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亿身价河南养猪大佬,上半年净赚超100亿

今年上半年,猪企“一哥”牧原股份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成绩单。

7月9日盘后,牧原股份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05亿元至11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0.25亿元增长924.60%至973.39%;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至107亿元,同比增长1129.97%至1190.26%。

按归母净利润最低值102亿元来计算,二季度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约为57亿元,比一季度的44.91亿元高出约12亿元。

当然,牧原股份之所以能够实现业绩的高增长,一方面是和行业的周期性相关;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此前业绩基数较低等原因。但总的来说,牧原股份的营收已创出了历史新高,这份业绩预告也凸显出了其超强的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其业绩表现靓眼,但是资本市场确实表现平平。其业绩披露之后,牧原股份股价高开低走,收盘仅小幅上涨0.47%,略逊于预期。整体来看,年内牧原股份股价涨幅超过20%,好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拉长周期来看,牧原股份股价距离高点,仍然处于腰斩状态,截至目前,其市值缩水超过了2000亿元。

受股价影响,年内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夫妇财富一度被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所超越,秦英林河南首富的位置也被王宁所取代。根据胡润2025年全球富豪榜单显示,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300 亿元身家位列全球第118位,排名同比下降26名。

为了“破局”,提升企业估值以及全球化,牧原股份抛出了港股IPO计划。

牧原股份表示,“全球生猪养殖业仍然高度分散,前五大生猪养殖企业在2024年的全球销量市场份额仅11.8%,通过我们先进的装备与技术出海,赋能全球生猪养殖行业、构建全球生猪养殖生态圈。”

做到“极致”的生意

从业绩数据来看,这无疑彰显了牧原股份超强的赚钱能力。

另外,还透露出了,牧原股份已经将养猪这门生意做到了“极致”。

牧原股份是国内最早一批采用自繁自养模式的猪企,相比于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自繁自养模式的难度要大得多。尤其是针对育肥这一核心环节,自繁自养模式需要自己做育肥,其不与农户合作,也不存在代养,这种“事事亲为”的经营模式要求猪企投入庞大的固定资产去购买场地和建设猪舍。

需要说明的是,牧原股份也经历过这段历程。在2013年上市前,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合计为12.96亿元,在建工程为3.13亿元,两者合计为16.09亿元;到了2016年时,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合计为65亿元,在建工程为8.51亿元,两者合计为73.51亿元。仅三年时间,牧原股份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翻了4倍。

为了快速扩大固定资产,牧原股份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尤其是在负债方面。在2013年时,牧原股份的负债合计为19.78亿元,其中流动性负债为13.63亿元;到了2016年,其总负债攀升至72.7亿元,流动性负债则攀升至51.94亿元,和2013年相比总负债和流动性负债分别翻了3.68倍和3.8倍。负债的快速攀升,让牧原股份的现金流十分紧张,还是以2016年为例,在货币资金仅有9.84亿元的情况下,其短期借款一项就达到了25亿元。

不过,在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后,随着规模逐渐成型,自繁自养模式的优势开始体现,其中最明显的是牧原股份解决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生猪养殖行业与传统工业有很大不同,一头母猪的配怀分娩设施、一头肉猪的生长所需面积是固定的,不会随着养殖规模的提升而改变,而且动物是活体,疫病的风险将随着群体密度的提升而几何倍数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建立和维护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另外,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人员管理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这就是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但牧原股份凭借其一体化、精细化的管理,成功解决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从养殖成本来看,此前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秦军在养猪节沟通会上表示:“牧原股份5月份的完全养殖成本是12.2元/千克,2025年全年的平均成本目标是12元/千克,相当于在年底要实现11元/千克的成本。10元/千克不会是很远的事儿了”。拉长周期看,2023年牧原股份的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15.0元/千克,比2022年全年的15.7元/千克有所下降,而2024年底已降至13元/千克。2024年全年,其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4元/千克。

从规模角度来看,2024年牧原股份全年累计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对于2025年,牧原股份预计出栏商品猪7200万头至7800万头,仔猪800万头至1200万头,总数量8000万头至9000万头。截至今年6月份,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累计达到了3839万头。

亟需寻找“新故事”

对于牧原股份而言,将养猪这门生意做到“极致”,祸福相依。

好处是,牧原股份已经通过成本和规模优势,构筑起了强大的护城河,目前其已是猪企“一哥”,稳坐行业第一的位置。

但同时,坏处也很明显,在登顶行业第一之后,也就意味着牧原股份继续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

