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猪行情回暖,不少上市猪企业绩回春,云南最大的猪企神农集团(605296.SH)亦不例外。
对于业绩变化,神农集团在年报中表示,主要系原料价格下跌、生猪出栏量及销售价格均同比增长、公司强化细节管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和生产管理效率,养殖成本同比大幅下降。
从营收来看,畜牧养殖仍是“顶梁柱”,2024年营收37.98亿元,同比增长81.34%;其次是屠宰及食品加工,营收14.73亿元,同比增长19.60%。然而饲料加工营收却有所下滑,同比减少41.31%至2.92亿元,而这背后或与整体生猪出栏量减少,饲料需求有所下降,行业不断内卷有关。
4月28日,神农集团全资子公司云南神农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竣工投产仪式在昆明石林举行。据了解,石林饲料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44亩,建有现代化标准化厂房及先进的生产设施,年设计饲料产能18万吨,是云南省最大的预混饲料、教保料生产工厂。
截至目前,神农集团在云南和广西地区已建成并投产6个饲料生产基地。这些基地主要生产适用于养殖各阶段猪用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饲料,以及部分禽类饲料和反刍饲料产品。现有饲料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60万吨。
加速云南两广区域扩张,2027年目标500万头
截至2024年底,神农集团已投产运营29个自养现代化养猪厂(含2个租赁厂),拥有超过500家合作养殖户,当年平均每头生猪代养费约为230元,较2023年(200元/头)增15%,;在与PIC合作引进种猪、构建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同时,神农集团15个母猪场中已有11个为蓝耳双阴场。
值得注意的是,4月1日晚间,神农集团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与丘北县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拟投7亿元建设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在丘北县建设4个母猪扩繁场,配套建设生物安全消洗中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生猪养殖合作家庭农场10个以上,预计实现年出栏商品肥猪100万头规模,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计划于2025年开工建设。
食品首次远赴东南亚,完全成本目标12元/公斤
“走出海外不容易。”神农集团执行副总裁何昕阳表示,像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目前状态就像两年前中国生猪行业那样发展非常有活力,但同样面临如当地政策、地方竞争等困难,所以走出去最快的方法以合资方式找一家本土企业合作,这样可能会更稳妥一些。
何昕阳直言,食品板块在未来短时间内还是会亏钱,但要亏出市占率,亏出市场体量。“先有市场占有率,先把口碑和品牌做出来,再来谈怎么赚钱的问题。否则产品进不到市场,消费者无法给你反馈,就无法进一步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
产业链一体化也给神农集团带来更好的“降本增效”,其2025年一季度平均完全成本降至12.4元/公斤。何昕阳表示,虽然目前做到暂时的行业第一,但要持续保证行业领先,更多是看长远的东西,如种猪供应基因迭代下的基因优势、生物安全管理、重大疫病管控等。
对于行业未来还有多少降本空间,何昕阳认为,养猪降本肯定是有上限的,但这个上限对于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企业来说,其实还有很大空间。而其现在能展望到的(行业降本)空间大概是做到10元/公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