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家电“三年前三”的野望,美的、海尔、格力谁惧?

原创 新熵 家电科技组

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茯神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不经意道出了小米做家电的野心——三年之内成为中国前三。面对当前行业里公认的三巨头(美的、海尔、格力),小米想挤下谁,也是外界所好奇的问题。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家电行业的格局可以说十分固化,包括TCL、长虹在内的老牌企业,都很难分走三巨头的蛋糕,而大家也多少有些甘于现有格局,相安无事。

小米作为赛道的后来者,带着互联网思维、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以及独特的性价比策略强势入局,甚至专门修建了一座智能家电工厂,其打法和决心无疑给家电行业带来了一些想象空间。

当然,三巨头各自的转型方向和自身优势也决定了他们面对小米时的不同处境。那么,在未来三年内,小米是否真的能够实现成为中国家电前三的目标?美的、格力、海尔之中,又有哪家最有可能被超越掉队?

小米凶猛,家电市场格局震荡

小米进入家电行业所应用的互联网思维,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快速响应上。

当传统家电企业还在依赖线下渠道和传统营销模式时,小米利用线上平台,通过社交媒体营销、粉丝经济等方式,沿用手机领域的性价比策略,迅速拉近与年轻用户的距离,积累起庞大的用户群体。

作为大家电领域的后起之秀,小米“冰空洗”产品在市场上“攻城略地”的速度令人刮目相看。今年一季度,小米旗下米家空调、冰箱、洗衣机的销量稳居全国第四,销售额同比增幅均在100%以上,其中洗衣机销售额增幅高达184.4%。

而中怡康的数据显示,小米家电已经有4项品类是线上市场第一,分别是电视、净水器、电吹风、空气净化器。并且统计的11项品类中,10项都在增长,只有电视市场份额下滑了0.5%,但也是第一。另外的都是大幅度的增长,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这些大家电,都是最低52.6%,最高216%的涨幅。

不过小米的家电生意成长性可观,渠道也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其各个家电的线下排名及市占率,几乎都在十名开外,即便是卖得最好的空调,份额也仅为1.67%。

毋庸置疑,线下是家电行业的主场,即便是小米,短时间也难以撼动这些行业老炮。不过小米也有自己的应对,就是加大线下直营渠道的建设。集团总裁卢伟冰说过,小米门店好处是,没有淡旺季之分,且门店位置越来越好,“开了非常多的大店”。

据他介绍,到2025年底,500平米的大店将增长至400家,门店一边放新能源汽车,另一边陈列手机、空调等产品。

当然,更值得行业巨头担忧的是生产问题。此前的代工生产模式是小米常被诟病的环节。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公开诘问过,小米空调全靠别的厂家做产品,其核心技术是什么?但如今,小米家电正着手进行重资产投入,自建产能。其位于武汉的智能家电工厂,预计于2025年11月投产,2026年将大规模量产。

小米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就像一条鲶鱼,而且是以完全有别于传统家电行业的形式进入。总是以一个或者几个火热的单品直接打开市场,和传统家电企业成百上千的 SKU形成了效率和成本上的对比,而且这些单品能在某些程度上依靠噱头引起强大的传播效应。

这就是行业需要警惕小米的原因。不过随着行业掀起波澜,传统三巨头也并非一成不变,纷纷开启转型之路。

巨头转身,错位竞争下长短板显现

巨头跨出家电领域,去找新的增长,或许便是方洪波所讲战略上不害怕小米的具体表现。

美的一方面转型做 B 端和出海,另一方面对家电产品进行优化,稳固优势业务,砍掉没优势的板块。

在出海方面,美的通过收购海外品牌和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不断拓展国际市场。2016 年,美的收购了日本东芝白电业务,获得了东芝在日本和东南亚市场的品牌、渠道和技术资源。

在B端业务,美的于2017年便收购了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提升了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目前,美的的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超过40%,To B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在集团营收中占比已经超过25%,成为其重要的增长来源。

而C端家电基本盘,美的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仍然保持着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砍掉了一些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业务,如微波炉等小家电中的部分低端产品线,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业务。

由于美的的转型方向主要集中在B端和海外市场,所以站在整个集团层面,与小米的主要竞争领域仅剩为数不多的大白电业务,只要稳扎稳打,市场份额并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海尔的转型方向主要聚焦在两个关键领域:高端化和智能生态。前者成效显著,正在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后者通过构建“智慧家庭”生态系统,打造从家电到家居、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场景服务能力。

其推出的“三翼鸟”场景品牌,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用户不再只是购买一台冰箱或洗衣机,而是获得一套完整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客户粘性,也为海尔打开了更高的价值天花板。

卡萨帝品牌的成功塑造,使海尔在高端家电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而这一领域由于对品牌溢价能力、技术研发实力和用户服务水平要求极高,短期内小米难以涉足。不过,在智能生态场景建设方面,海尔与小米可以说是直接的竞争关系。

海尔U-home智慧家庭生态系统,涵盖了家庭生活的各个场景,包括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卧室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电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

而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同样以丰富的产品种类和便捷的用户体验为特色,“小米在智能化方面的领先,虽然不是遥遥领先的,但领先还是非常多的。”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此前曾坦言,“现在有百分之七十几的用户都使用了小米的联网,但是某些品牌只有百分之几,我们之间几乎有近10倍的差距。”

两者在智能生态的布局和发展上的重叠,使得海尔必须重视小米的竞争威胁。

格力的业务结构相对较为单一,长期以来主要依赖空调业务。虽然格力在空调领域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占据了国内空调市场的领先地位,但在多元化发展方面却面临诸多挑战。

