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核心观点

今年春运返程规模高于2024年。按照交通部数据,节后20天的累计人员流动达到47.5亿人次,高于2024年同期的44.3亿人次。但这可能并不代表返程复工进度快,这是因为今年节前人口流出的规模同样高于2024年。

但更重要的是节前返乡的人里有多少人回来复工了,我们构建的“返程进度”指标低于前两年(用节后累计流动人次除以节前15天流动人次)。截至正月二十(2.17),今年返程进度为140.8%,2024年和2023年为142.5%和147.2%。

区分城市和流动方向来看,今年一二线城市返程进度都慢于前两年,但二线城市缺口更大。从百度迁徙的人口净流入来看,今年截至正月二十(2.17)4个一线城市返程进度为84.7%,35个二线城市为107%,都低于前两年水平,一线城市23和24年同期平均为93.8%,二线平均为126.6%。

从交通拥堵指数来看,今年节后拥堵程度低于往年,可以验证前面观点,虽然返程人流量更多,但返程进度不如往年。截至正月二十(2.17),一二线城市拥堵指数分别为1.55、1.45,低于2024年的1.63和1.51。跟平时拥堵状况相比,一线城市恢复了89.3%,二线城市恢复到了93.7%。

节后复工偏慢的两个解释:一是地方政府下调财政收入和投资目标,资金压力制约建筑业复工。根据百年建筑的调研数据,截至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全国13532个工地开复工率为23.5%,低于2024年同期的39.9%。资金到位情况不及预期是复工偏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地方性施工企业资金压力依然较大,部分项目缺少一定的启动资金。

从地方规划来看,大多省份调低了2025年的财政收入和投资增长目标,财政压力仍然是约束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19个可比省份中,有15个地区下调了财政收入目标、4个持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16省份平均投资目标从7.50%下调至6.88%,大约下调了0.6个点。另一方面,2024年投资目标没有实现的省份,更倾向于下调2025年目标(图表15)。

二是今年服务业相对弱于工业,带来的就业复工偏少。前两年春节前后,服务业强于工业;今年受到以旧换新、抢出口等影响,工业强于服务业。服务业方面,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服务消费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3%,而2024年增速是52.3%;工业方面,今年节后20天整车货运指数平均为66.5,而2024年仅为58.0。工业走强、服务业走弱,但工业就业人数不到服务业的三分之一,带来的就业复工没有前两年那么多,生产结构的变化对返程复工影响也较大。

风险提示:(1)天气变化可能影响复工。2025年春节后多地遭遇寒潮、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部分地区因道路结冰导致物流受阻。此外,春季冷暖交替频繁(如广东“回南天”加速化学品挥发),也对施工有一定影响;(2)一季度经济增速如不及预期或加速基建投资、加快复工。若一季度GDP增速低于目标,政府可能通过加快基建投资加快施工来扩大有效需求。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与资金到位效率的匹配度;(3)交通数据口径差异。交通部统计数据和百度迁徙等数据口径差别较大,两者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对复工进度产生误判,可能对结论带来一定影响。

1. 今年节后返程进度慢于前两年

1.1. 今年春运返程规模高,但“返程进度”慢于前两年

今年春运返程规模高于2024年。按照交通部数据,节后20天的累计人员流动达到47.5亿人次,高于2024年同期的44.3亿人次。但这可能并不代表返程复工进度快,这是因为今年节前人口流出的规模同样高于2024年,节前15天跨区域人员流动达到33.7亿人次,2024年同期只有31.1亿。

因此,更重要的是节前返乡的人里有多少人回来复工了,我们构建的“返程进度”指标低于前两年。我们用节后累计流动人次除以节前总流动人次,得到“返程进度”指标。交通部口径的春运数据从节前15天开始统计,因此通常在正月十五前后超过100%,据此我们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今年返程进度慢于前两年。截至正月初九(2024年是初九开始上班),今年复工进度为75.5%,低于2024年的80.7%;截至正月二十(2.17),今年返程进度为140.8%,2024年和2023年为142.5%和147.2%。第二,铁路代表的中长途跨省返程要弱于总返程。从铁路客运的“返程进度”指标来看,今年正月初九为63.1%,低于2024年的64.8%;正月二十为139.5%,2024年和2023年分别为142.5%和173.2%。

从百度迁徙数据所刻画的全国人员流动情况来看,节后复工进度也低于前两年。由于百度迁徙数据比交通部春运数据时间更长,我们可以用节后累计流动人次除以节前20天总流量得到“返程进度”指标,相比交通部数据的分母延长5天。截至正月二十(2.17),今年返程进度为140.8%,2024年和2023年为142.5%和147.2%。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1.2. 二线城市返程进度通常快于一线

分城市来看,二线城市返程进度要快于一线,这是每年常态,但今年二者差距缩小。

从时间线来看,二线城市返程开启的时间一般比一线城市早。过去3年,我们统计的35个二线城市[1]平均从正月初二开始返程,这一天开始人口净流入由负转正;而4个一线城市平均从正月初三才开始出现人口净流入,比二线城市晚一天。

今年一二线城市返程进度都慢于前两年,但二线城市缺口更大。从百度迁徙的人口净流入来看,今年截至正月二十(2.17)4个一线城市返程进度为84.7%,35个二线城市为107%,都低于前两年水平,一线城市23和24年同期平均为93.8%,二线平均为126.6%。跟前两年相比,二线城市缺口更大,一二线城市差距在缩小。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从交通拥堵指数来看,今年节后拥堵程度低于往年,可以验证前面观点,虽然返程人流量更多,但返程进度不如往年。截至正月二十(2.17),一二线城市拥堵指数分别为1.55、1.45,低于2024年的1.63和1.51。跟平时拥堵状况相比,一线城市恢复了89.3%,二线城市恢复到了93.7%。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2. 为什么今年节后复工偏慢?

