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驱动”,阿里巴巴正组成史上最强高管阵容

导语:从当前管理层状况可以看出,当下的阿里巴巴集团相较张勇时代的最大变化,是从“单核驱动”走向了强有力的“多核驱动”。

砺石/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出品

1

近日,有网友在西湖夜游时偶遇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马云一身休闲装扮,骑着折叠自行车,面带微笑与路人打招呼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视频中的马云,显得颇为轻松。在过去几年,阿里巴巴集团相继经历了平台管制、电商主业竞争加剧、蚂蚁金服业务剥离与核心高管变动等各种风波,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此次马云有心情独自骑行,夜游西湖,一定程度上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经过艰难调整,业务重回正轨的一个缩影。

2

在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2025财年的年报。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业绩表现稳定,营收为9963.47亿元,净利润也同比增长77%,恢复至1259.76亿元。近万亿营收,千亿以上净利润,能达到这一成绩的企业目前在中国商业界依然屈指可数。

具体到各项子业务上,阿里巴巴集团也呈现出全面进步的局面。

首先,在电商主业,淘宝、天猫两大旗舰电商平台经过一系列优化调整,稳定住了市场份额,依然创造着强劲的现金流。闲鱼、1688等专业电商平台,分别在各自细分领域不断加深护城河,保持行业领先。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阿里巴巴集团还首次将饿了么、飞猪两大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合并进电商事业群,并基于饿了么的外卖行业积淀,在淘宝平台推出了淘宝闪购业务,全力做强即时零售业务,这为淘宝的未来提供了全新的想象力。

在中国电商业务逐渐恢复到增长轨道的同时,阿里巴巴的海外电商业务在近几年也突飞猛进,其一方面加强海外重点市场的本地供应,丰富产品组合,另一方面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实现了收入的强劲增长,预计在接下来的2026财年将实现整体盈利。

其次,在“云与AI”这个最具增长潜力的业务领域,阿里巴巴作为当前中国市场名副其实的行业领导者,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最大红利受益者之一。一方面,受益于人工智能需求的激增,阿里云的公有云收入加速增长,人工智能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带动2025财年整体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另一方面,在基础模型方面,阿里巴巴集团持续拓展模型能力边界,于2025年4月发布了新一代的Qwen3模型,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位居全球前列。

未来三年,阿里巴巴集团还将以超过过去十年总和的资金,在云和AI领域继续加大投入,致力于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云基础设施,开发出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些能力都将进一步扩大阿里巴巴集团在云和AI领域的领先优势。

再次,在电商、云与AI两大核心主业之外,阿里巴巴集团的其它多个曾造成巨亏的创新业务的运营效率也大幅提升,例如阿里健康、虎鲸文娱、高德地图与盒马等创新业务都已经陆续实现盈利。尤其长期巨亏的阿里大文娱,经过一系列调整后,逐渐形成了优酷视频与大麦娱乐两大旗舰业务,业务质量大大提升。

最后,阿里巴巴还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对投资组合进行精简,其中最主要的是剥离了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等线下零售资产,一方面避免了企业管理层在非战略赛道上的精力分散,另一方面实现了显著的资本回收。回收的大量资金,使得阿里巴巴集团能够加倍投入到电商、云与AI等核心业务上,进一步夯实主业的竞争力。

3

对于阿里巴巴集团这样的一家超大型企业,业务千头万绪,组织内部协同困难重重,要想实现上述各项业务的全面提升并非易事。但阿里巴巴在近两年却做到了,这不得不归功于阿里巴巴集团新管理层团队带来的变化。

在创始人马云退休后,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长与CEO便一直由张勇一人兼任,旗下各个子业务的负责人也经常轮动,这使得阿里巴巴集团长期处于张勇“单核驱动”的状态。对于阿里巴巴这样复杂的业务形态,“单核驱动”很难取得很好效果,因此我们能看到张勇掌舵时代的阿里巴巴在业务上经常顾此失彼。一方面在传统电商主业上没有能够很好应对拼多多与京东的挑战,另一方面在即时零售这一新电商形态上也没有能够形成合力,被美团持续扩大领先优势,同时在云计算、文娱、健康、物流与新零售等多个业务领域持续亏损,失血严重,这最终导致了张勇的黯然下台。

在张勇离开后,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权力进行了重组。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创业元老,两位终身合伙人之一,精通财务、资本市场与对外沟通,备受马云信任的蔡崇信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同时兼任菜鸟网络董事长;阿里巴巴18罗汉之一,拥有深厚技术背景与丰富管理经验的吴泳铭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同时兼任阿里云董事长;年富力强,近些年一直掌管阿里巴巴集团电商主业的蒋凡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统管淘宝、天猫、闲鱼、1688、饿了么与飞猪等所有与电商相关的中国市场业务与海外市场业务。同时,蒋凡也首次进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委员会,与蔡崇信、吴泳铭并列,形成了阿里巴巴核心管理层的稳定“铁三角”。