格力在除空调外的其他家电业务领域,如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此外,格力试图将新能源作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布局光伏、钛新能源等赛道,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并未如预期般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长和想象空间。

相比之下,小米在智能家居生态的布局中,涵盖了多种家电产品,且通过性价比策略和互联网营销手段,在一些新兴家电品类市场中迅速打开局面。这使得格力在面对小米的竞争时,尤其是在非空调家电业务领域,显得较为脆弱,成为小米相对比较容易超越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从单个产品来看,空调仍是小米家电的拳头产品。此前,卢伟冰曾表示,对于传统的空调技术,过去小米一直在补课,目前已经基本上补齐了。小米空调将在今年内实现从行业第四名到第三名的跃升。他还大胆预测,到2030年,小米空调将会国内“数一数二”。

其实从小米家电工厂的产能布局,也能看出小米想要先在空调上站稳脚跟的意图。小米家电工厂主要以空调、冰箱、洗衣机的“自研自产”为主体,规划产能600万套,一期将聚焦空调品类,预计年底大规模投产,产能在百万以上。

客观来讲,小米以空调、冰箱、洗衣机作为切入点,对三巨头来说都很有压力,不过站在整体集团层面来看,或许只有在业务结构上更为局限的格力,更容易成为被超越的对象。

变局之下,谁都没有绝对优势

过去十年,中国家电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层面的价格博弈。但在消费升级、技术进步和全球化趋势的共同推动下,白电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如今,巨头之间的较量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性价比比拼”,而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规模韧性+技术壁垒+全球化深度”的综合实力竞争阶段。

放眼2025年,白电行业正经历着“周期性调整”与“结构性变革”的双重冲击。政策东风、技术革命与全球化重构带来新机遇,而存量博弈、成本压力与战略转型风险,也形成多重挑战。三巨头的竞争变量,正从内部业务结构延伸至整个产业生态的重构能力,以及小米等外部竞争者加入带来的不确定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小米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对于小米自身来说,想要在单一业务上挑战三巨头还非常困难。后者在传统家电的核心技术领域,如高效压缩机技术、变频技术等,都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壁垒,并且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广泛的销售、售后渠道,这些都是前者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另外,当规模竞争见顶,大家都在存量中寻找变数,整个市场已经延伸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和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构建上。而小米通过构建“人车家”智能生态,以及针对年轻用户的性价比策略,持续保持着一定吸引力,这是不容忽视的。

总体而言,未来三年,小米能否实现成为中国家电前三的目标,还需要看其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和生态构建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对于传统三巨头来说,也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与新兴品牌展开合作与竞争,共同推动家电行业的创新发展。

家电市场的格局并非不可改变,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巨头还是新兴力量,都需要不断地自我革新和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晚点LatePost,《独家对话美的方洪波:我只是一个过客,不需要被任何人记住》

21世纪商业评论,《雷军卖家电,奔向1000亿》

奥维云网,《2025Q1空调市场:分化中谋变,挑战下突围,空调市场韧性依旧》

定焦ONE,《空调「三国杀」:美的格力争第一,小米能否「搅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420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23日

相关推荐

  • 海信视像营收利润双增!AI是王牌,还是赌局?

    在全球家电市场被智能化、高端化浪潮重塑格局之际,海信视像携优异的销量数据,以雷霆之势闯入大众视野。 根据Omdia统计,2024年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市占率为13.95%,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二;根据奥维云网统计数据,2024年海信系电视中国内地零售额与零售量市占率为29.83%与26.31%,稳居中国第一。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背后是海信视像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

    财经 2025年4月9日
    4400
  • 就连拥抱苹果这件事,现在都能卷了起来

    出品 | 虎嗅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电影《蜂鸟计划》 “大家看,在这个游戏场景中,左边的iPhone机身温度是45度,而我们这次发布的新品把温度控制在了42度。” 以上这段发言,对于任何一个看过国内手机厂商发布会的观众来说,都不会陌生。在少则五六页,多则十几页PPT的比较后,总感觉下一秒台上的人嘴里会蹦出一句“听懂掌声”。 不…

    2025年4月23日
    4600
  • 价格战,不应是618的主题

    虽然距离今年618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各大平台早早地便开始了618的种种预热。淘宝、京东率先加入到了今年618的新战局之中,无论是各式各样的消费券,还是熟悉味道的平台补贴,我们都可以看出,玩家们试图在今年这样一个最为重要的年中大促当中有所斩获。然而,从各大电商的动作来看,价格战,似乎依然是今年618的主题。 不过,尽管价格战可以在短时间内点燃消费者对于6…

    财经 2025年5月16日
    2100
  • “看天吃饭”的虎牙,开始种田了

    北京时间5月13日,虎牙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虎牙营收15.1亿元,同比实现企稳,环比回升;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口径下,虎牙净利润达2400万元,已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盈利。 对一家曾出现亏损、营收模式高度依赖打赏的游戏直播平台而言,这份财报不仅意味着盈利能力的延续,更标志着结构性重构的持续推进——虎牙…

    财经 2025年5月15日
    2400
  • 万物都在智能体,凭什么酒店场景最适合落地

    吃够了酒店前台夜班的苦,才知道有个机器人“同事”多靠谱。 以前酒店前台值夜班基本就意味着一整晚没办法睡,随时可能会有客人打电话提需求,一会儿送餐,一会儿送物。 但自从多了机器人“同事”,有它们每天不分昼夜忙碌地穿梭在客房楼层里指引送物,没事还能跟客人“聊”上几句,提供点情绪价值。这班上起来都轻松多了。 特别是现在机器人已经很少会有“智障”表现,除了还坚持跟客…

    财经 2025年4月10日
    3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