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2025年既是“十四五”教育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年份。不仅如此,2025年还肩负着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收官之年的使命,学科结构的重整标志着高等教育同样在经历着一场以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为导向的新旧动能切换。值此关键时点,今年高考已超越了单纯的升学选拔,成为观测“十五五”国家战略方向与布局调整的前瞻性窗口。

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回顾“十四五”,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教育投入持续加力,教育经费投入保持平稳增长;同时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跃升,毛入学率不断突破新高、于2024年已达到了60.8%的较高水平。这五年,教育体系在扩大覆盖、提升质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支撑“十五五”时期更好地迈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十五五”规划势必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决策层也在持续释放出相关信号:一方面,在当前“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起草阶段,近期“教育强国”的重要性仍被不断强调,总书记更是在《求是》杂志中提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另一方面,面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重要会议及文件已明确了学科升级的重要性,接下来要“超常布局急需学科”,同时“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

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作为观测“十五五”教育战略风向的重要切口,今年高考已清晰折射出中国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脉络。我们认为今年高考呈现出三个新趋势,而这三个趋势均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的部署“不谋而合”:

第一个趋势:本科扩容,未来研究生招生也将扩大。今年高考报考人数为八年来首次下降,然而在《纲要》“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的号召下,今年本科录取率却有望抬升。同时,这也意味着人才结构高移的窗口已悄然开启,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也“正在路上”。尤其在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人数之比处于全球偏低水平的背景下,人才的进一步“提质”显得更为关键。

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第二个趋势:高校专业设置优化,对理工科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这一点无论是从今年专业的调整、还是从高校的设置上,都得以体现:

从专业调整来看,今年对理工专业的设置在进一步纵深推进。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24年相比,今年新增的29个本科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学(占比34.5%)、艺术学(27.6%)、医学(13.8%)。工学领域主要引入了低空技术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智能分子工程、药物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呼应了《纲要》中“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的要求。

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从高校设置来看,今年有更多的理工高校落地。2025年教育部已发布了四批新增本科大学名单,背后涉及到近70所“新大学”,为高考毕业生提供了更多“栖息地”。根据我们统计,除了综合性大学之外,这近70所新增本科大学主要为工学(占比28.4%)、医学(13.4%)、教育学(7.5%)等。

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当然,取而代之的是社科专业及传统专业的逐步撤销。近年来高校招生呈现出来的趋势是,理科型专业本科招生数“升”、而文科型专业“降”,一些传统专业也在撤退。今年也是如此——2025年新增专业与院校很少出现文科的“身影”,教育部并没有再在哲学、历史学等领域上作出进一步的部署。其中,复旦大学还计划将文科招生比例从此前的30-40%下调至20%。在AI浪潮下,人文社科与传统专业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受限。

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第三个趋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作为中国高校的领军者,“双一流”大学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在新兴学科等“国家急需学科”上加速布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名单在不断动态调整中(如2022年新增7所建设高校、41个建设学科)。通过近年来“双一流”高校新增专业情况来看,同样更向理工科聚集。这再次点破了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核心,即以人才为重要依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从而抵御外部不确定性。

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

风险提示:数据和信息统计不准确或不完整;与“教育强国”相关的增量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十五五”时期教育改革方向与预期不一致的风险。

注:本文来自民生证券2025年7月11日发布的《“十五五”规划系列报告(三):从今年高考看“十五五”规划》,报告分析师:陶川 S0100524060005,钟渝梅 S0100124080017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3523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11日 下午4:15
下一篇 2025年7月11日 下午4:15

相关推荐

  • 如何观察美国的“抢进口”动能和“滞胀”压力?

    摘要 截止到5月中旬,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已经降至16%左右,但仍处历史高位。目前已进入数据验证期,如何观察美国的“抢进口”动能和“滞胀”压力?本文提出了一个监测框架。 热点思考:美国经济:关税冲击的监测框架 一、关税冲击进入数据“验证期”,如何监测其经济影响?三大维度:贸易、价格、风险偏好 关税冲突虽有缓和,但美国税率仍处历史高位。5月12日以来,美…

    2025年5月19日
    5900
  • 中信证券:中报季还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相比2014年底和2019年初,当前市场从估值上来看可能还不支持纯粹流动性驱动的行情,但如果美联储在7月意外降息,并且中国央行同步宽松,可能成为引燃市场情绪的一个催化。从板块轮动来看,活跃资金或正从医药和消费切向科技和金融,红利也开始滞涨。结构性机会仍料将是贯穿中报季的话题,指数型机会可能还需要等三季度末到四季度。近期,YU7大热、欧洲延缓停售油车,标志着产…

    商业 2025年6月29日
    3100
  • 中伟股份冲击A+H双重上市!市值300亿,2024年净利润下降

    近期,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节奏不断加快! 仅在本周,就有钧达股份(002865.SZ)通过港交所聆讯,中伟股份(300919.SZ)、和辉光电(688538.SH)递表港交所,玲珑轮胎(601966.SH)、大族数控(301200.SZ)、用友网络(600588.SH)、视源股份(002841.SZ)、南都电源(300068.SZ)公告赴港上市。 据格隆汇统计…

    2025年4月25日
    6900
  • 中信证券:美国调整AI芯片管制规则,自主可控方向明确

    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废止拜登政府“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规则的同时另行发布了三个关于境外AI芯片出口管制监管合规指引,简化规则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力度,保持了对中国AI发展的高压措施,并体现出未来扩大化的执法思路。一方面,相关措施对英伟达等海外AI链有一定预期修复。另一方面,国内核心应对方向仍然是强化自主可控和国产算力,打造中国AI供应链和技术体系。持续推荐自主…

    商业 2025年5月19日
    5700
  • “小非农”爆冷转负!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骤减3.3万人

    周三,ADP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3万人,不仅远低于市场预期的增加9.5万人,更是录得2023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前值为增加3.7万人。 这一数据被市场广泛视为“非农就业”的先行指标,素有“小非农”之称。此次骤然转负,显示美国私营部门就业正在迅速放缓,强化了经济降温的信号。 ADP首席经济学家内拉·理查森 (Nel…

    2025年7月3日
    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