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到处扣“恒大”的帽子

不必到处扣“恒大”的帽子

或许恒大自己都想不到,时隔多年能够以一种奇怪的形式登上热榜。

就在上周,某车企大佬的一番惊人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他的原话是“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经出现,只不过还没爆。”此言一出,在汽车消费市场和金融二级市场中激起巨大涟漪。

之所以能引发热议,一是源于恒大暴雷事件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二是车企大佬侃侃而谈但又斩钉截铁的口吻,一下子将很多人带歪,一起去钻“谁是车圈恒大”这个故意留下的牛角尖。

无端的指责最终变成无序的舆论风波:对企业的无端指责、对财务数据的误解、对自主汽车发展的误读、对品牌产品的主观好恶,以及根深蒂固的阴谋论思维交织在一起,让所有自主车企包括大佬自己,都陷入了“无妄之灾”。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股明显不合理、不正常的舆论风潮,已经到了必须及时叫停并且澄清的时刻。

“恒大”不是随口说说,就能“扣”上的

不必到处扣“恒大”的帽子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昨天就在微博上正式回应了唱衰言论,其中重点提到了两点:各种财务视角看中国车企并不存在所谓的财务风险;更不要提中国车企同期还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不必到处扣“恒大”的帽子

顺着李云飞微博中的思路,我们其实也可以简单进行两个财务数据维度的对比:中国车企是否负债情况明显劣于海外车企?与当年暴雷的恒大对比,车企的负债变化有多大区别?

不必到处扣“恒大”的帽子

首先是资产负债率,作为企业资产中负债占比的直观反馈,自主车企的资产负债率与海外车企基本相当。尤其是头部自主车企,资产负债率水平基本看齐海外大车企,都处于60%-70%的合理区间内。

从时间维度的趋势看,从2024年开始,多家头部自主车企的资产负债率还出现了环比下降,整体债务不仅没有变坏,还在不断减轻。

不必到处扣“恒大”的帽子

在笼统的“资产负债率”对比之外,车企的各种时间维度偿债能力也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以2024年数据为例,几乎所有自主车企的营收均超过负债规模,表明企业具备较强的经营偿债能力。同时,在有息负债占比这一关键指标上,自主车企同样表现优异,与海外车企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直白点说,因为有营收上的持续支撑,车企的那点债务其实一点都不危险。

以更能体现实际经营的“净负债(扣除流动资金的影响)”和“净流动负债(排除非流动资产的相关影响)”为例,如今自主车企普遍这两项都是“负数”(可以理解为短期偿债能力很强),远远达不到恒大当初两个项目数千亿(净负债和净流动负债分别为4730亿元及6273亿元)、净负债率更是超过100%的严峻水平(可以理解为实际经营层面的资金紧张程度)。

换个角度说,只拿着某几个财务数字,不顾行业运转、公司业务的实际来满大街模糊攻击,完全是“风声鹤唳”、“杞人忧天”的行为。

就拿当年的恒大来说,当年通过“拆东墙补西墙(期房快速回笼资金挪用到新项目)”的方式疯狂加杠杆上房地产项目,同时涉足多元化投资,包括体育、矿泉水及造车等领域却全部以失败告终,哪怕经营不善高管还持续巨额分红(数百亿),房地产行业向“房住不炒”转变的情况下继续融资加杠杆。这些完全不合理,只为高管创造收益的经营行为,才是其最终暴雷的真正原因。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流车企的经营策略。这些企业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适当提升负债水平、积极进行市场融资,将资金投向更具前景的领域。无论是建设电池和零部件产能,还是提升整车组装能力,无论是投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还是开拓海外市场,这些战略投入都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远见卓识。这些投入不仅不会付诸东流,更会成为推动企业未来收入增长和利润提升的核心动力。

以比亚迪为例,其国内工厂的投资收益比远比海外高,但是为了进一步拓展海外广阔的市场,扫除出海的阻力,近几年比亚迪也投入了巨额资金,建成了2个海外工厂,又新规划了4个新工厂。通过这些动辄几百亿人民币的前期固定资产投入,以及比亚迪在自有船队上的大手笔建设,还有持续不断的海外运营,才有了比亚迪今年80万辆销量的雄心壮志目标。

在自主车企持续不断取得突破的前提下,将车企与恒大相提并论,甚至以不具名方式对整个行业进行负面标签化,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自主汽车已然踏上正确的路

纵观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有一个共识是肯定的:新能源变革就是中国汽车行业改变过去由合资主导,自主车企“吃不到肉只能喝汤”的最好机会。

