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主要观点

今年以来资金持续偏紧,利率调整由短端到长端,并带动信用债调整,本轮短端调整幅度更大。今年以来资金持续偏紧,1月主要是短端上行,长端在抢跑行情中下行。而2月以来短端上行向长端传导,长端也明显上行。尤其是2月20至24日连续三日调整幅度较大,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0.0和10.5bps至1.76%和1.95%,带动信用债和二永债大幅调整。基金赎回压力增加,市场对赎回风险担忧加强。

本轮调整幅度较大,基本已经达到或超过2023年以来的历次大幅调整,但依然显著低于2022年赎回潮,目前来看赎回风险相对可控。2022年4季度1年AAA存单以及各类信用债、二级资本债累计上行最高幅度都在100bps左右。今年2月以来至2月25日,3年和5年AAA-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最大幅度分别为32和29bp,城投债和中票的收益率波动幅度大部分在20-30bp左右,均远低于2022年赎回潮时候的信用债收益率调整幅度。而存单上行32bp,远超2023年以来历次调整幅度。本轮短债利率调整幅度更大,因而过去一段时期,短债基金赎回更多。同时,银行由于负债端缺口,也一定程度上赎回来货币基金。但目前来看,整体赎回压力相对可控,2月24日理财破净率虽有上升,但也只有1.03%。参照2023年以来历次债市调整,本次债市调整利率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

央行的态度依然是未来资金的核心决定变量。历次赎回压力上升后央行往往会增加资金投放,资金持续偏紧是目前市场核心约束,而本次调整之后央行仍然保持审慎。2022年赎回潮发生时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补充长期资金,当年12月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56万亿元,资金价格转为下行。2023年8月和9月债市赎回压力加大,资金价格持续上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2.27亿元。在2024年9月29日利率债大跌,次日信用债收益率继续上行,央行通过逆回购两日累计净投放2340亿元,呵护连续下跌债市的资金面。本次调整来看,央行在2月21日至24日连续两日逆回购净投放资金累计1860亿元,而25日缩量续作MLF3000亿元,逆回购净回笼1707亿元。本次赎回压力上升后央行对资金面补充规模相较于前几次较低,显示央行态度仍然保持审慎,这是短期资金价格的约束。而中期来看,偏紧的资金并非没有约束,一方面会导致信贷社融回落;另一方面会加大净息差的压力。信贷社融回落增加基本面压力,进而带来央行宽松。

从赎回之后市场修复的顺序来看,利率在前,类利率在后,信用债在最后。本轮利率和二永收益率已率先开始回落。从2022年底赎回潮之后及之后的几轮下跌之后的修复顺序来看,随着资金面趋于平稳,资金价格决定的存单利率往往率先见顶,例如2022年11月23日存单利率阶段性见顶,而后利率债随之进入平稳震荡期。这反映高流动性资产在流动性平稳之后就不在被动卖出,进而率先企稳。而后类利率资产开始企稳,2022年12月中,二永债利率阶段性见顶,2023年10月底和2024年10月初,二永债利率同样阶段性见顶。而信用债恢复则相对滞后,例如2023年3年AAA中票利率下行是到当年12月中旬才开始。对此次赎回来说,利率和二永已经在25日率先回落,后面预计存单和信用债依次阶段性见顶。

利率和二永已经率先回落,当前同业存单配置价值很高,建议继续保持哑铃型配置策略。同业存单来看,1年AAA同业存单收益率达到了2.0%,与7天逆回购的利差达到了49.5bps,远超2024年以来的均值水平,均值为32bp。当前MLF利率2%,如果存单利率继续大幅上行,将抬升银行负债成本,对净息差形成压力,因而同业存单再继续上行空间不大。信用债来看,1年AA+中票、城投债、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分别为44 bp、42 bp、43bp,分别处于近两年64.8%、50.1%、66.4%的历史分位数,10年AAA的信用债所处的历史分位数也较高。当下短债和超长信用债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如果负债端不稳定,可重点关注短信用债利差压缩的机会,如果负债端相对稳定,超长信用债配置价值也较高。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政策超预期,赎回风险超预期,测算存在偏差。

