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政策的6条线索

核心观点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从时间来看,比去年(4月30日)和前年(4月28日)都要早。

会议客观判断经济形势,充分肯定一季度的经济成绩,同时看到“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一季度5.4%的超预期增长来之不易,同时关税带来的外部冲击也不容忽视,对外部影响的判断从12月的“不利影响加深”,到“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政策基调方面,强调“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为应对正在到来的关税冲击,一方面需要抓好3月两会部署的政策落实,另一方面择机出台新的增量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对于增量政策的判断,4月17日国务院第十三次专题学习,对政策的时机、力度有具体阐述,“要讲究政策时机,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窗口,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对预期形成积极影响。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时敢于打破常规,打好‘组合拳’,让市场真正有获得感”。

增量政策的6条线索

具体来看,增量政策有以下6条线索:

1、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今年财政支出进度并不慢,比如今年是4月24日开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而去年是5月17日,早了近一个月。再比如从赤字进度来看,今年一季度实际赤字率达到4%,是过去十年里仅次于2020年的水平,表明财政支出进度较快。

接下来应对外部冲击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分三步走,目前还在第一步,即财政支出前置,继续加快专项债发行、加快支出落地。第二步是必要时可以调整支出用途,如去年7月将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里的3000亿用于“两新”,发挥了更好的稳增长作用。第三步是赤字、特别国债、专项债进一步扩张。应对外部冲击,有足够的财政政策空间。

化债方面,会议指出“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今年Q1基建增长11.5%,其中市政投资增速由负转正贡献很大,去年代表市政的公共设施投资下降3.1%,而今年Q1增长4.9%,反映出的是5年10万亿化债计划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后,地方基建项目增速回升。

增量政策的6条线索

2、货币政策方面,总量操作适时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挥更大作用。二季度货币政策“降准降息”正随基本面而打开操作窗口,但是在落地节奏上则取决于经济数据、市场预期和外部冲击的实时研判。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发挥更大作用,会议指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对科创企业、服务业、出口企业的融资支持政策在二季度将逐步落地,实现更精准的支持效果。

3、扩内需方面,服务消费的重要性提高,金融支持政策开始落地,期待下一步启动财政支持。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会议对服务消费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本次明确设立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服务消费的发展,未来可能将消费的财政补贴扩围至服务消费。再贷款支持可能相对更偏向供给侧,供给侧的支持可以更好保住就业,但仅靠供给侧支持是不够的,最终还是依赖于需求支持,才能驱动行业持续复苏,因此需要尽快出台补贴服务消费的财政政策。

促消费政策接下来也有三方面期待:一是服务消费再贷款跟“以旧换新”形成互补;二是生育补贴落地;三是未来可能适时推出服务消费补贴,实现激发内需、提振就业的多重效果。

4、房地产方面,巩固稳定态势,加大政策支持以避免市场边际走弱。相比于此前“止跌回稳”的表述,本次会议表述改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巩固稳态”体现了对当前市场形势的认可,也包含对未来的要求,意味着房地产政策的力度和持续性不会弱。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边际企稳的信号,如一线城市房价在过去6个月里有5个月都是环比上涨,但4月以来动能有所走弱,截至4月24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平均为20.1万平,低于去年同期的23.7万平。

未来“巩固稳态”的房地产政策空间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储商品房政策存在优化空间,如4月15日李强总理北京调研时明确指出“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并及时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二是用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支持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三是常规的降低公积金利率、降低商贷利率、推出购房税费优惠、放松核心城市限购限售等。

增量政策的6条线索

增量政策的6条线索

5、出口企业纾困。会议指出“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

出口企业纾困有两个思路,一是通过出口退税、融资支持等政策帮助企业暂时渡过难关。二是支持打开市场,如出口转内销、内外贸一体化建设。后者最根本的依靠在于提振国内需求,使得消费市场扩容,能够消化掉转内销的出口。2024年我国对美出口3.7万亿,如果下降30%-60%意味着出口减少1.1-2.2万亿;而居民消费体量大约54万亿,如果消费额外扩容1-2个点,就能消化掉一半左右的出口冲击,剩下部分依靠其他非美市场。今年Q1社零增速4.6%,较去年全年3.5%提高了1个点,未来需要稳定在4.5%以上,需要宏观政策大力支持。

