华东、王恒志   今夏,业余足球比赛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刷屏,不仅点燃了全民足球热情,还成为人们争相热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符号。   “苏超”如何组织运营?有何独特之处?它的火爆出圈可复制吗?   “苏超”是怎么来的   2024年11月,江苏省在南京、苏州两…

    财经 2025年6月14日
    9900
  • 社交认同>产品力,苹果的“阳谋”赢麻了!撕开消费主义的遮羞布

    当闲逛贴吧的时候,映入眼帘的一则帖子就是“一万块的iPhone16PM京东评论100万+太吓人了”,虽然在本座的潜意识里感觉这就是水军或者键盘侠在肆虐,不过关于这些层面东西本着一向单纯与纯粹的我虽然心中知道,但基本不太去思考其中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看来“自己喜欢的手机”,这些客观滑稽的现象根本没有什么必要去在意。 ※因为这些都是无聊人所做出的无聊事 ①…

    财经 2025年5月6日
    11800
  • 美团管理层股东大会现场读稿,引发股东强烈不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划重点KeyPoints,编辑:重点君,原文标题:《独家|美团王兴及管理层股东大会现场读稿,引发股东强烈不满(附2万字完整实录)》,头图来自:作者拍摄 6月9日,美团股东大会在北京美团总部恒电大厦举行。没想到一场股东大会竟然引得现场参会股东的强烈不满。 下午1点,来自全国各地的股东陆续赶来,通过证券直接持仓的股东被安排进了主会场,而通过港…

    2025年6月11日
    25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