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经济部署:可感、可期、可及——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点评

3月6日,全国人大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邀请五位部长就经济问题答记者问。总体上,本次发布会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两会精神,向外界解答各经济领域政策思路和下一步部署,有效提振信心。具体来看:科技创新方面,设立万亿规模“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至最多1万亿元等,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提振消费方面,首提财政补贴消费贷和民生领域经营贷利率,要发放育儿补贴、延续助学补贴,以激发消费动力。后续《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公布实施”。总量政策方面,货币政策取向不变,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空间。考虑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政策要“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我们预计后续因时而动的政策力度可期。资本市场改革方面,中长期资金入市效果显著,IPO将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

▍事件: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央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两会精神,各领域经济政策部署逐渐明确。

首先,从政策窗口看,虽然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总基调上延续了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没有超出市场预期太多。但是,政策切实地在过去2个月内得到各部委精心筹划,并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透露。

其次,从政策部署看,本次政策组合拳围绕“稳增长、促创新、扩内需、防风险”展开,通过科技赋能、消费提振、货币宽松、财政发力和资本市场改革等措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从政策结构看,本次发布会的增量举措主要集中在科技和内需两方面。以科技赋能生产发展,以内需稳定经济民生。这也和春节后政策层的多次定调相契合,和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为大”的政策导向契合。

具体来看:

如何支持科技创新?

第一,推动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望带动资本近万亿。根据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发布会上透露,“国家正在推动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投资领域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基金存续期20年。根据清科数据,截至2024年中,我国创投类政府引导基金认缴规模约8000亿元,其中由国家部级单位发起的通常称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例如国家发改委2015年成立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规模200亿元)。我们认为,本次设立的“航母级”基金规模庞大、存续期长,且规格很可能更高,预计将通过集中资源支持关键领域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自立。

第二,央行联动证监会,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根据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透露,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在用途上,支持金融机构用于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重组,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带动更多的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我们认为科技板是对当前企业科创债、金融机构科创金融债等再整合,是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拼图。

第三,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到8000亿元至1万亿元,且利率有望进一步降低。2024年4月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根据央行披露,其额度基本用尽。有效满足了科技创新的融资需求。

第四,证监会多举措支持科创融资服务。通过上市、债券、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多种工具,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

如何提振消费?

第一,首次提出“新增实施两项贷款贴息政策,激发消费动力”。一是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减轻当期支出压力。二是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领域,对经营主体贷款分类给予贴息。此外,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提到将“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延长消费贷款期限”。根据金融时报1月15日报道,当前我国国有大行消费贷利率普遍维持在3%左右,总体也处于下降趋势。预计政策综合施策,将一定程度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

第二,宣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公布实施”。预计方案将从促进增收减负、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三个方面共同发力。届时针对解决消费能力不足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明晰。当前针对居民增收的方案主要是提高养老金和公务员工资水平。

第三,发放育儿补贴、延续助学补贴政策。我国生育补贴制度主要在省级层面探索,以地方财政资金支持为主,力度差异显著。我们预计后续将出台全国统一的生育补贴制度方案,通过中央财政支持缓解生育成本压力。

总量政策方面,货币政策取向不变,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空间。

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是一种状态”,“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取向并未改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我们认为,如果后续外部关税大幅提高,或者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央行可能会择机降息降准,财政也将因时而动。考虑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政策要“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预计后续政策力度可期。

资本市场改革方面,中长期资金入市效果显著,IPO将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长期资金入市效果正逐渐凸显,去年9月以来净买入约2900亿元,所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从14.6万亿元增长到17.8万亿元,“入市长钱明显多了”。一是上市公司增持回购再贷款800亿元额度已经接近上限,两批央行互换便利操作金额超过1000亿元。二是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春节前批复520亿元,前两天又批复了600亿元”,后续将进一步扩大。三是权益类基金发展明显加快,去年9月至今基金规模从6.3万亿元增长到7.7万亿元。此外,吴清也宣布了两份文件即将出台,一是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二是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将进一步引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IPO方面,吴清既表达了要“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也提出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只有上市一条路”,其他工具“也可以有所作为”。我们预计IPO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不高。

风险因素:

国内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政策出台时点或力度不及预期;国内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3月6日发布的《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点评—2025经济部署:可感、可期、可及》;杨帆 于翔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7821.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18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18

相关推荐

  • 中金:本轮煤机周期有何不同?

    煤机行业景气度自2024年上半年开始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市场对本轮煤机周期下行计入较多悲观预期,但是中金研究判断本轮煤机周期下行较上一轮表现可能有所不同,25-27年煤机订单韧性可能好于市场预期。 摘要 复盘上一轮煤机下行周期:煤价下跌,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变差往往是煤机设备下行周期起点。煤价从2011年周期高点大幅回落50%,煤炭企业盈利能力变差,煤炭行业税前…

    2025年3月27日
    14200
  • “猪茅”Q1净利暴增288.79%!多家猪企晒出回暖成绩单

    4月24日晚间,“猪茅”牧原股份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净利润44.91亿元,同比暴增288.79%,成功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其他已公布一季度财报的猪企亦表现亮眼。 一季度扭亏为盈 根据牧原股份一季报显示,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

    2025年4月25日
    2500
  • 早报 (02.28)| 特朗普关税大棒扬起,3月4日生效!美欧也要“关税互殴”?英伟达绩后崩跌,七巨头市值蒸发4万亿;小米双王炸,雷军“杀疯了”!

    特朗普关税冲击要来了!当地时间周四,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于下周二(3月4日)起,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4月2日的对等关税计划仍将完全生效。 加拿大总理表示,若美加征关税政策实施,将立即强烈回应。另外,美欧或上演“关税互殴”戏码。特朗普关税大棒拟指向欧盟,拟对欧盟征收25%的关税;欧委会则宣称要报复,欧洲全力应对特朗普威胁。 乌克兰打了三年,还是被…

    2025年3月25日
    3700
  • 民生证券:“东升西落”叙事告一段落,布局全球议题转换

    报告导读 科技股引领的“东升西落”叙事基本告一段落,中美股市都对经济数据给予更多的关注,全球议题已然转换。未来,对于国内而言短期库存周期的变化是实物消耗企稳的关键;但这并非实物资产故事的全部,在全球产业重建的过程中,海外制造业也开始扩张,这将会带来全球定价的实物资产更好的机遇。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中国对非美经济体出口的中游制造业将成为新一…

    2025年3月25日
    2500
  • 信贷投放边际改善——3月金融数据前瞻

    正文 3月信贷数据前瞻:我们预计3月新增信贷约3.2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1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速7.3%,环比上月持平。具体看: 1. 对公贷款:今年一季度政府债发行提速,财政发力前置下国企及基建相关贷款需求增加,我们预计3月对公贷款新增量上升,3月以来票据利率下行幅度放缓也表明票据规模可能压降;尽管化债仍然对新增信贷有一定的拖累,我们预计3月对公贷款同…

    2025年4月5日
    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