从养殖成本来看,即便是对比完全养殖成本10元/千克的最终目标,按照目前12.2元/千克来计算,进一步降本的空间也比较有限,而且随着成本的不断压缩,未来降本会增大,降本给业绩带来的驱动力也将越来越小。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成为行业第一后,牧原股份扩张的进步已经明显放缓,其经营策略已经从过去的“扩张、抢市场”转变为如今“降负债、精耕细作”。

数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牧原股份分别有净流动负债155.888亿元、310.762亿元、241.579亿元,主要为短期借款及应付账款,可以看到2024年净流动负债明显下降。在此前的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上,牧原股份高管表示:目前公司负债率水平仍偏高,公司逐步优化资本结构的同时,提出降负债,不光是降负债率,还要降低负债绝对水平(2025年底较2024年底降负债100亿元),我们认为该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综合上述分析,如果继续维持现状,牧原股份固然能维持其领先优势,但其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也比较有限,这对于其估值的提升尤为不利。

此前我们也提到,即便是交出了这样一份数据相当亮眼的业绩预告,但其在资本市场表现则反响平平。

从股价表现来看,尽管牧原股份近一年牧原股份的业绩持续回暖,但股价表现却依旧低迷,截至最新收盘,牧原股份股价报收45.69元/股,与2021年的最高点相比仍接近腰斩,市值缩水超过2000亿元。

当然,牧原股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5月末其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想要借此开拓海外市场。不过,想要开拓海外市场并不容易,因为相比于其他猪企,牧原股份在海外市场中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资料显示,近年来已经有多家猪企选择出海,例如新希望六和早已在越南建立起包含9家饲料公司、3家养殖公司和1家种禽公司的完整产业体系。2024年其海外收入连续两年突破20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9.44%;而海大集团同样在2024年,其海外饲料销量达236万吨,同比增长40%。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561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

  • 好丽友“失宠”,谁偷走了童年的甜蜜?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谢小丹 编辑 | 胡芳洁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对于好丽友而言,2025年可谓关键之年。 在今年3月第112届全国糖酒会上,好丽友一口气带来了11款新品,号称历届参展之最。 去年底,这家韩国食品巨头宣布了多个高管任命,在中国市场,好丽友中国子公司CEO李成洙晋升为副总裁,全宇荣被晋升为研发部门主管,郑东原被晋升为销售…

    财经 2025年4月21日
    7100
  • 极氪退市在即,转身抱紧吉利大腿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从品牌发布到 IPO,极氪用了 37 个月的时间;从上市到计划退市,用时不到 12 个月。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 已发行全部股份,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 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

    2025年5月8日
    7100
  • 燃油车注意!7月20日起,又一城市燃油车辆不能注册网约车了!

    近日,不少北京网约车博主在短视频发布视频称,目前北京的各大网约车平台已经下发通知,7月20日以后,油车不能注册网约车了。如果你是油车还在犹豫跑不跑,这就是最后的机会,趁着剩下的10天赶紧注册并且接1单才算注册成功,过了20号再想注册可就难了。 虽然目前并没有官方文件流出,但是网约车新能源化其实早已成为市场趋势。 在此之前,北京就有油车司机在注册平台时收到提示…

    财经 2025年7月11日
    1300
  • 售价26.98万起,陆地游艇昊铂HL正式上市

    4月12日,“2025广汽科技日暨昊铂HL上市发布会”在广州盛大举行。广汽集团聚焦“安全”主题,首次公开“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在智能化时代以全链路的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树立智能汽车安全新标杆。此外,广汽发布了由12款车规级芯片构成的芯片产品矩阵,并正式发起“汽车芯片应用生态共建计划”,促进全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 活动现场,广汽昊铂…

    财经 2025年4月13日
    6500
  • 9.9万买人形机器人,200多名消费者怎么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财商学,作者:Yicai商学,题图来自:AI生成 上周六,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开跑。 直播画面显示,身高1.8米的天工Ultra踩着小碎步,高频冲刺,成功夺冠;“小顽童”全程独立跑,荣获亚军……而曾展示了“鲤鱼打挺”“侧空翻”等高难度复合动作的宇树科技G1,却开跑即摔倒。 赛后,宇树官方火速回应:近期未参加任何比赛,参赛的…

    2025年4月24日
    8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