正文

今年以来资金持续偏紧,利率调整由短端到长端,并带动信用债调整,本轮短端调整幅度更大。今年以来资金持续偏紧,1月主要短端上行,长端在抢跑行情中下行。而2月以来短端上行向长端传导,长端也明显上行。尤其是2月20至24日连续三日调整幅度较大,10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0.0bps和10.5bps至1.76%和1.95%,带动信用债和二永债大幅调整。基金赎回压力增加,市场对赎回风险担忧加强。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本轮调整幅度较大,基本已经达到或超过2023年以来的历次大幅调整,但依然显著低于2022年赎回潮,市场有赎回压力但相对有限。大规模的负反馈发生需要条件,需要利率比较快速且大幅度的上升,因为这样带来的净值回撤才会让投资者大规模赎回。本轮调整幅度较大但仍不及2022年赎回潮,赎回风险较为有限。2022年4季度1年AAA存单以及各类信用债、二级资本债累计上行最高幅度都在100bps左右。今年2月以来至2月25日,3年和5年AAA-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最大幅度分别为32和29bp,城投债和中票的收益率波动幅度大部分在20-30bp左右,均远低于2022年赎回潮时候的信用债收益率调整幅度。而存单上行32bp,远超2023年以来历次调整幅度。本轮短债利率调整幅度更大,因而过去一段时期,短债基金赎回更多。同时,银行由于负债端缺口,也一定程度上赎回来货币基金。但目前来看,整体赎回压力相对可控。2025年2月24日理财破净率虽有上升,但也只有1.03%。如果赎回基金,也更多是预防性。这种预防性赎回的持续性需要取决于对未来市场调整空间的判断。

参照2023年以来历次债市调整,本次债市调整利率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国盛证券参考2023年以来过去几次债市调整,10年国债调整幅度基本在16bps以内,平均在12.7bps。本次调整已经达到16.7bps,继续调整空间有限。同时,这也反映虽然监管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但快速的利率上升也可能会带来另一个方向的风险。因而,在利率快速上升之后,央行政策往往可能会缓和资金面以稳定市场。另外,市场担心这次利率下行幅度较大,因而可能面临较大调整压力。事实上,2023年10月24日到2024年4月23日,10年国债利率下行幅度也有50bps左右,而这一轮利率从2024年11月20日的2.1%的水平下行至2025年2月6日的1.6%,同样下行50bps左右,幅度也较为相近。如果参考过去两年历次调整幅度,如果10年期国债上升幅度不超过16bps,那么10年期国债估计上限在1.75%左右。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历次赎回压力上升后央行往往会增加资金投放,资金持续偏紧是目前市场核心约束,而本次调整之后央行仍然保持审慎。2022年赎回潮发生时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补充长期资金,当年12月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56万亿元,资金价格转为下行。2023年8月和9月债市赎回压力加大,资金价格持续上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2.27亿元。在2024年9月29日利率债大跌,次日信用债收益率继续上行,央行通过逆回购两日累计净投放2340亿元,呵护连续下跌债市的资金面。本次调整来看,央行在2月21日至24日连续两日逆回购净投放资金累计1860亿元,而25日缩量续作MLF3000亿元,逆回购净回笼1707亿元。本次赎回压力上升后央行对资金面补充规模相较于前几次较低,显示央行态度仍然保持审慎。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当前市场最为重要的约束,依然来自于偏紧资金的约束。当前持续偏紧的资金推高短端利率,1年AAA存单和10年国债利差深度倒挂27bps,和30年国债利差甚至倒挂8bps,这对整体债市形成抑制。但持续偏紧的资金也会面临约束,一方面,资金收紧会带来后续信贷社融的放缓,不利于当前基本面的持续修复;另一方面,银行净息差的压力会明显上升,这会影响银行持续稳定经营。因而当前环境下,资金并不具备持续偏紧的条件。从往年节奏来看,3月初资金有望季节性回落。

基本面尚未出现强劲回升,传统行业依然需要低利率呵护。从目前高频数据来看,基本面回升力度尚不十分强劲。房地产方面,春节对齐之后,新房销售和去年同期持平,二手房高于去年同期,但回升幅度并未扩大。而基建方面,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依然缓慢,年初以来累计发行4000亿左右。春节之后建筑企业复工缓慢,根据百年建筑网数据,到春节后第三周,建筑企业复工率仅为47.7%,是过去五年最低水平。形势基本面并非有强劲回升,依然需要低利率环境呵护。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从赎回之后市场修复的顺序来看,利率和资金在前,类利率在后,信用债在最后。本轮利率和二永收益率已率先开始回落。从2022年底赎回潮之后及之后的几轮下跌之后的修复顺序来看,随着资金面趋于平稳,资金价格决定的存单利率往往率先见顶,例如2022年11月23日存单利率阶段性见顶,而后利率债随之进入平稳震荡期。这反映高流动性资产在流动性平稳之后就不在被动卖出,进而率先企稳。而后类利率资产开始企稳,2022年12月中,二永债利率阶段性见顶,2023年10月底和2024年10月初,二永债利率同样阶段性见顶。而信用债恢复则相对滞后,例如2023年3年AAA中票利率下行是到当年12月中旬才开始。对此次赎回潮来说,利率和二永已经在25日率先回落,后面预计存单和信用债依次阶段性见顶。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利率和二永已经率先回落,当前同业存单配置价值很高,短端信用债和超长信用债信用利差也处于较高分位。同业存单来看,1年AAA同业存单收益率达到了2.0%,与7天逆回购的利差达到了49.5bps,远超2024年以来的均值水平,均值为32bp。当前MLF利率2%,如果存单利率继续大幅上行,将抬升银行负债成本,对净息差形成压力,因而同业存单再继续上行空间不大。信用债来看,1年AA+中票、城投债、二级资本债信用利差分别为44 bp、42 bp、43bp,分别处于近两年的64.8%、50.1%、66.4%的历史分位数,10年AAA的信用债所处的历史分位数也较高。当下短债和超长信用债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如果负债端不稳定,可以重点关注短信用债利差压缩的机会,如果负债端相对稳定,超长信用债配置价值也较高。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

