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富人看病的卓正医疗冲击港股IPO,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最近几个交易日,医药行业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在恒生指数连续下挫的行情中,康宁杰瑞-B、和铂医药-B、翰森制药、康方生物等医药个股却逆势上涨。

消息面上,近日一份《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内容在业内流传,意在优化药品集采方案。根据这份文件,对于现有的不少品种而言,未来支付端可能会有所松绑,由此也带动了二级市场的情绪。

与此同时,一家专注于高端医疗服务的公司正在冲击港股IPO。

格隆汇新股获悉,近期,总部位于深圳南山的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卓正医疗”)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由海通国际和浦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这并非卓正医疗首次递表,此前曾于2024年5月向港交所递交过一次招股书。

卓正医疗一直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0万元的“大众富裕人群”为目标客户,专注于服务中高端医疗服务市场。

随着医疗机构数量的增长,卓正医疗过去几年收入有所提升,但是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直到2024年净利润才转正。

那么,卓正医疗的经营情况如何?高端医疗服务行业的前景如何?接下来,让我们透过招股书来一探究竟。

01

北大学霸创业,腾讯、天图资本助力

卓正医疗由王志远、施翼和朱岩医生联合创办,其历史可追溯至2012年4月,当时其控股公司卓正投资咨询成立,并通过该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

截至2025年3月10日,王志远是公司的最终单一最大股东,他通过直接及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26.48%的投票权,目前担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王志远今年44岁,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主修科技信息专业,辅修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管理硕士学位。

在创立卓正医疗之前,王志远主要从事金融行业。自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他在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任职,在离任前担任副总裁。自2011年4月至2012年上半年,在摩根大通证券(亚太)任职,在离任前担任副总裁。

卓正医疗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少知名投资机构的参与,截至递表前,腾讯、富德生命人寿旗下的Waterwood、天图资本的持股比例均在5%以上。

在2021年9月的E轮融资中,公司的投后估值为5.1亿美元,约36亿人民币。

卓正医疗是一家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以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三。

给富人看病的卓正医疗冲击港股IPO,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来源:招股书

截至2025年3月10日,卓正医疗一共拥有23家医疗服务机构,其中21家是由公司设立的,2家是通过外部收购而来的。

在中国,卓正医疗一共拥有20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8家诊所和两家医院,涉及城市包括深圳、广州、北京、成都、苏州、长沙、上海、重庆、杭州及武汉。其中,来自深圳、广州和武汉的收入较高,2024年均超过了1亿元。

海外方面,公司在新加坡经营着3家全科诊所。

未来,公司打算继续通过内生增长和战略收购扩大公司的医疗服务机构网络,并渗透到更多的新一线城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79名全职医生,他们在取得执业资格后平均拥有约15年的执业经验,其中约81%的医生在加入公司之前曾在顶级三级甲等医院执业。

给富人看病的卓正医疗冲击港股IPO,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公司医疗机构所在城市,来源:招股书

02

收入有所增长,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卓正医疗的收入主要来自通过线下医疗服务机构和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医疗服务,涵盖儿科、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及外科、妇科及内科等一系列专科。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并加深与患者的关系,公司于2020年12月在所有医疗服务机构推出以年费为基础的“卓正会员计划”。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0.81万个卓正会员账户。

此外,公司还在国内拓展了39所国际学校客户,为其提供校内医疗管理服务。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报告期),卓正医疗线下及线上医疗服务平台的付费患者就诊总人次分别为52.98万人次、73.34万人次及90.58万人次。各报告期患者回头率分别为75.7%、78.2%及80.0%。

从线上和线下的收入占比来看,卓正医疗大部分收入来自线下,2024年线下部分占到总收入的91.1%。其中儿科、齿科、皮肤科的收入占比相对较高。

给富人看病的卓正医疗冲击港股IPO,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线上及线下就诊人次和次均费用,来源:招股书

随着就诊患者人次的增长,卓正医疗的收入也有所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分别为4.73亿元、6.9亿元、9.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2.3%。

利润方面,2022年及2023年分别录得净亏损2.22亿元、3.53亿元,其中大部分是属于“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亏损;2024年扭亏,净利润为8022.7万元。

若抛开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仅从经营性亏损的角度来看,2022、2023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23亿元、0.44亿元,2024年则是净利润1070万元。

在2022年1月1日之前,卓正医疗已经累计亏损了12.19亿元,亏损来源主要包括两块:1、非现金项目8.31亿元,主要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2、3.89亿元的累计经营亏损。

卓正医疗在此前的融资中发行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导致公司的负债较高。各报告期末,公司录得的负债总额分别为25.05亿元、28.8亿元及30.85亿元,由此也导致股东权益为负数。

不过,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将于上市后自动转换为普通股,将从负债重新指定为权益,公司预期负债净额将转为资产净额状况。其后,公司预计不会因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任何进一步亏损或收益。

给富人看病的卓正医疗冲击港股IPO,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分别为9.3%、19.3%、23.6%。毛利率提升主要归因于公司的经营效率提高及就诊人次增加,由此带来了规模经济效益。

