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5-6月出口订单恢复、6月美线运力调整到位带动,今年6月出口增速较前值增加1.0个百分点至5.8%,好于市场预期。从出口商品结构上来看,根据测算,6月半导体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机械与交运设备对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总体出口贡献由负转正。进口方面,6月进口金额增速回升,结构上自美国进口同比降幅收窄,多数大宗品进口数量增速较前值增加。向后看,随着出口抢运逐渐降温,今年下半年出口链压力可能会边际上升,未来中国通过东盟等地进行转口贸易的难度可能有所提升,中信证券也提示关注后续美国对更多行业加征232关税的可能性。中长期看,中企出海有望形成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新循环。
▍事项:
2025年6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上升5.8%(Wind一致预期为上升3.2%),2025年5月同比上升4.8%;6月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增长1.1%(Wind一致预期为同比增长0.2%),5月同比下降3.4%;6月贸易差额为1147.7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对此中信证券点评如下。
▍受5-6月出口订单恢复、6月美线运力调整到位带动,6月出口增速有所回升,结构上半导体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机械与交运设备对出口的拉动作用较大。
2025年6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为5.8%,较今年5月增速增加1.0个百分点,较Wind一致预期高2.6百分点。6月出口增速有所回升首先与日内瓦联合声明后5-6月出口订单恢复相关。5月、6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录得47.5%、47.7%,分别较前值增加2.8、0.2个百分点。6月出口增速有所回升也与6月份美线运力调整基本到位相关。高频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出发至美国的船吨位和船数量同比增速均较5月明显回升。因此,6月份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降幅较5月大幅收窄18.4个百分点。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2025年6月,粮食、集成电路、船舶、汽车包括底盘、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26.7%、24.2%、23.6%、23.1%、8.2%。中信证券测算,6月半导体产业链、汽车产业链、机械与交运设备对出口的拉动作用最大,分别达到1.0、0.7和0.3个百分点。今年6月,我国代表性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玩具、家具、鞋靴、箱包出口增速较前值增加,服装出口增速较前值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总体出口贡献由负转正。
▍2025年6月进口增速回升,结构上自美国进口降幅收窄,多数大宗品进口数量增速较前值增加。
2025年6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速录得1.1%,较前值回升4.5个百分点,这首先与国内制造业景气回升有关。6月制造业PMI为49.7%,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较过去5年均值低0.2个百分点(5月为低0.4个百分点),反映制造业景气较5月小幅改善。此外,6月份美线运力基本调整到位,因此6月我国自美国进口同比降幅较前值收窄2.6个百分点。具体品类中,2025年6月,我国原油、天然气、铁矿等大宗品进口数量增速较前值分别回升8.2、12.0、12.4个百分点,铜矿、煤炭进口数量增速较前值分别回落4.1、8.2个百分点。
▍向后看,随着出口抢运逐渐降温,今年下半年出口链压力可能会边际上升,未来中国通过东盟等地进行转口贸易的难度可能有所提升,中信证券也提示关注后续美国对更多行业加征232关税的可能性。
中长期看,中企出海有望形成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新循环。中美经贸谈判的实际进展以及外贸企业出口抢运的节奏是影响后续我国出口的重要变量。高频数据显示,对华24%的对等关税豁免到期前出口抢运最为明显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预计随着8月1日美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对等关税开始执行、8月中旬美国对华24%对等关税豁免到期,出口抢运届时可能会进一步降温,下半年出口动能可能较上半年有所下降,综合判断今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速约为2.5%。7月2日,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对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同时对所谓“转口贸易”的商品征收更高的40%关税,中信证券判断特朗普后续对东盟各国可能征收类似的关税。叠加东盟国家未来可能会提高在当地生产的货值比例要求、加强对于供应链环节穿透的审查力度,后续中国产品在东盟获得原产地认证的难度可能会增加。因此,中信证券判断美国和东盟国家的新贸易协议落地后,中国通过东盟进行转口贸易的难度可能有所提升,这也会加速中国企业出海建厂进程。特朗普今年上台以来共发起7项232调查,根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9日特朗普表示将从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关税,中信证券判断接下来美国可能会陆续公布征税措施的潜在行业包括半导体、关键矿产、木材、卡车、商用飞机等。
▍债市策略:
2025年6月,美国对华关税暂缓期内我国外贸企业“抢出口”和“抢转口”延续,支撑当月出口表现。对于债市而言,利率对于出口数据的反应有限,中美经贸磋商的进展或更为关键。往后看,宽地产预期、股市跷跷板效应或阶段性扰动债市情绪,货币政策变量短期或难有增量,但长期低利率逻辑不变。
▍风险因素:
外需恢复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恶化;海外加征关税超预期变动;国内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内居民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7月14日发布的《2025年6月进出口数据点评—6月出口增速小幅回升,下半年外贸压力如何看?》报告,分析师:杨帆S1010515100001;明明S1010517100001;玛西高娃S1010520100001张黎阳S1010524080018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