盛证券认为债券利率并不具备大幅上行基础,当前减持性价比并不高,债市继续调整空间有限。虽然近期市场情绪变化,带来债市持续调整压力。但需要看到,基本面并不十分强劲,持续回升需要低利率环境。同时,科技牛对债市挤压有限,持续的估值提升同样需要低利率环境。当前调整尚未带来显著的赎回潮压力,国盛证券认为当收益调整出配置价值,配置型机构将增配会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虽然监管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但也无意引发利率过快上升带来的风险。结合近两年历次债券调整幅度以及与贷款的资产比价,国盛证券认为债市继续调整空间有限,10年国债高点可能在1.75%附近。如果3月初资金季节性回落,债市有望再度企稳回升。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政策超预期,赎回风险超预期,测算存在偏差。

注: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2月26日发布的研报《如何看待赎回风险,如何把握修复机会?》,分析师:杨业伟S0680520050001 ;朱美华S068052207000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6509.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11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11

相关推荐

  • 二季度美国的流动性挑战

    后疫情时代全球资产配置的一条主线是“美国例外论”。而“美国例外论”基本面上的突出特征就是,这轮加息没有出现明显的金融条件收紧,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出现衰退迹象。而近期“美国例外论”开始松动(详见报告20250311《美股在跌什么》)。不由让市场反思:加息带来的金融条件收紧,究竟是“杞人忧天”还是“时候未到”? 这轮紧缩周期,美国各个部门的流动性环境都较…

    2025年3月25日
    5000
  • 德力佳闯关IPO,与三一重能深度绑定,高瓴资本押注!

    梁稳根旗下的“三一系”最近在资本市场上动作不断。 2月中旬,1500亿市值的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发布公告,寻求港股上市,加入A+H双重上市的大军。 于此同时,另一家“三一系”公司也迎来了进展。 格隆汇新股获悉,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力佳”)近期更新了上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保荐人是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这是继三一重工、三一重能、三一…

    2025年3月25日
    9700
  • 债市调整结束了吗?

    核心观点 上周债市进行调整,资金面仍偏紧。DR001维持在1.9%以上,DR007上升至2.0%以上。短端利率带动长端利率上行,1年期国债利率上行10BP,长端表现稍好,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6.5BP。 债市目前面临两重风险:一是过度定价货币宽松的风险,二是资金面波动风险。后续债市压力何时会缓解?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观察: (1)汇率角度:关税扰动汇…

    2025年3月25日
    5500
  • A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全市场超4000股飘绿,美容护理、银行股逆市走高

    A股主要指数今日震荡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0.3%报3342点,深证成指跌0.69%,创业板指跌0.87%。全天成交1.22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994亿元,全市场超4000股下跌。 盘面上,美容护理板块走高,登康口腔涨停;纺织服装板块爆发,万事利、华纺股份等多股涨停;银行股拉升,青岛银行领涨;珠宝首饰板块走强,飞亚达涨停;公用事业、电力及部分ST股涨幅居…

    2025年5月9日
    6200
  • 早报 (04.14)| 虚晃一枪?特朗普表态:无任何关税豁免!出口转内销,零售巨头集体发力;高盛疯狂看涨黄金

    据美国媒体12日消息,根据美国海关的最新指南,智能手机和电脑将不受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 但最新消息中,特朗普高级官员坚称,这一缓刑是暂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因为对美国实行不公平的贸易逆差和非货币性关税壁垒而“逃脱惩罚”。周五并并没有宣布任何“关税豁免”。它们只是被归入了不同的关税“类别”。正在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

    2025年4月14日
    9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