而为了实现这一点,自主车企和它们背后千千万万的中国汽车产业链,只能够在全球汽车市场需求没有激增的大前提下,大幅加大投入,从技术创新、产品持续迭代,再到提高综合性价比(以此打动消费者)、扩充自身产能。

这一系列投入,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但已经产出越来越多优异的成绩。

不必到处扣“恒大”的帽子

国内市场方面,自主车企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今年4月,零售份额达到65.5%,批发份额更是突破70.3%,充分彰显自主品牌的主导地位。在出口领域,中国已经两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一季度,汽车出口量达142万辆,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车表现尤为突出,出口量同比增长43.9%,逐步成为出口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在自主车企的表象之下,是中国汽车产业链中庞大数量的公司。这些企业在全球新能源变革的推动下,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解决方案的升级。许多企业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显着的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以智能辅助驾驶领域为例,中国已形成显着领先态势。尽管海外车企不乏创新标杆,但中国在智驾算法数量、全行业算法水平、传感器性能及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已使中国成为这一轮技术革命的引领者。今年全球出行巨头Uber与中国企业Momenta的战略合作,正是这种领导地位的有力证明。

在行业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头部企业的脱颖而出必然伴随着部分企业的落后,甚至可能面临业绩持续恶化直至倒下的局面。相反,强行将这种优胜劣汰的行业规律渲染为“恐怖片”,只会暴露出某些企业自己的脆弱。

与其沉溺于幻想或怨天尤人,在当前中国汽车正迎来越来越光明发展前景的趋势中,企业的一切精力都应该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在全方位的竞争中寻求突破。后者,才是唯一的正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411402.html?f=wyxwapp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2601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6月1日 上午10:16
下一篇 2025年6月1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

  • “仅退款”落幕:当平台不再拉偏架,谁最怕?

    世上再无一言不合的“仅退款”警告 撰文/李觐麟 编辑/陈邓新 排版/Annalee 实行短短四年时间的“仅退款”,终于落下帷幕。 近日,淘宝、京东、拼多多、快手等多家电商平台集体更新售后规则,围绕饱受争议的“仅退款”政策进行了修订。 电商平台集体跟进“仅退款”之初,设想的是提高用户体验从而促进消费的美好场景,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徒留卖家们的遍地哀鸿,被薅到崩溃的…

    财经 2025年4月28日
    6400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四川多个项目被通报

    4月30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2024年度建筑业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情况的通报。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多个项目发现问题,具体如下: 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河东片区总部产业园(三期)检查问题: 1.防水分包单位、消防专业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涉嫌超出执业范围从事执业活动; 2.机电预埋专业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证书存疑; 3.未办理工程款支付担…

    财经 2025年5月5日
    8300
  • 阿里电商终于有救了!这次是淘宝闪购

    曾几何时,淘宝、天猫组成的淘天集团是中国电商真正的霸主级别存在。2013年至2014年,阿里巴巴在整个电商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在那之后,随着中国电商规模快速扩大,虽然阿里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但是市场份额开始持续下滑。 真正的冲击来自拼多多和抖音电商 在拼多多成立刚刚两年之际,也就是2017年,在京东电商的冲击下,阿里巴巴的电商份额跌到了70%,但依然…

    财经 2025年7月4日
    3700
  • 实探郑州“超市王”丹尼斯:立足河南28年有何“经营密码”?

    丹尼斯凭借规模优势稳居河南连锁榜首,但近年销售额下滑、排名走低,面临胖东来、山姆等新对手入局,服务与商品力提升迫在眉睫。 作者:万城编辑:喻博雅 出品: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从郑州市中心的地标建筑二七铁塔向东北方向,驱车行驶900米左右,仅一站地铁的距离就能来到丹尼斯百货人民路店,这家1997年就开业的百货门店,也是丹尼斯集团在郑…

    财经 2025年6月29日
    3800
  • 六大重磅政策发布,广东又一个文化大招!

    千年海丝路,今朝文博潮。 六百多年前,郑和的宝船自南海扬帆,载着丝绸、瓷器与墨香,将中华文明的星火播撒至三十余国。 彼时的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桅樯如林、商贾云集,十三行码头的货箱里,广彩瓷的鎏金纹样与粤绣的繁花锦绣,早已将“岭南风物”写进世界的记忆。 如今,借着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的契机,广东再度以“文化舵手”之姿启航——六大领域87条新政如繁星坠…

    财经 2025年5月27日
    6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