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一天之内,三家A股公司递表港交所!

格隆汇获悉,4月25日,纳芯微(688052.SH)、广和通(300638.SZ)、三只松鼠(300783.SZ)3家A股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50家A股企业披露了拟港股IPO的计划或已提交申请(文末附拟A+H上市的公司列表)。

其中,纳芯微是继峰岹科技、天岳先进、江波龙之后,A股今年第四家递表港交所的半导体公司。

纳芯微是一家模拟芯片厂商,聚焦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三大类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泛能源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2022年4月,纳芯微顶着“车芯第一股”的光环在A股上市,股价一路涨到2022年8月,接近翻倍。

不过,好景不长,受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近两年纳芯微主要产品的价格经历了大幅下降,2023年至2024年净利润累计亏损约7亿元,股价自最高点也一度下跌超70%。

截至4月28日收盘,纳芯微A股股价为190.1元/股,市值为270.9亿元。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纳芯微月K走势,图片来源:格隆汇

那么,纳芯微的近况如何?模拟芯片行业的前景如何?接下来,让公司透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01

北大学霸29岁创办公司,华为、小米、深创投助力

纳芯微全称为“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

公司于2013年5月成立,由王升杨及盛云创办。2016年至2018年,纳芯微在新三板上市;2022年4月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截至2025年4月20日,王升杨、盛云及王一峰是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三人合计可控制公司34.54%的表决权。

王升杨于1984年6月出生,2009年7月取得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创业之前,他曾在亚德诺半导体、无锡纳讯微电子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2013年5月创办纳芯微,目前担任担任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1982年出生的盛云是复旦大学硕士,创业之前,他与王升杨就是多年的同事;纳芯微成立后,他主要负责研发相关的工作,目前担任董事、副总经理、研发负责人。

王一峰今年40岁,也是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他在2013年9月加入纳芯微,最开始任监事及销售总监,后又担任过董事会秘书一职;目前任副总经理、董事。

根据此前A股的招股书,纳芯微曾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资机构押注,比如深创投、小米长江、红土善利、中芯聚源、元禾璞华、国科投资、元禾重元、汇川技术等。其中,红土善利是由深圳市引导基金与华为等共同成立的私募基金。

纳芯微是一家fabless模式的模拟芯片提供商,主要产品是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报告期),公司三类芯片的总销量分别为14.31亿颗、19.16亿颗及30.01亿颗。

这三大品类构成了从感知、信号处理到系统供电及功率驱动的完整系统链路,在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连接和交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公司的产品主要提供给关键行业及领域,包括汽车电子(如电动化场景及热管理)、泛能源领域(如工业控制、光伏及风力发电系统、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储能系统、数据中心及服务器)及消费电子(如白色家电、智能手机及计算设备)的终端客户。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典型电子系统中三个产品类别下的若干产品,来源:招股书

从产品收入结构来看,2022年至2024年,传感器产品的营收占比由6.7%提升至14%,信号链芯片的营收占比由62.6%降至49.1%,电源管理芯片的占比由30.5%提升至35.9%。

从应用领域来看,2022年至2024年,来自汽车电子领域的收入占比由23.1%提升至36.7%;来消费电子领域的收入占比也有所提升,而泛能源领域的收入占比则有所下降。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按应用领域划分的收入明细,来源:招股书

纳芯微的车规级芯片已用于包括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发哥推测大概率是比亚迪,以及长城、东风、广汽、吉利、零跑、蔚来、小鹏等终端厂商。据招股书,纳芯微已进入中国所有十大国产新能源汽车车型供应链(按2024年销量计)。

02

近两年陷入亏损,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不过,受泛能源下游需求及产品价格变化的影响,近几年纳芯微的收入和利润经历了较大的波动。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纳芯微的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3.11亿元及19.6亿元。

2023年收入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泛能源领域(如工业、光伏及储能行业)的需求减少所致。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2年为2.5亿元,但随后就陷入了亏损,2023年及2024年分别录得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及-4.03亿元。

此外,尽管公司2023年业绩亏损,但依然派息8090万元,此外,2022年也派息了8090万元。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2023年及2024年净利润陷入亏损,原因主要有3点:

1、市场竞争加剧

报告期内,纳芯微的毛利率分别为48.5%、33.9%及28.0%,逐年下滑,主要是由于定价压力增加及竞争势态不断变化所致。

具体来看,2023年,信号链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的平均售价同比分别下降了53%、13%。

此外,传感器产品的平均售价更是由2023年的2.63元/颗下降至2024年的0.94元/颗,降幅高达64%,这主要是由于通过麦歌恩(2024年收购而来)销售的磁性传感器产品价格相对较低且销量较大所致。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报告期内主要产品的平均售价,来源:招股书

价格的下降导致了三类产品的毛利率逐年下滑;不过,纳芯微并不是个例。根据沙利文的资料,大部分中国模拟芯片上市公司于2022年至2024年录得毛利率下降,净利润下降或甚至录得净亏损。

2、持续投钱搞研发

报告期内,纳芯微的研发支出分别为4.04亿元、5.22亿元及5.4亿元,分别占各年总收入的24.2%、39.8%及27.5%。

2024年年底,纳芯微一共有1172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有560人,占比47.8%。

