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大爆发,分歧又来了

光伏大爆发,分歧又来了

自7月1日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后,多晶硅期货市场反应最为迅猛。

短短八个交易日,主力合约价格从3.2万元暴力拉涨至4.1万元上方,累计涨幅近30%。商品期货有11倍左右的杠杆,实际回报可能超300%,而期权市场更为暴力,深度虚值期权涨幅超100倍的也不少见。

光伏大爆发,分歧又来了

股票市场反应要比期货更慢,涨幅也明显小一些。一来,股票参与方包括众多机构、散户等,不像期货市场基本全是专业机构,定价迅速有效。二来,股票除受产品价格影响外,还与大盘行情、市场情绪等多方面有关。

不过,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等多晶硅龙头在8个交易日内依旧大涨了23%以上。行且至今,市场对接下来多晶硅龙头的表现又有不少分歧了。

01

目前,市场对光伏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已经没有偏见与分歧了。但对于接下来的产能出清进展、价格上涨空间依旧抱有怀疑。

第一,产能出清节奏。有人认为,高层定调要反内卷,下面根据这个方针制定具体细则,还要跟企业沟通、组织开会,听取各方意见,到最后落地公布,一般快则几个月,慢则一年。

上一次供给侧改革是2015年11月提出的,而煤炭、钢铁产能出清政策落地的时间为2016年2月。

有人则认为,光伏政策落地速度可能会很快,产能出清节奏会超预期。因为这不是第一次提出或整治反内卷,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走访企业,或指定相关政策,这一次也得到了高层的指示批示。

在我看来,不会很快,也不会过慢。

7月11日,求是网(中共中央机关刊)发布评论员文章——《如何有效整治“内卷式”竞争?》,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写道:

整治“内卷式”竞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招制胜,需要遵循经济规律,汇集各方力量,多管齐下,综合整治。

这其实暗含表达了光伏政策落地、产能出清节奏不会那么迅猛,需要多点耐心。

从多晶硅产业进展看,政策落地至少需要1-2个月。据垂类光伏媒体报道,实施落后产能并购时间表大致如下:

第一段初步意向,时间范围为6月30日-7月4日;

第二阶段启动尽调,签署意向性收购协议,时间范围为7月7日-7月31日;

第三阶段,启动债权人谈判启动审计评估,时间范围为8月1日-8月15日;

第四阶段,形成收购及化债方案,时间范围为8月18日-9月1日;

第五阶段,签署协议,时间范围为9月4日-9月22日。

由此可见,光伏政策落地与产能出清确实需要时间去协调处理,没有想象那么简单,因为利益复杂交织。

第二,多晶硅上涨价格区间。

按监管要求,硅料厂需按照综合成本进行销售,否则将面临处罚。目前,硅料龙头平均成本线至少在4万元以上,未来多晶硅价格底线已经出现了。

光伏大爆发,分歧又来了

据媒体报道,硅料并购联盟目标,多晶硅价格至少为6万元,甚至要超过8万元。如此一来,才能确保成本不亏,同时让龙头企业有能力偿还债务及利息。

这里,我们进行一笔粗略测算。若按龙头4万元综合成本,未来要卖6万元的价格,那么120万吨有效产能来计算(6家龙头总产能250万吨,去掉50%+落后产能),一年能赚240亿元。那么,700亿并购负债,也需要3年时间才能够完全化债。

如果多晶硅大幅上涨,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厂商、终端电厂能不能有效传导,成为市场分歧很大的点。

在我看来,本轮驱动多晶硅价格上涨,并不是直接由下游或终端厂商来决定(需求相对稳定),而是由上游供给侧改革力度来决定的。按照目前至少50%以上去产能程度,多晶硅供需不久就会实现相对平衡。

而现有高库存也不是太大问题。只要几家多晶硅想要拉价格,甚至可能考虑产线全停1-2个月,再按需生产,就可以把渠道积压库存消耗干净。

02

无论现在市场对出清进展、价格分歧如何,可以确定的是,光伏产业链已出现困境反转。这属于行业基本面的重大变化。

当前龙头股价反弹,但还未充分定价反转带来的市场集中度提升、价格提升,以及中长期稳定盈利的预期。

本轮光伏并不是靠市场自然出清,而是依靠外力政策来主动出清,与2016年煤炭开始的供给侧出清最为相似。

2010—2015年,A股煤炭行业ROE分别为19.6%、15.8%、10.3%、5.9%、-0.5%。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主要原因是这些年煤炭行业不受限制地持续扩产,产能规模突飞猛进,而需求又疲软,产能过剩幅度日趋严重。

2015年,全国煤炭产能57亿吨,实际消费仅35亿吨,过剩产能达22亿吨。行业亏损面超90%,企业利润同比暴跌超60%。

动力煤主力期货价格也从2013年的600元持续下跌至2015年11月的278元,跌幅高达53%以上。焦煤期货价格从2013年上市第一天的1300元持续下跌至2015年最低的484元,累计跌幅高达63%。

而后,高层提出供给侧改革战略,到2016年2月产能出清文件出炉,政策目标是3-5年内煤炭退出产能约5亿吨。

从后来实际出清产能看,据中泰证券统计,2016-2018年三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8.1亿吨,2019年淘汰1.1亿吨,2020年淘汰7000万吨左右,远超预期目标。即十三五期间差不多淘汰了10亿吨产能,大幅优化了行业供给格局。

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40.49亿吨,生产量为39亿吨,基本实现供需平衡。

产能过剩,到产能逐步出清,煤炭价格从2016年开始出现明显上涨。焦煤主力期货价格从2015年11月最低的484元,一度上涨至2021年10月的3878.5元(一部分涨幅来源于2021年拉闸限电,短期煤炭供给出现短缺,价格大幅暴涨)。

