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2025.04.07

人民日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本文字数:248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来源 |《人民日报》2025年4月7日第1版

4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全文如下——

美国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的“对等关税”,我国第一时间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当前应客观分析美滥施关税对我影响,理性看待我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坚定应对美这一轮遏压的信心。

(一)美滥施关税将对我造成冲击,但“天塌不下来”。此次美国政府对我加征34%的关税,加上此前加征的关税,将严重抑制双边贸易,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对我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但要看到,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冲击,我们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对美市场依赖已在下降。我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出口下降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美国内不少产品对我依存度较高。当前美国不仅在很多消费品上离不开中国,很多投资品和中间产品也需要从中国进口,有若干品类依存度超过50%,短期内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来源。在全球产供链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可能完全中断。新兴市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日益成为我稳外贸的重要基础。我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18年以来,我对东盟出口占比由12.8%提升到16.4%,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由38.7%提升到47.8%,且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国内市场缓冲空间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据统计,2024年我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家企业中,接近85%的企业同时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国家正加快打通“出口转内销”政策堵点、卡点,扩内需各项政策也在加力扩围,内需市场的容纳效应将日益显现。

(二)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应对美关税冲击有底气、有信心。2017年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无论美国怎么打、怎么压,我们始终保持发展和进步,展现了“越压越强”的韧性,这成为我们应对外部冲击的最大底气。经济循环不断改善。近年来我们持续优化供给、改善需求,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实,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前两个月,投资、消费等国内需求增长好于预期,出口初步经受住了考验,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持续回升,一季度有望实现5%以上的增长。科技赋能持续发力。我们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最重要的供给,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多点突破,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巨大活力。“卡脖子”、打压遏制只会倒逼中国加快实现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突破。风险缓释成效明显。近年来,我们顶住内外压力,坚持做困难而正确的事,持续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目前,三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处于收敛状态。房地产市场交易和社会信心出现积极变化,一线城市回暖态势比较明显。各方预期不断改善。我国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政策连续性,为企业提供了长期稳定预期。今年以来,海内外对我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明显改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很多华尔街金融机构纷纷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并将中国的“确定性”视为对冲美方“不确定性”的避风港。

(三)面对美滥施关税的乱拳,我们心中有数、手上有招。我们已与美国打了8年贸易战,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虽然国际市场普遍认为美滥施关税超预期,但党中央对美方对我实施新一轮经贸遏压已有预判,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有充分估计,应对预案的提前量和富余量也打得较足。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就如何应对美新一轮对华遏制打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今年全国两会上,我们出台的很多政策,如将今年财政赤字率确定为4%左右,运用国债资金扩大对“两新”“两重”的支持等都是超常规政策的具体体现。

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将以超常规力度提振国内消费,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并适时出台一批储备政策;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坚决稳住资本市场,稳定市场信心,相关预案政策将陆续出台;各级政府将“一行一案”“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支持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指导帮助企业在尽可能维持对美贸易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和非美市场。同时,我们将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国和世界各国磋商,妥善解决贸易分歧。

(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外部环境调整。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全球政经格局走势的不确定性。作为负责任的全球大国,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将应对美方冲击视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以自身的稳定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面对高关税持续压缩对美贸易空间,我们更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努力把消费打造成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压舱石,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一方面,从需求侧入手,通过扎扎实实地推动居民增收减负,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意愿;另一方面,从供给侧发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支持国内企业更多围绕老百姓的需求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面对美方的多变易变、极限施压,我们没有关上谈判大门,但也不会心存侥幸,而是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各种准备。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一定能够化危为机、行稳致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片大海经受得起狂风骤雨的洗礼,抵御得住贸易寒流的侵袭,终将让世人见证“海纳百川”的从容与坚定。

微信编辑| 七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3414.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3:17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6:00

相关推荐

  • 自然人“一线放开”,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年内封闭验收

    今年年内,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将完成先行启动区的封闭验收,实现基本功能的落地运行。 国际商务合作区是全国首家全新特殊类型区域,定位于国际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国际商务合作区和其他区域最大的差异,是既实现了货物在类似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自由流动,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人员出入的便利。也就是说,从原来的物的’一线放开’,向自然人…

    观察 2025年4月18日
    800
  • 尹锡悦弹劾案4月4日宣判,将通过电视直播

    据央视新闻,记者当地时间4月1日获悉,据韩国宪法法院消息,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11时宣判,届时宣判过程将通过电视直播。

    观察 2025年4月1日
    2700
  • 信达生物Non-IFRS利润转正,管理层分析生物类似药集采影响

    3月27日上午,信达生物(01801.HK)股价大涨13.83%。 前一晚,信达生物公布2024年业绩,实现了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的利润及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转正。 2024年,公司Non-IFRS利润为3.32亿元,Non-IFRS EBITDA为4.12亿元,这是公司登陆港股上市以来,首次在这些指标上实现转正,比计…

    观察 2025年3月27日
    2900
  • 银行线下网点持续“瘦身”:工行过去4年网点少了435个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银行线下网点仍在持续“瘦身”中。 第一财经根据上市银行年报统计,2024年,六大行合计机构数量76300个,相比2023年减少了130个,减少的主体依旧是基层网点的数量。 基层网点数量仍在收缩 国有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机构总数方面有所增加;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则有所减少。 年报显示,2024年末,工商银行机…

    观察 2025年4月13日
    2500
  • 苹果市值失守3万亿美元,分析师称“星际之门”投资不确定性增加

    受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当地时间4月4日美股再度暴跌。截至当天收盘,美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市值合计蒸发5.4万亿美元,科技股遭重创。 过去两个交易日,苹果公司股价累计跌幅约17%,市值蒸发超5000亿美元,失守3万亿市值大关;英伟达两日股价累计下跌约15%,最新市值仅2.3万亿美元。 此轮科技股暴跌正值美国科技公司大举扩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之际。由于不确定的…

    2025年4月5日
    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