2.1. 下调财政和投资目标,资金制约建筑业复工

对于建筑业而言,资金约束较大。根据百年建筑的调研数据,截至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全国13532个工地开复工率为23.5%,低于2024年同期的39.9%;劳务上工率27.5%,低于2024年同期的38.1%;资金到位率35.0%,农历同比减少。根据百年建筑调研,资金到位情况不及预期是复工偏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地方性施工企业资金压力依然较大,部分项目缺少一定的启动资金。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为何今年建筑业复工仍受资金约束呢?我们发现,5年10万亿化债改善地方财政现金流,从而改善投资的逻辑尚未兑现,从地方规划来看,大多省份调低了2025年的财政收入和投资增长目标,财政压力仍然是约束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财政收入目标来看,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调整、PPI同比负增长等因素对税收收入带来一定拖累,大部分地区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的态度没有2024年乐观,19个可比省份中,有15个地区下调了收入目标、4个持平。其中部分省份调整幅度较大,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从10%下调至3%。

2025年大部分省份谨慎设定投资目标,并且2024年目标没有实现的省份,2025年下调幅度更大。16个可比省份中,8地下调了2025年投资目标,4地持平,只有吉林、江西、重庆、西藏4地上调目标。按照算术平均来看,16省份平均投资目标从7.50%下调至6.88%,大约下调了0.6个点。另一方面,2024年投资目标没有实现的省份,更倾向于下调2025年目标,如图表15。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2.2. 今年服务业弱于工业,带来的就业复工偏少

前两年春节前后,服务业强于工业;今年受到以旧换新、抢出口等影响,工业强于服务业,而工业就业人数不到服务业的三分之一,带来的就业复工没有那么多。生产结构的变化对返程复工影响也较大。

节后工业受到抢出口、以旧换新的影响,生产强劲。从货运来看,今年节后20天整车货运指数平均为66.5,而2024年仅为58.0。货运是工业的血脉,更高的货运指数意味着更多的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也意味着更强的工业生产。另一方面,从出口货运来看,由于抢出口的影响,今年1月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发货量同比增长9%。

相比之下,今年春节期间服务业增速低于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利用增值税发票数据,统计了各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情况。今年春节,全国服务消费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3%,而2024年增速是52.3%。

为什么节后复工偏慢?

风险提示

(1)天气变化可能影响复工。2025年春节后多地遭遇寒潮、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部分地区因道路结冰导致物流受阻。此外,春季冷暖交替频繁(如广东“回南天”加速化学品挥发),也对施工有一定影响。

(2)一季度经济增速如不及预期或加速基建投资、加快复工。若一季度GDP增速低于目标,政府可能通过加快基建投资加快施工来扩大有效需求。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与资金到位效率的匹配度。

(3)交通数据口径差异。交通部统计数据和百度迁徙等数据口径差别较大,两者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对复工进度产生误判,可能对结论带来一定影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583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8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8

相关推荐

  • 贸易战新变数:被低估的加墨关税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命令对加拿大、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但于2月3日同意推迟30天实施。为何特朗普针对“加墨”的关税政策反复调整?新一轮关税又将如何影响全球贸易?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1.加拿大与墨西哥在全球贸易中的角色? 研究表明,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会促使企业通过其他国家/地区转运,加拿大和墨西哥是主要转运渠道。具体来看,Bown &am…

    2025年3月25日
    2300
  • 中信证券:2025年黄金股补涨有望

    2025年以来,黄金股票价格与商品价格的背离主要来自金企业绩扰动和市场对金价上涨的持续性存疑。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增量项目在2025年集中投产,2025年或成为国内金企的业绩“大年”。流动性整体宽松,ETF加速流入以及“去美元化”的长期叙事或将验证金价高位运行的持续性。基于此,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黄金股具备坚实的补涨逻辑。建议从产量成长性和业绩弹性角度选股。…

    2025年3月25日
    1900
  • 早报 (03.20)| “鸽声”嘹亮,美联储成功救市?鲍威尔: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上升;两办: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腾讯去年平均日赚5.3亿元

    美联储如期维持利率不变,FOMC声明显示,美联储将于4月1日开始放慢缩表节奏,将美债减持上限从250亿美元/月放缓至50亿美元/月,MBS减持上限维持在350亿美元/月。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仍预计今年两次降息,累计降息50个基点。 此外,美联储大幅下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同时上调通胀预期。美联储FOMC经济预期显示,2025年GDP增速预期中值为1.7…

    2025年3月25日
    1700
  • 模型+工程创新,DS给硬件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在本系列报告的第一篇中,我们深度讨论了DeepSeek(以下简称DS)技术创新对训练硬件的需求变化。除了训练以外,DS团队在最新一系列的开源成果发布中针对推理任务也做出了双重维度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模型优化降低硬件资源占用,另一方面通过硬件工程化优化以发挥硬件最大效能。 摘要 模型创新:借助MLA、NSA等技术优化加速推理。在上一篇聚焦训练任务的报告中,我们重…

    2025年3月25日
    1900
  • 紧急出炉!彻底燃爆!

    大A用实力告诉特朗普,什么叫奉陪到底的决心。 除了周一的避险情绪释放,本周的港A走的完全是独立行情。不仅迎来了国家队亲自下场增持,且许多优质公司股价快速走上了修复通道。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是许多细节却是相似的,这句话在板块投资上同样适用。譬如,由于关税反制带出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方向,再度升级为市场主线。 2019年的最强赛道,再次高光回归! 01 全线爆…

    2025年4月12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