据招股书,中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成本构成包括僱员薪金及福利开支、折旧及摊销、药品、耗材及其他存货的成本。

其中,僱员薪金及福利开支占收入成本最大比例,一般介于50%至80%之间。药品、耗材及其他存货的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约15%至25%,而折旧及摊销一般占总成本约8%至25%。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家医疗服务机构,员工工资是重要的支出项。

报告期内,卓正医疗的员工工资及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计入收入成本、销售开支及行政开支的开支)分别为3.8亿元、4.36亿元及5.65亿元,占到公司同期总收入的80.2%、63.2%及58.9%。

医生是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了留住人才,卓正医疗实施了一系列股份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分别产生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人民币1110万元、930万元及人民币3840万元。

03

行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

在中国,医疗服务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等)及专业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如疾病控制中心、专业疾病防治机构、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等)。

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医疗服务机构106.7万家。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医疗服务机构可分为公立医疗服务机构及私立医疗服务机构。

随着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者偏好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私立医疗服务机构来提升医疗体验。

2019年至2023年,私立医疗服务机构的付费患者就诊人数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12.45亿人次增加至14.81亿人次,预计从2023年至2028年将进一步以2.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17.03亿人次。

其中,中高端的私立综合医疗服务机构的总收益从2019年的17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40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6%,预计2028年将达到851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2%。

给富人看病的卓正医疗冲击港股IPO,2023年之前持续亏损

2019年至2028年(预测)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总收益(中国),来源:招股书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市场高度分散,且机构数量在持续增长。2019年数量为6993家,到2023年增至10007家,复合年增长率为9.6%;

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竞争对手在抢夺这块蛋糕。根据沙利文的资料,在中国所有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中,按2023年的收入计,卓正医疗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7%。

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资金,主要计划用于研发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以及搬迁在深圳的一家现有医疗服务机构、在杭州和上海开设新的医疗服务机构等。

卓正医疗根据过往的运营经验估计,新开一家医疗服务机构,要达到月度收支平衡一般需要1到3年;投资回收期方面,从投入运营算起一般是需要2至5年。

未来,卓正医疗不仅需要在人才激励和单店盈利之间寻找平衡,还需要在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之间找到平衡。公司能否通过过往的管理经验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稳健增长,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11467.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 两会前,买什么?

    摘 要 节后首周,受资金利率下行、中美关系不确定性等影响,债市整体下行,信用利差多被压缩。后半周受股市上行影响,二永债有小幅调整。 两会前,市场怎么走? 两会前,债市仍然看好。信用债票息优势减弱,但仍然具备一定优势。 后市如何展望? 当前,资金回归均衡概率较高。两会前,中长期信用债确定性更高。 信用如何配置? 结合定量测算,假定1年期普信债下行20bp,如果…

    2025年3月25日
    3200
  • 余承东曝光Pura新机?华为海思概念“躁动”,大牛股飙停!

    新形态手机发布在即,华为概念全线“躁动”。 3月17日,华为手机、华为海思概念股集体走强,晶赛科技30CM涨停,深圳华强直线拉涨停。 力源信息涨超13%,智立方涨超10%,世纪鼎利、圣剑科技涨超7%。 大牛股飙了! 作为华为海思概念大牛股,深圳华强今天的表现相当强势。 消息面上,在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公告的安全可靠测评结果中,华为海思麒麟X90 CPU芯片获…

    2025年3月25日
    2200
  • 外资到底怎么想的?近期路演与信息的再汇总

    过去一两个月,随着港股的大涨和美股的大跌,“东升西落”的叙事不断强化,国内客户对外资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巧的是,外资对南向还有多少空间也很感兴趣。这或许至少能说明两点:一,不管内资和外资,都希望有“队友”;二,可能大家对反弹的强度和高度也不是特有底?否则直接“干”就完了,为啥那么关注对方怎么想? 但是,在观察和分析外资的时候,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了,就是五花…

    2025年3月25日
    2200
  • 金融数据“开门红”后关注什么?

    摘要 事件:2月14日,央行公布2025年1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7.5%,社融存量同比持平于8.0%,M2同比下降至7.0%。 核心观点:“开门红”后,可持续性成为关键 金融数据“开门红”主要源于强劲的企业信贷,或源于两点:一是春节错位令企业短期融资更集中在1月;二是新的化债资金使用或偏慢。1月信贷新增51300亿,其中企业部门新…

    2025年3月25日
    1900
  • 特朗普关税与《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剧本会有什么不同?

    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关税壁垒高筑的情况,例如上世纪30年代签署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如今,特朗普关税政策在保护本国产业、迎合特定选民等方面与该法案相似。然而,这轮背景不同导致特朗普关税政策更为激进且专断,考虑当前经济环境与各国博弈情况,美国与较多国家关于对等关税的谈判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完成,但是中美贸易谈判的难度更高,预计谈判时长会更久。…

    商业 2025年4月11日
    1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