仔细观察,这个“铁三角”的团队设计极为精妙。董事长蔡崇信集中精力处理阿里巴巴集团对外的各种事务,在对内的各种业务细节上较为授权,这使得CEO吴泳铭一方面能够从对外的各种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能够专注于集团内部各个业务之间的统筹协调,而公司最重要的电商基本盘业务,则由蒋凡这个颇让人放心的人选亲自掌舵,也避免了吴泳铭深陷具体业务细节,无法从整体上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整体把控。同时,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兼任菜鸟网络董事长,集团CEO吴泳铭兼任阿里云董事长的设计,也让菜鸟网络、阿里云这两个电商主业之外最为重要的战略性业务均能够得到集团最高层的最大关注,以把握住未来的发展机遇。

另外,蔡崇信出生于1964年,吴泳铭出生于1975年,蒋凡出生于1985年,三者堪称老中青三代结合。蔡崇信的资历、威望可以很好地领导吴泳铭,而吴泳铭的历史成绩与影响力也可以很好地领导蒋凡,这种结合很好地实现了核心管理层团队之间的互补与协同。

除了蔡崇信、吴泳铭与蒋凡这个老中青结合的“铁三角”组合之外,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决策层还有一个最为不能忽视的力量,其便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虽然马云并未在阿里巴巴集团出任具体管理职位,但大量迹象都能看出马云已经深度参与阿里巴巴这次战略转型,其出色的战略格局与领导力,为“铁三角”的密切协作提供了坚实的底座。

除了马云、蔡崇信、吴泳铭与蒋凡为核心的最顶层的决策层组合之外,阿里巴巴集团在各个子业务也都形成了可靠的核心领导层。例如,虎鲸文娱CEO樊路远、菜鸟网络CEO万霖与高德CEO刘振飞都位列阿里合伙人成员,他们各自掌管所属业务已经多年时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能力还是价值观都已经得到充分证明,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还将带领各自业务继续进步。

从当前管理层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当下的阿里巴巴集团相较张勇时代最大的变化是从“单核驱动”走向了强有力的“多核驱动”。其中,马云、蔡崇信、吴泳铭与蒋凡就像智能手机CPU中主管性能的四个大核,樊路远、万霖与刘振飞等人就像分管影像、AI、续航与音质等子功能的多个小核。当阿里巴巴集团实现了数个大核与小核结合的“多核驱动”,其未来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766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23日

相关推荐

  • 重构安全鞋防冲击鞋材标准:新材料如何定义新护城河?

    在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为什么穿了安全鞋还是被砸伤?”一位资深工程师的回复扎心了:“因为现有标准测的是鞋头钢板的抗压力,而不是你脚趾的真实痛感。”这句话撕开了安全鞋行业的“遮羞布”——传统防冲击标准,正在用实验室数据掩盖真实防护需求。 传统安全鞋的“七宗罪” 铁桶般的封闭性:为了通过抗穿刺测试,鞋面被多层材料包裹,透气孔成为摆设; 防护焦虑:钢板仅保护鞋头,…

    财经 2025年4月14日
    8300
  • 餐饮招商好做吗?必看的合作方案和办法!

    一个人一年多时间可以招商100多家,绝不是吹牛,因为我自己就办到了,并且是不花一分钱广告费的情况下。 很多餐饮品牌说招商非常不好做,其实只是用错了方法,以下5个情况,你肯定正在经历,看看你们品牌中了几点!(记得收藏,全是干货) 1、流量成本高: 用传统的展会方式成本非常高还没效果。用线上投流的方式,同行竞争越来越大,导致线索成本越来越高! 2、信任危机: 市…

    财经 2025年5月18日
    8200
  • 赛博中医大师已经开始为你把脉了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无需8年中医培养、只需每天吃几度电的赛博中医大师已经开始为你把脉了。挂号前,有AI医生分诊;看诊中,2到3秒就能拿到自动生成病历文书…… 这是中医界“协和”广安门医院近期发布的“广医·岐智”大模型的功能。作为国内第一个本地化部署“算力、模型、应用”一体化服务的尝试,这一大模型的…

    2025年4月21日
    9000
  • 新茶饮第一股,“换装”自救?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奈雪官方微博 奈雪的茶又“换装”了。 2025年5月,奈雪的茶借“十周年国际化战略升级”之机,更换了品牌LOGO,名称也从“奈雪的茶”简化为“奈雪”,英文标识从拼音“NAIXUE”改为混合风格的“Naìsnow”。这一新名称被官方解读为:“Naì”强化了中国基因与记忆点的同时,融合了“N自然、A艺术、I…

    2025年5月13日
    6600
  • 保险巨头的治理风险,藏不住了

    出品|虎嗅ESG组 作者|陈玉立 头图|视觉中国 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29篇文章 本次观察关键词:公司治理 通过分散风险、提供经济补偿,保险业自诞生以来的角色是作为经济的“减震器”和社会的“稳定器”。但自行业高速扩张以来,国内的保险业始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争议。 虎嗅ESG组曾在《我痴呆的母亲,被“骗”签下400万保单》一文中分析,从业人员素质不齐…

    2025年4月13日
    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