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的5万股银行股分红了,今年最大的一笔股息收益约10万元到账,比收租还爽!这段时间持续的上涨我减仓了一部分,接下来安心持股收息,毕竟十年国债和存款收益都去到差不多1.6%了,4%股息率的银行依然值得珍惜。”近日,90后股民刘林(化名)告诉北方经济网。
上市银行分红密集落地,银行股股民也于近日迎来了“收红包”时刻。以7月16日派息的宁波银行为例,2024年度,该行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59.43亿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1万股即可获得派息9000元。
股价屡创新高、分红落地的同时,个别银行股却遭到股东减持。近日,齐鲁银行、杭州银行等均公告,股东因自身发展需要、资产配置的需要等原因发起减持。与此同时,近日在银行股阶段性回调之际,仍有不少投资者计划逢低点“上车”。股价诱惑叠加红利效应,银行股还能追高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对于长期买红利股吃股息的投资者来说,持有银行股多年,他们尝到了不少甜头。作为一名有多年银行股投资经验的股民,刘林在几年之前便建仓某股份行,至今持股约5万股,目前浮盈已超30%,近日他的账户又有约10万元的分红到账。
尽管银行股价近期出现回调,但不少收息的股民仍坚定持有。“每年安心收股息,现在股息率仍然在期望范围之内,所以我想不到卖出的理由。”刘林向北方经济网如此表示。
不过,刘林直言,他时而会“活在股价上涨的恐惧之中”。“年内银行股涨幅较大,分红之后(我)依然准备复投,当下股息率还是比较高的,毕竟十年国债和存款收益都达到1.6%了,我没有不继续增加持股的理由。不过之前几年一路买过来,持股成本很低,在当前银行股价格高位复投,心里也会有点不适。”刘林称。
在持有了一年多的时间后,伴随着A股银行股的持续上涨,王梅早已在去年7月清仓并转战港股银行板块。“不想去冒股价下跌15%甚至30%的风险去图4%左右的股息,银行股息率不上6%我不会主动持有了,我的股票仓里已经放其它高股息板块了,等什么时候银行股息率回归再观察。”王梅如此表示。
除了像刘林、王梅一样的银行长期持有者,不少新手投资者也在今年顺势入场银行股,通过波段交易赚取超额收益。
低估值是银行股受到追捧的一大原因,值得注意的是,部分A股银行股估值已迎来突破,在经历了一轮上涨之后,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目前均已摘除“破净”标签。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杭州银行、招商银行、成都银行3只银行股的市净率(PB)超过1倍。
值得关注的是,在股价屡创新高、分红渐次落地的同时,近期个别银行股却遭到股东减持。
杭州银行股价于近日创下新高。据Wind数据,杭州银行6月26日最高报17.85元/股,为阶段性新高。截至7月16日收盘,杭州银行报16.94元/股,以该收盘价来计,中国人寿此番减持将套现约8.6亿元。
6月22日,长沙银行公告称,该行股东湖南三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自身资金需求,近期拟减持不超过3700万股、总股本的0.92%的长沙银行股份,拟减持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
其进一步指出,目前银行股股息率仍有4%左右,不仅远高于长端国债收益率,同样高于大多数行业板块的(股息率),因此我们认为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资产依然处于价值洼地,具有不错的性价比。
该研报也认为,对于配置型资金而言,银行股高股息与稳健属性仍有吸引力,而险资仍是银行股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低利率环境下,利差损风险成为险企面临的主要挑战,今年以来险资频频举牌银行股,通过高股息权益投资提高长期资产收益率。随着保费收入增长,增量资金有望继续流向红利板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