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到睡不好,可能是很多人的心声。
2022年实在太热了。上半年,“热浪”成了频频出现的关键词。
南半球先经历了可怕的夏天。1月12日,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气温达41.1℃,那是该地115年来的第二高温。1月14日,澳大利亚出现了创纪录的 50.7 °C气温,这可能是南半球的高温纪录。
6月份,日本伊势崎市记录到了40.2℃的温度,这是日本1875年以来的6月最高温。
同样是6月,美国的死亡谷甚至出现记录到了54℃的气温。
人都热化了|daventrian/twitter
7月份,热浪席卷欧洲。多地气温超过40℃。高温引发了大量山火,法国、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受灾严重。
7月14日,葡萄牙记录到了创高温纪录的47.0 °C。
7月16日,英国发布了红色的极端高温预警,并宣布这是国家紧急事件。
前几天,“北极圈穿短袖”的新闻冲上热搜。本来终年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出现了32.5℃的气温。
在我们中国,热浪从6月起就在各地出现。各地不断发布高温警报。
气候变化引起的热浪越来越多,这么热的天,你睡得还好吗?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者最近在《一个地球》(One Earth)期刊上发文[1]提出,随着气候变化,气温升高,所有人都会因此睡得更少,也睡得更差。
这个研究使用了睡眠监测手环,收集了68地47628人的睡眠记录,以及他们所在地区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总计超过100亿分钟的睡眠数据后,研究者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①因为“气候变化”,现在每个人每年已经失去了将近45小时的睡眠。
如果全世界的碳排放能控制在“2045年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RCP 4.5),到了2099年,每人每年会因为太热而失去50小时的睡眠时间,且额外多出3个睡眠不足的夜晚。
如果全世界控制不力,碳排放依然逐年上升(RCP 8.5),到了2099年,每人每年会因为太热而失去58小时的睡眠时间,且额外多出7个睡眠不足的夜晚。
②受伤最深的是女性、老人、非发达国家的国民,以及本来就生活在炎热地区的人。
夜间每升温1℃,对不同人的影响是不同的。相比男性,女性会损失1.25倍的睡眠。相比年轻人和中年人,65岁以上的老人会损失2倍的睡眠。相比较高收入国家国民,中低国家的国民会损失3倍的睡眠。
参考资料[1]
老年人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更弱,因此对于过高的环境温度,反应更大,更容易失眠。
女性的平均体脂肪含量大于男性,这可能影响了女性的散热,令女性更容易在炎热的夜晚失眠。
富人可以使用空调,让自己在凉爽的室内入睡。但空调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向环境里排出更多的热。“热”并没有消失,倒是更多的“热”被转移给了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的穷人们。
③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睡眠延迟,也就是人们入睡时间变晚了。
与此同时,起床的时间变早了。
④在睡眠上,人们似乎并不能“适应”炎热。反而比较容易适应寒冷。
换言之,晚上温度低,只要被子够暖和,人们还是可以睡得足够好。
但夜间温度超过15℃时,人们就开始晚睡且少睡。晚上温度一高,除了用空调来强行改变环境温度,否则睡眠一定会受到负面影响。
让我进冰箱睡吧|Giphy
即使你本来就生活在热带,也不代表你真能习惯热浪,能在炎热的夜间睡得安稳。这个研究发现,比起生活在最寒冷地区的人,生活在最炎热地方的人所受的影响是前者的两倍。
对我国西部如青藏高原,这种变化更加显著。
2020年《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上的一篇论文[2]提出,气候变化带来的升温是日夜不均的,在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地区,夜晚升温更多。
研究者分析了近35年来的全球近地表温度、湿度、降水量、云层覆盖等数据,发现日夜升温不同的原因是,平均气温上升后,云层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有些地方云变得更少了,无云阻挡阳光,白天升温更多。有些地方云层覆盖变多了,白天相当于撑了一把“太阳伞”,但晚上也由于云层的存在,热量更难辐射散发,更多地被保留。
我国的青藏高原,就是夜间比日间升温更多的一个地区。比起白天,夜间最低温的中位数多上升了1.2℃。
这意味着,有些地方的夜里可谓又湿又热。太影响当地人的睡眠了。
