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方便面,老二的位置有点悬

2024年,饮品业务再次扛起统一企业中国的大旗,贡献了公司6成以上收入。但公司方便面业务增长几近停滞,时刻面对着来自身后的威胁。

被康师傅力压,统一只能一直屈居中国方便面老二。近两年,方便面行业的市场格局,有明显被改写的趋势。其中,最大的看点,就是谁能挑战统一。

异军突起的白象,是这个位置最有力的竞争者。2023年,白象的规模已与统一方便面业务相差不大,2024年,其增速又远超统一。

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统一方便面“千年老二”的位置,可能真的有点悬了。

饮品业务成砥柱

2024年,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营业收入303.32亿元,同比增长6.1%,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8.49亿元,同比增长10.49%。受产能提升、产品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同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为32.5%。

今后公司靠什么拉动增长?最大的筹码可能非饮品业务莫属。

在3月5日盘后披露的2024年全年业绩中,饮品业务的表现秒杀方便面业务。这一幕不免让人想象出未来,公司发展重心可能会往此处倾斜。

在业绩报告中,公司丝毫不吝啬篇幅,提及期内发展亮眼的“海之言”。这款电解质水在去年录得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的态势。

“海之言”2014年推向市场,多年来表现不温不火,恰逢去年电解质水市场迎来爆发,搭上发展的快车。

电解质水产品近年在元气森林、东鹏饮料(605499.SH)等企业推波助澜下得以高速增长,已是饮料饮板块里一个独立细分领域。随着入局者众多,电解质水大战已经硝烟滚滚,今年的价格战大概率会刺刀见红。

不过,电解质水只是果汁业务板块里一个细分业务之一,该板块去年录得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5.9%。同期,公司茶饮料业务板块收入85.75亿元、奶茶业务板块收入64.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6%。

统一方便面,老二的位置有点悬

公司的饮品业务收入实现192.41亿元,同比增长8.2%;食品业务收入99.98亿元,同比增长1.5%。二者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约63.43%和32.96%,再次“六三开”。

2020年至2024年,公司饮品业务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1.3%,高于同期总收入7.4%的年复合增长率。

饮品业务不仅收入规模大,且盈利贡献较强,去年该业务净利率为12.2%,同期,食品业务仅2.7%。

就产品来看,“统一绿茶”以低糖和无糖双线布局,“茶里王”无糖大单品重现市场,并继续放大特殊风味。另外,“海之言”乘势崛起,以及“统一阿萨姆奶茶”进一步扩增消费场景,多款产品赢得终端认可。

多家机构对于统一企业中国的业绩表现表示看好,里昂、瑞银及中银国际等,均维持“买入”评级,并均已上调目标股价。昨日,公司股价先跌后升,至收盘涨幅2.31%,总市值381.83亿港元。

方便面老二,悬了

长期以来,统一的方便面业务,一直被康师傅控股(00322.HK)力压,只能甘当千年老二。

2024年,公司方便面业务收入录得约98.49亿元,同比增长2.6%。

方便面整体市场规模已接近天花板,自2012年开始,方便食品、预制菜、外卖以及即时零售的兴起和发达,无一不在左右“懒人群体”。

回溯近4年,特殊时期引发囤货短暂刺激了增长,一旦回归常态,方便面行业瞬间露出了真面目。

2020年-2022年,统一的方便面业务收入分别为90.55亿元、90.07亿元、106.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0.5%、17.9%。2023年,特殊的警报解除,其方便面业务收入降至95.94亿元。

行业性的萎缩,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找到一颗万能“解药”。

方便面全国销量在2013年达到高峰的462.2亿份,平均每人每年吃掉34包,随后逐年下行。

为维持增长,高端化和产品提价,逐步成了行业共识。

统一推出了满汉大餐、汤达人系列;康师傅将速达面馆、鲜蔬面等推向市场;今麦郎把老范家速食面馆摆上货架。一份零售价5元到10元,乃至20元,方便面的身价倍增。

高端化的效果立竿见影。2016年至2020年,中高端方便面复合增长率达到17.1%,远高于低端方便面的4%。

2023年,方便面全国销量回升至422.1亿份,让诸多厂家看到了希望,市场格局逐步发生变化。康师傅稳坐行业一哥,市场份额为45%。市占率16%的行业老二统一,不得不直接面对来自身后的威胁。

河南白象在2022年酸菜事件中逆势崛起,后因为雇佣残疾人和公益捐款火遍全网,加上开发出不少新奇口味,迎来了年轻人的一波野性消费。一夜之间,公司和鸿星尔克一样成为“国货之光”。

2023年,河南白象的市场份额已达12%,一举超越今麦郎,挺进行业前三。据2024年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单,2023年河南白象销售金额为91.75亿元。

去年上半年,白象公布其收入增速超10%,如果它的增长能持续,统一方便面老二的位置,还真有点悬。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7786.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 AI进化论:GTC2025,从Agentic AI到Robotic AI

    AI技术已历经三代范式跃迁,从判别式AI到生成式AI、再到Agentic AI,产业形态持续升级;英伟达2025 GTC大会上,我们亦看到Robotic AI的崛起,VLA(Vision Language Action)模型为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领域带来积极进展。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正受益于AI大模型在语言、视觉等方面的能力演进,助力机器人泛化能力提升和交互体…

    2025年3月26日
    5100
  • 广西双英集团冲击IPO,年入20亿,依赖大客户上汽集团

    2024年,我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5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1%,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围绕下游整车厂,形成了一个涵盖钢铁、能源、机械、电子服务、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庞大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A股就有汇通控股(603409.SH)、毓恬冠佳(301173.SZ)、黄山谷捷(301581.SZ)等…

    2025年3月25日
    6200
  • 美债收益率破5,会持续多久?

    美债利率近期上行的原因?5月下旬以来,美国长债收益率保持上行,美债20年和30年收益率纷纷破5, 并持续维持在5.0%上方。我们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5月16日穆迪评级公司宣布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的Aaa下调至Aa1。这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5月21日的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惨淡。此次20年美国国债的最终得标利率为5.047%,较4月份的得标利率高出…

    2025年5月28日
    7700
  • DeepSeek加速美股AI软硬件分化,哪些领域业绩更具亮点?

    自20250120 DeepSeek-R1发布至今,全球市场关注美国科技股优势是否下降?本文重点回顾过去1个月美股科技股表现、资金流向来观察当前外资对于中美资产的态度。另外,我们梳理美股科技股在DeepSeek推出后的表现以及2024Q4的业绩盈利情况,来为当前国内科技股投资提供映射参考。 自DeepSeek推出至今,港股领涨全球股市,美股表现与A股总体相当…

    2025年3月25日
    5400
  • 千亿光伏巨头“换帅”!创始人辞任总经理、法人,将专注于研发

    光伏赛道风云再起! 周一晚间,千亿市值巨头隆基绿能发布公告,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 公告显示,为聚焦公司研发与科技管理工作,创始人李振国申请辞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与此同时,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由钟宝申兼任公司总经理,并将接任法定代表人。 当日收盘,隆基绿能股价小幅上涨0.47%,报14.99元,总市值达1136亿元。 创始人李振国辞任总经…

    2025年5月27日
    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