煤炭需求量变化不大,但价格持续上台阶,意味着毛利率、净利率水平攀升,ROE就会持续走高。

2016-2024年,煤炭行业ROE为4.7%、12.4%、11.7%、11.4%、10%、16.6%、22.7%、16%、12.7%。横向对比,其中,2022年煤炭ROE已经超过食品饮料的20.3%,成为31个申万行业中盈利能力最强的行业。

光伏大爆发,分歧又来了

煤炭企业盈利能力伴随价格波折走高,股价也在供给侧改革提出来之后,一路上涨至2024年,整整持续上涨了9年。

其实上,2022年是煤炭业绩最高的一年,后面基本面开始恶化(拉闸限电审批大量新产能,2023年开始开始落地),但股价依旧持续大涨两年,主要逻辑是彼时市场持续下跌,情绪悲观,煤炭被视为红利风格典型代表,资金抱团再把估值抬升了上去。

可见,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威力是巨大的。当然,煤炭与当前光伏还是有些不一样。当时煤炭价格涨幅大,还跟2016年启动棚改,带动房地产需求爆发有关。

目前,光伏需求增长还可以,但从明年开始因贸易壁垒(美国要求光伏电站采购中本土化比例,2026年达到50%,2029年为80%)等,还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但整体不会延续过去几年非常景气的状态。

光伏大爆发,分歧又来了

煤炭是供需两端发力,导致煤炭板块迎来了超级大牛市。而光伏这一次发力主要在供给侧,价格端也有较大上升空间,但不会持续大涨,且需求一半在海外,无法精准调控发力,但未来估值大修复行情依旧值得期待。

03

一般而言,几乎所有行业都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需求爆发,供给扩张。这时企业都看到生意不错,都来搞,快速把这个市场做大。

第二阶段是需求放缓,供给快速扩张。因为经历了第一阶段以后,企业都觉得是最后赢家,开始厮杀,这时候就看到利润率开始下降。

第三阶段,需求继续放缓,但产能扩不动了。全行业开始亏损了,要开始缩减产能了。

第四阶段,新驱动力形成需求开始复苏,而供给可能已经卡在一个很小范围。这个阶段,需求增速显然不会有第一阶段那么快,但最后几个大赢家很确定(不像第二阶段,跑马圈地),盈利确定性是很强的。

短短几年,光伏从第一阶段快速进入到第四阶段,估值也坐了过山车。目前,在行业龙头整体跌了80%的大背景下,叠加行业反转重大驱动。从逻辑上讲,行情上行才刚刚开始,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分歧都会比较大而已。

从资金面来看,截至2025Q1,主动权益基金对光伏板块的持仓市值占比仅1.2%,较2024年同期的4.8%下降75%。机构调仓做多光伏,也不会那么快完成切换,但目前光伏确定性较强(尤其是多晶硅环节),预估后面仓位占比会有明显上升。

当然,光伏亦有动荡风险,尤其是这波蹭着概念快速暴涨的伪龙头,而真正市场份额高、负债率低的龙头还远远没有充分定价,择机上车依旧是不差选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566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3日 下午6:54
下一篇 2025年7月14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1策略观点:牛市不同阶段买入力量的变化 根据历史经验,熊市末期牛市初期,买入力量最强的是长期资金,保险、社保和汇金等大多会逆势布局,牛市初期和中期,随着风控压力缓和,赚钱效应回升,先知先觉的老股民和存量机构投资者会持续补仓,牛市中后期,新股民或基民会持续流入。2023-2024年9月,ETF规模持续逆势增长,是熊转牛的重要力量,2月以来ETF份额有所下滑,这…

    2025年3月25日
    9700
  • 如何解读6月MLF操作?

    2025年6月MLF维持超额续作,净投放1180亿元。当月MLF以及买断式逆回购均维持了资金净投放,实现了长端流动性的净供给。6月存单利率中枢下行,多重价位中标机制下,不排除MLF中标利率下行的可能性。总量工具观察期,维持流动性充裕诉求下,预计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常规流动性工具将维持净投放。 ▍事项: 2025年6月24日,央行发布中期借贷便利招标公告称,…

    商业 2025年6月26日
    8500
  • 从全球价格竞争优势维度看,哪些商品无惧关税冲击?

    “产能优势”和“成本优势”让中国工业品在外贸领域始终具有卓越的价格竞争力,但本轮关税加征环境下,中国输美商品的低价竞争优势可能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本文采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的数据,从价格维度出发,寻找在本轮关税中哪些中国商品品类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从而挖掘行业结构性机会。 中信证券认为,本轮关税战中受到影响较小的中国产品可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

    商业 2025年6月3日
    6900
  • “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概要今年以来,“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支撑耐用消费品价格,带动核心CPI同比小幅修复,而其中服务价格方面仍有待提振,指向了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进展有限,需要后续稳增长政策接续。 6月CPI同比转正。食品价格拖累减弱;国际油价上涨输入带动能源价格;核心CPI环比持平,核心消费品CPI环比表现显著好于2023、2024年,“618”提前促销影响过去后,“以旧…

    2025年7月9日
    6700
  • A股收评:全面大爆发!人形机器人、DeepSeek概念引爆市场

    2月6日,A股主要指数低开高走,沪指收涨1.27%报3270点,深证成指涨2.26%,创业板指涨2.8%。 全天成交1.5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2545亿元,全市场超4800股上涨。 盘面上,DeepSeek概念持续爆发,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执行器板块走高,AI眼镜、半导体板块活跃,无人驾驶板块冲高。贵金属板块回落,银行、鸡肉概念等少数几个板块下跌。 具体…

    2025年3月25日
    11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