大部分人每天都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我们人生里的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过少,对人造成的伤害是方方面面的。我们的思考能力会下降,情绪会变差,免疫抵抗力变弱,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风险上升,肥胖风险上升,老年痴呆风险上升……几乎可以说,你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项功能,都受到了削弱或伤害,没有例外。
睡眠研究者早就发现,睡眠环境应该保持凉爽。
我们睡眠时,核心体温会降低。反过来说,体温略微下降,人也会产生困意。
理想的睡眠环境,应该是“凉爽、黑暗、安静”。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睡得最为安稳。
此前的研究显示[3],炎热会使人总睡眠时长减少,慢波睡眠(深度睡眠)和REM睡眠(做梦阶段的睡眠)都会减少,同时出现压力激素上升。
2012年一个日本研究[4]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如果你没被子盖,那么太冷的环境会让你睡不着。但现在大家几乎都不缺床上用品,结果是,“太热”成了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如果湿度再一大,人难以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更是会热得难以入眠,慢波睡眠和REM睡眠都会缩短。
环境太热引起的睡眠质量变差,除了打开空调风扇之外,实在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如果气温到了35℃以上,那么风扇能起到的降温效果也极其有限。如果湿度再大,人体无法通过汗液蒸发这个机制来散热,中暑的风险就急剧升高了。
再感谢一次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
让我们说,谢谢威利斯·开利|wikimedia commons
除了打开空调之外,睡前洗个澡,也会促使体温下降。
记得别吃零食,消化食物会产热。
前一天睡不好,第二天肯定容易犯困。但还是要尽量坚持住不要打瞌睡,否则晚上可能会更睡不着。
如果所有办法都试过了,还是睡不好……那实在也是没办法,毕竟这不是你的错。是气候大环境不行!
与稳健医疗、振德医疗并称为“国内三大医用敷料龙头”的奥美医疗,因“毒胶水”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该事件已造成1人心梗死亡,43人中毒,270人有接触史。荆门市卫健委已介入调查。
尽管是一项纯粹的科技产品,但电动汽车从不乏都市传说。 早在2015年深圳开始推广纯电动出租车时,关于电动汽车的都市传说便甚嚣尘上,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会导致司机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轻则腿毛掉光、掉发秃顶,重则心梗脑梗,当场去 ...
如今,为开发新能源,一些科学家正在把研究课题伸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根据科学测算,人一生中所发出的生物能约有50%被浪费掉,而如果能对这些能量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利用,对于能源领域带来的变化将是颠覆性的——这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于能源获取的方法和途径。
「美酒加咖啡,一杯接一杯。」 这是邓丽君年代的人性洞察,午后的咖啡和午夜的酒,同样让人上头。 来到当下,「日咖夜酒」不仅成了年轻人的新晋生活方式,更是咖啡店和酒吧兴奋捕捉的商机。如果说之前还是一种商业增量补充,到了后疫情时代,「日咖」和 ...
如果你对于智能手机产品有所关注可能已经发现,最近这一两年来曲面屏机型俨然已经越来越少了,旗舰产品也几乎不再将“曲面屏”作为卖点。而在日前根据相关爆料信息显示,华为Mate 50系列也将放弃使用了两代的瀑布屏设计,即将亮相的Mate 50 Pro有望成为该系 ...
医用耗材龙头企业奥美医疗(002950.SZ)首次投入生产PET塑料硬盒包装流程,不料酿成40多名员工中毒的安全事故,其中一人还在治疗时突发心梗病故。
“你能听到的历史124年,你能看到的历史162年,你能品味的历史428年,国窖1573。” 这句经典的广告词停留在很多80、90后的记忆中,而“能品味到的历史”,从428年变成了449年。 这款即将有450年历史的国窖1573正身负重担,带着泸州老窖(000568.SZ)向白酒第三的 ...
芒果TV综艺的强势和剧集版块的不足,行业对此早已有比较明显的认识。但自去年5月推出季风剧场后,芒果TV补上剧集短板的积极态度是明显的。特别是今年5月湖南卫视和芒果TV举行“逆风双打”联合招商会时公布了一系列剧集片单,其中既有多种题材的季风剧场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