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在跌什么?

纳指近四周跌13%,跌出了经济衰退的味道。那么美股究竟在跌什么?我们认为核心原因是衰退预期下的流动性紧缩恐慌:一方面,特朗普的“衰退”引导正好碰上了经济数据的走弱;另一方面,流动性担忧背后,既有美联储缩表末期的不适,更有来自中国和欧洲的“分流”,以及日本央行进一步紧缩的“阴影”。

美国经济正经历大幅放缓的担忧。关税反复、DOGE裁员减支影响,美国经济乐观情绪反转。亚特兰大联储2月以来将一季度GDP预期从+3.9%下调至衰退-2.4%,居民消费和净出口是下调的主因。

美股在跌什么?

消费方面,美国1月零售销售、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均大幅低于预期,拖欠90天以上信用卡贷款占比创2012年以来新高。投资方面,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企业新订单经历了大选落地后两个月强劲反弹的“蜜月期”,但2月反转,ISM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大跌6.5%、我们监测的资本开支意向指数也掉头向下。美国贸易逆差创新高,也会对一季度GDP形成一定拖累。

美股在跌什么?

经济数据的走弱的背后?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特朗普政策的“推波助澜”。周期上,特朗普胜选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持续上涨带来金融条件紧缩,其负面效果会滞后地在2、3月份显现。

美股在跌什么?

特朗普政策的真实“副作用”?特朗普政策当前对经济的“五大杀器”——关税、移民、裁员、减支和“口头预期引导”。其实从实际的实施强度来看,特朗普的政策落地与竞选承诺的程度仍有明显的差距:

关税:根据PIIE预测(图6),对加墨加征25%关税对美国经济影响较大,反制情况下,将推升2025年通胀0.86个百分点,打击GDP约0.1个百分点,但该关税一再推迟;对中国已经加征20%关税,对美国经济影响相对有限;对全球的“对等关税”计划4月20日宣布,预计以汽车和农产品等部分商品为主。

移民:立场较大选时期有所软化,以驱逐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为主,上任首月逮捕了约2万非法移民。

裁员减支:DOGE原目标削减2万亿支出,现改为1万亿。截至2月中旬已裁员逾万名联邦雇员,按照白宫计划,3-4月裁员力度将进一步扩大。

需注意裁员的影响并不仅局限于230万的联邦雇员,还会产生外溢效应:可能同时带动州政府、地方政府、教育和医疗行业缩编;而联邦政府减支,对外合同和订单减少,影响扩散至制造业。

美股在跌什么?

“预期引导”:特朗普的经济豪赌。特朗普的政策风格是“说得比做得狠”,尤其是今年2月以来,特朗普及其团队有意集中释放利空预期,主要包括:

特朗普本人在3月4日国会讲话表示:为了中长期的结构性转型,可以忍受出现短期的经济不适。关税要继续,平衡财政也值得追求。

特朗普上周日在接受FOX采访时拒绝排除衰退的风险,并表示不能过分关注股市。

经济大脑、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股市因关税下跌之际表示华尔街不是关注重点,并不存在股票分析师所谓的“特朗普看跌期权”(Trump put)。

预期引导对于经济软数据的影响很大,所以看到咨商会和密歇根调查,以及全国以及地区PMI等集体走弱,而这些数据对于市场情绪的影响很大。

豪赌的背后的目的。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引导衰退预期来降通胀(预期)和利率;二是“前低后高”的经济布局更有利于中期选举。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衰退,代价也将是惨重的——最坏情况中期选举很可能出现两院被“翻盘”的局面。因此,对于特朗普而言,当前最优的选择可能是经济放缓但不衰退、为后续扩张留下低基数。次优的选择是即使出现衰退,越早、越快,就越好(最好今年上半年就结束)。

经济之外,美股的流动性(预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既有自身的流动性隐忧,也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资金“分流“压力:

美国自身方面,美联储除了暂停降息外,缩表还在继续。美联储隔夜逆回购余额持续走低,可能接近流动性的拐点,叠加第二季度公司债的到期量不小,美国本土流动性的体感在恶化。

非美方面,中国的科技、欧洲的财政成为打破“美国例外论“的两只重拳。资金”分流“的压力开始显现:最近几周流入美股的资金在减少,而流入非美股市的资金在增加。

此外,日本薪资增速创下新高,日本央行紧缩的“阴影“还在。去年8月初由于日本央行加息叠加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带来carry trade平仓、全球股市巨震。

应对衰退预期和压力,特朗普有什么“后手棋“?