3、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交易

纳芯微在A股上市后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分别产生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交易人民币1.97亿元、2.21亿元及人民币7090万元。

销售端,纳芯微的客户主要包括经销商及直接客户,其中经销为主,直销为辅。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43.8%、43.0%及36.9%。

采购端,纳芯微的供应商主要包括晶圆厂,及提供芯片封装测试服务的厂商;由于下游存在资本与技术壁垒,因此供应商的集中度较高。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的90.5%、86.8%及82.3%。其中,向最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的40.1%、39.9%及32.8%。

03

供应链依赖国际厂商,纳芯微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排名第14位

模拟芯片是集成电路的一种,专门用于捕捉、处理和传输连续的模拟信号,例如声音、温度和光。模拟信号使用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电磁波或电压信号来表示信息内容。

集成电路(或称芯片)可分为模拟芯片、微处理器、逻辑芯片和存储器。微处理器、逻辑芯片和存储器可统称为数字芯片。模拟芯片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约占整体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的15%。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集成电路行业分类,来源:招股书

模拟芯片按照功能及产品类型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信号链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

信号链芯片是具有接收、传送、转换、放大、滤波模拟信号功能的集成电路,其产品种类主要包隔离器、比较器、信号转换、接口、放大器、计时器、时钟及其他。

电源管理芯片是用来管理电池与电路关系的集成电路,负责电能的转换、分配、检测与监控。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模拟芯片的分类,来源:招股书

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到5657亿元,较2020年增长47.4%。在强劲的市场需求带动下,中国模拟芯片市场实现了快速扩张,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953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5%。

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中,消费电子是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2024年占据37%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达到722亿元。

此外,在汽车应用领域,2024年的市场规模为371亿元。在泛能源领域中,模拟芯片的市场规模为507亿元。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按下游产业划分的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来源:招股书

由于中国模拟芯片供应链发展相对较晚,市场供应仍然严重依赖国际供应商。2024年模拟芯片国产化率方面,消费电子领域为40-50%,通讯领域为20-25%,工业领域为10-15%,及汽车领域为5%左右。

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953亿元,纳芯微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排名第14位;在所有fabless公司中排名第6位。

以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计,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中,公司分别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fabless厂商第二名。

目前,中美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发展仍不明朗。未来,如果美国施加贸易限制,可能会增加美国客户的购买成本,进而可能降低公司的竞争力。

纳芯微此次寻求H股上市,由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三家担任联席保荐人。筹集资金计划用于业务增长及扩张、多元化集资渠道、巩固行业地位、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竞争力等。

总体而言,纳芯微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占比较高,不过受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近两年的净利润累计亏损约7亿元。未来,纳芯微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突围,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纳芯微冲击A+H双重上市,270亿市值,近两年累计亏损约7亿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8270.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8日 下午6: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8日 下午6:00

相关推荐

  • 中银宏观:部分机电产品仍维持出口优势

    汽车产业链、部分机电产品仍维持出口优势。主要贸易对手对当期出口同比增速维持正贡献。海外需求的不确定性上升。 1-2月出口同比增长2.3%。3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1-2月(2025年,下同),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3%,延续正增长,但增幅较2024年1-12月收窄3.6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滑8.4%,增速较2024年1-12月下滑9.5个百…

    2025年3月25日
    6600
  • 稳定币机遇挑战三问三答

    香港稳定币合法化推动稳定币产业链持续扩张,细分环节不断延伸,我们看好RWA(现实世界资产)发行方、咨询/技术支持服务提供商、跨境支付企业三者率先受益,建议关注RWA发行、金融IT、跨境支付行业投资机遇。同时,目前客观存在RWA一二级市场机制有待完善、金融IT需求待法案落地后观察、稳定币跨境支付监管等问题,我们看好稳定币产业伴随相关立法、规则进一步完善后的良性…

    商业 2025年7月17日
    3600
  • 从风险出清到价值重估,平安银行(000001.SZ)的筑底突围之路

    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提升基金收益考核权重,引导公募基金向业绩基准指数持仓标配靠拢。这一政策有望扭转公募基金长期低配银行股的现状。 叠加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偏好流通市值大、盈利与分红稳定的金融资产,银行板块正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机遇。在此背景下,估值长期处于底部区间且资产负债表逐步改善的银行股更易…

    2025年5月21日
    11300
  • 突然爆发!多则消息传来

    6月最后一天,军工股全线大爆发。 包括军工信息化、航母、航空、航天等多个军工概念大涨,出现多股涨停潮。 其中,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159227)今日大涨5.2%,实现六连阳,近6个交易日涨超12.6%,净值创上市以来新高。 自6月中旬以来,军工板块一路强势,甚至出现个股“9天7板”,成功翻倍。 从资金面上看,主力资金大举涌入国防军工板块,截至…

    2025年6月30日
    7600
  • 《哪吒2》之后,下一个消费风口何在?

    摘要 《哪吒2》热映背后的供给效应?电影质量提升,产生显著的“供给创造需求”效应。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实现“开门红”,其中《哪吒2》票房领跑,其他电影表现亦不俗。2025年春节假期电影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全国票房高达95.14亿、同比18.2%,涨幅较2024年十一假期上行30.2个百分点。具体影片中,《哪吒2》以43.5亿元票房强势领跑,《唐探19…

    2025年3月25日
    9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