增量政策的6条线索

6、保民生就业。会议指出“要着力保民生。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稳岗返还政策是政府为了稳定企业就业岗位,对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且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其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一定比例的返还。

我们此前报告指出,出口冲击带来的再就业压力,主要靠建筑业和服务业解决。商务部曾测算2018年我国每百万美元出口拉动的就业人数约为40.2人次,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近年来该数据可能降至29.1人次[1],2024年我国出口3.57亿美元,拉动就业约1.04亿,出口每下降1个点,带来的就业压力约为104万人次。极端情况下,出口增速可能下降6.6个点,只要我国5个就业弹性最大的行业名义经济增速从Q1的4.5%提高到5.6%-7.0%,就能额外吸纳686万就业,基本能消化掉关税冲击带来的就业压力。这五个行业依次是:住宿餐饮(22.1人)、居民服务(14.6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11.4人)、建筑业(10.3人)、批发零售业(9.7人),因此建筑业的以工代赈和服务业的扩容提质,对缓解就业压力十分关键。

增量政策的6条线索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风险;关税事件反复和出口下行压力;以旧换新政策后续不及预期的风险。

注:本文来自东吴证券发布的《增量政策的6条线索——学习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芦哲 S0600524110003、占烁 S060052412000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755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6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 她超过霉霉,拿下全球最年轻女富豪

    35岁的泰勒·斯威夫特失去了“全球最年轻白手起家女亿万富翁”头衔,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华裔科技创业者,年仅30岁的Lucy Guo。 这似乎是出人意料的 ,一时间“Lucy Guo是谁”成了各大媒体的头版标题。的确,即便是Lucy最为人熟知的身份——Scale AI的联合创始人,也常常是作为该公司和另一位创始人的后缀信息存在。 对于这一头衔,Lucy的态度也比较…

    商业 2025年5月6日
    10600
  • A股收评:沪指跌0.47%,超4100只个股飘绿,养殖、创新药板块逆势活跃

    5月30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低,创业板指领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47%,深成指跌0.85%,创业板指跌0.96%,科创50跌0.94%,北证50指数跌0.51%。全市场成交额11642亿元,较上日缩量492亿元;超4100只个股飘绿。 盘面上,医药股逆势走强,创新药方向领涨,哈三联等多股涨停;传闻称发改委号召稳产能稳猪价“不鼓励卖二育”,猪肉鸡肉概念拉升…

    2025年5月30日
    10200
  • 顺友物流冲刺IPO!做跨境物流年入15亿,招商局资本参投

    近期国际形势波谲云诡,进出口贸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太平洋两岸的每一个细微举动,都牵动着从业人员的敏感神经。 就在前几天,一家做跨境物流服务的公司寻求港股上市。 格隆汇获悉,4月15日,深圳市顺友跨境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顺友物流”)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其保荐人是中信建投国际。 顺友物流是扎根于中国的一站式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提供商。 过去20年,中国的产…

    2025年4月18日
    74000
  • 如何看待未来稳定币的增长潜力?

    稳定币是锚定法定货币的私人货币,美元稳定币的运营模式类似狭义银行的概念,发行人的负债端(稳定币)零付息,作为兑换保障的安全资产则生息。稳定币的供给弹性大,近几年美元利率大幅上升带来的利差使得发行机构有增加供给的动力,但零付息意味其流通量主要由需求决定。需求方之所以愿意放弃利息收入是因为稳定币带来其他方面的便利收益,比如用于加密资产交易,在跨境支付上比传统银行…

    商业 2025年6月27日
    7100
  • 退市双杀机制下,*ST东方0.36元定格退市,12.9万散户深套​

    4月14日,曾经的东北商业巨头*ST东方(600811)股价定格在0.36元,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正式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条件。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15日开市起停牌。 上交所当晚下发《事先告知书》,宣告这家上市31年的老牌企业即将告别资本市场。从昔日的东北商业传奇到如今的强制退市,*ST东方的陨落不仅是资本市场的警示录,更是企业…

    2025年4月15日
    1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