增加私人部门投资:引导科技公司和外资进行大规模投资,关注《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中关于盟友在美投资的内容,比如快速审查程序可能会优先落地。

提前加速推进减税:目前白宫在减税推进上的精力投入并不多,为了提振市场信心,白宫可以提前推进扩大版减税在国会的立法进程。

财政减支递延:DOGE和马斯克只有政策建议权,白宫才是最终的落地者。特朗普可以根据经济的压力合理分配减支落地的节奏。

美联储宽松:在经济放缓,就业减少,市场动荡的压力下,迫使美联储前瞻性降息,提前结束QT、甚至考虑重启QE。

关税换外资流入:可以通过贸易谈判,将关税作为交换外资增持美国资产的筹码。

如何看待接下来的投资思路?我们提出一个四象限的简单框架,以欧洲财政扩张和美国衰退预期为两条主线:

欧洲财政扩张逻辑持续+美国衰退预期延续:继续反向“美国例外“操作,美元美股继续承压,非美市场相对更好。

欧洲财政扩张逻辑受阻+美国衰退预期延续:全球放缓甚至衰退逻辑,避险情绪升温,黄金和债券市场受益。

欧洲财政扩张逻辑持续+美国衰退预期扭转:全球风险资产反弹,可能出现周期价值的风格切换。

欧洲财政扩张逻辑受阻+美国衰退预期扭转:重回“美国例外“交易。

风险提示:美股超预期继续大幅下跌,直接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特朗普把降通胀、降利率放在首位,不惜引发深度衰退。

注:本文来自民生宏观2025年3月11日发布的海外市场点评:美股在跌什么?》。分析师:邵翔 SAC编号 S0100524080007,裴明楠 SAC编号 S0100524080002,林彦 SAC编号 S010052503000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8233.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0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21

相关推荐

  • 王国斌最新发声:中国经济正在孕育新周期

    今天(3月20日)下午,泉果基金创始人、总经理王国斌在泉果基金2025年春季策略会上,就当前中国经济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 作为中国股市的第一代专业投资人,王国斌一直是“以企业家视角投资”的坚定践行者; 在王国斌的带领下,泉果基金也一直坚定“不断寻找优秀的企业家,陪伴企业家共同成长,一起分享新时代的红利”的投资理念。 这一次王国斌的分享,主要围绕中国的“创新…

    商业 2025年3月25日
    2400
  • 1月通胀数据点评:通胀弹性与沪金溢价

    导读 当居民的还贷压力较高时,消费和资产配置能力都被压缩,表现为CPI和沪金溢价的“脱钩”;而当提前还贷水平回到低位后,CPI和沪金的关系又会“重连”。如果风险资产的财富效应和货币政策没有带来通胀弹性的显著提升,那么沪金依然具有性价比。 摘要1、1月CPI同比增速+0.5%(市场预期+0.1%),环比+0.7%;PPI同比增速-2.3%(市场预期-2.1%)…

    2025年3月25日
    2200
  • 转债·博弈下修的五个视角

    主要观点 影响下修的五大因素: 1)剩余期限。站在转债发行人立场,可转债发行目的就是为了低成本融资,所以发行方会在转债转股期内尽量推动投资人主动转股,避免到期大规模兑付本息。可转债存续期一般为五年或六年,到了最后两年,转债发行方促转股压力越大,下修动力也更强。在12只下修样本中,平均剩余期限为2.11年,其中7只转债的剩余期限不足两年,游族转债、好客转债、恩…

    2025年4月1日
    3300
  • 布局转型牛:新兴科技是主线,周期金融是黑马

    摘要 中国股市进入击球区,布局“转型牛”。我们在4月7日市场大幅波动后,判断“中国股市正在进入击球区,建议重新逐步增加对中国市场的配置”。目前不确定性冲击后,股市将在众多确定性支撑下具备投资价值:1)经历三年出清调整,投资者预期变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经济周期波动转变为贴现率变动。2025年当国债利率破2%后,贴现率中无风险利率的降低,带动增量资金入市是中国股…

    2025年4月15日
    2400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延续“稳”的态势

    核心观点 事件: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核心观点: 第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对积极。GDP同比目标为5%左右,与去年一致。 第二,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现这些目标很不容易,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在相对积极的目标之下,宏观政策的表述也相对积极,实施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5年3月25日
    7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