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终于爬上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有多高,腾讯用钞能力就能登上。

要用多少钞能力?

90.5亿而已。

10日,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喜马拉雅控股及若干其他订约方就其拟议收购喜马拉雅订立并购协议及计划。交易完成后,喜马拉雅将成为腾讯音乐的全资附属公司。

公告显示,腾讯音乐本次收购喜马拉雅的金额高达12.6亿美元,约合90.5亿元人民币。

喜马拉雅在官方微信账号上发布的公告显示,喜马拉雅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公司承诺合作伙伴与喜马拉雅签署的各类合同均会如约履行,每一位客户权益也依法受到保护。

腾讯音乐认为,长音频与音乐内容相互补充,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内容库数量和质量。

同时,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陈小雨、余建军发布全员内部信,公告了被腾讯并购一事。

据媒体获取的内部信披露,上述两位联合创始人称,这次并购,并非偶然发生。

它源于公司对正在发生的行业和技术深刻变革的回应。

该内部信指出,内容行业正经历三重深刻转变:注意力碎片化:多设备、多场景切换已成常态,内容的触达与匹配越来越依赖AI来实现跨平台、跨时间的精准分发。

AIGC重构内容生产方式,效率突飞猛进,但真正引发共鸣的,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在内容不断涌现的时代,真正触动人心、沉淀用户认同的作品,成为核心稀缺资产。

“正因如此,我们对内容生态的未来,怀有更清晰的构想与更坚定的信心。”内部信表示。

为什么喜马拉雅会在此时被收购?

喜马拉雅声称的收购后“四不变”是否会落实?

喜马拉雅倡导全面拥抱AI,但此前收效并不乐观,怎么看在线音乐领域发展AI业务,难在哪里?

被收购后,腾讯音乐将对其发展AI业务将带来多大助力?

双方合作后,您认为最受伤的是谁,是否是网易云?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程靓、华夏时报记者于玉金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此次并购,印证了我20多天前向澎湃新闻表达的观点。

腾讯需要喜马拉雅,否则很难在音频领域避免和音乐的左右互搏。

同属耳朵经济,一个音乐向,一个听书向,两相结合的适配程度高,也能互补双方的内容不足。

特别是此前腾讯已经依托自己阅文集团庞大的网文IP,开始发力有声书领域。

通过喜马拉雅十余年的“库存”和大量内容创作者,符合腾讯一惯“买买买”来直接晋级垂直领域巨头的打法。

两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侧重,音乐与音频的受众需求不同。

在两者的盈利场景都没打开,只能靠扩张来获得长尾的生存空间的大背景下,也值得“兼容”。

特别是腾讯有足够的网文IP,完全可以通过喜马拉雅进行转换。

听歌的在腾讯,听书的去喜马拉雅,还免得用户体验紊乱。

此刻,对于喜马拉雅而言,多年来没有打开更多想象空间,反而让资本市场对耳朵经济的故事不再感兴趣。

或许卖身腾讯,是其目前获得资本救赎来续命的一个最后稻草。

双方的合作底线,就在喜马拉雅声称的收购后“四不变”中,即:

四不变是收购底线,也是双方的共识,也是喜马拉雅对于腾讯的价值所在。

腾讯需要的是一个原装的喜马拉雅,而不是一个人心涣散、粉丝流散、核心离散、品牌溃散的喜马拉雅。

在线音乐走AI业务,难点在于无论是音乐还是音频,AI能带来的内容都是缺少情绪,没有了人类的激情。

无论是用AI创作音乐(填词、谱曲或演唱),或用此来读书,都缺少人味。

对腾讯音乐而言,它的核心依然是人的吟唱和吟诵,是用好听的声音达成经典咏流传。

AI总归是个外挂,是帮助创意快速实现的辅助。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869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11日

相关推荐

  • 小米家电“三年前三”的野望,美的、海尔、格力谁惧?

    原创 新熵 家电科技组 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茯神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不经意道出了小米做家电的野心——三年之内成为中国前三。面对当前行业里公认的三巨头(美的、海尔、格力),小米想挤下谁,也是外界所好奇的问题。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家电行业的格局可以说十分固化,包括TCL、长虹在内的老牌企业,都很难分走三巨头的蛋糕,而大家也多少有些…

    财经 2025年5月23日
    9400
  • 海底捞“捞”向快餐业务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六月某个工作日下午一点,海底捞北京某门店的快餐正式开始对外售卖。该门店是一个位处街边的三层独楼,据门店经理介绍,每周一到周四下午一点至四点,门店会将二楼的火锅就餐区专门划出用来接待快餐的食客。 虎嗅当日到达该门店时,正逢开餐时间。工作人员将移动餐车推至该就餐区域的中心,餐车上的四个大餐盘中分别…

    2025年6月21日
    5100
  • 东北985,走出一支创投天团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松嫩平原上,松花江畔,今日热闹非凡。 在岁月的长河中,宛如一颗璀璨明珠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历经数载风雨洗礼,今日迎来了属于自己的105岁生日。 从诞生之初为中东铁路培育工程技术人才,到20世纪50年代“工程师的摇篮”的辉煌,直至如今在全球军工领域崭露头角,哈工大一步一个脚印,铭刻下坚实的足迹。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句掷地有声的校训,…

    财经 2025年6月7日
    10100
  • 「百镜大战」打响,谁能赢下下一代AI入口之争?

    文 / 二风 来源 / 节点财经 如果你还觉得智能眼镜只是极客玩具,那你可能错过了一个“时代拐点”。 2025年,小米、Meta、Rokid等巨头与新锐轮番入场,AI眼镜从冷门边角走向消费电子的话题C位。 近期,小米在其“人车家”发布会上推出首款AI眼镜,起售价1999元,引发市场热议。据京东官方数据显示,小米AI眼镜开售12小时销量突破1万台,一举冲上智能…

    财经 2025年7月11日
    4000
  • 实验猴又涨价,竟是因为“老龄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作者:武月,原文标题:《实验猴的“老龄化”困扰》,题图来自:AI生成 CRO龙头昭衍新药已经接近翻倍了,7月份的涨幅则超过50%。 原因无他,市场看到了CXO复苏的信号,昭衍新药靠着囤猴又成功扭亏为盈。根据中报预告,尽管因为价格战等因素,其实验室服务业务依然亏损,但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7亿—1.1亿元。 简单来说,猴子…

    2025年8月2日
    2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