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主要观点

本周债市大幅下跌,曲线倒挂进一步加深。本周债市出现显著调整。2025年2月21日,R007和DR007分别上升至2.3%和2.2%的高位,1年AAA存单更是大幅攀升15.0bps至1.96%。短端的持续上升和预期变化也带来长端调整,本周10年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较上周上升6.5bps和8.5bps至1.72%和1.91%。

债市情绪走弱,对债市调整担忧加深。市场担忧科技牛对债市形成挤压,也担心基本面回升,并且担忧调整可能再度引发赎回潮,导致债市加速下跌。而最为重要的,则是资金持续偏紧对债市的约束。那么如何看待这些因素对债市的压制,当前环境下债市是否会继续调整,空间和压力如何呢?

融资依然由传统经济主导,而科技牛市也需要低利率保驾护航。当前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对于我们目前的经济结构来说,传统经济依然是主体。无论是经济产出、就业还是融资等方面,传统经济都占据着主体。2022年以房地产投资为主的个人贷款、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基建合计占比65.0%,而制造业占比为9.9%。另外,近期科技股牛市强劲,市场担忧会对债市产生挤压作用。对此应理性看待,目前A股科技牛市更多是来自估值修复,而估值的上升需要低利率环境,可以看到,股市估值倒数与债券收益率之差与制造业PMI高度相关,这显示当前基本面环境下估值回升更需要低利率支撑。

而目前来看,基本面尚未出现强劲回升,传统行业依然需要低利率呵护。从目前高频数据来看,基本面回升力度尚不十分强劲。房地产方面,春节对齐之后,新房销售和去年同期持平,二手房高于去年同期,但回升幅度并未扩大。而基建方面,春节之后建筑企业复工缓慢,根据百年建筑网数据,到春节后第三周,建筑企业复工率仅为47.7%,是过去五年最低水平。基本面改善依然需要低利率环境呵护。

另外,虽然市场快速调整,但目前尚没有确定信号会发生赎回潮。目前来看,整体赎回压力相对可控。2025年2月22日理财破净率虽有上升,但也只有3.33%。如果赎回基金,也更多是预防性。这种预防性赎回的持续性需要取决于对未来市场调整空间的判断。

当前市场最为重要的约束,依然来自于偏紧资金的约束。当前持续偏紧的资金推高短端利率,1年AAA存单和10年国债利差深度倒挂24bps,和30年国债利差甚至倒挂5bps,这对整体债市形成抑制。我们在上周周报中对此进行过全面分析。但持续偏紧的资金也会面临约束,一方面,资金收紧会带来后续信贷社融的放缓,不利于当前基本面的持续修复;另一方面,银行净息差的压力会明显上升,这会影响银行持续稳定经营。因而当前环境下,资金并不具备持续偏紧的条件。从往年节奏来看,3月初资金有望季节性回落。

参照2023年以来历次债市调整,本次债市调整利率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我们参考2023年以来过去几次债市调整,10年国债调整幅度基本在16bps以内,平均在12.7bps。本次调整已经达到12.4bps,继续调整空间有限。虽然监管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但快速的利率上升也可能会带来另一个方向的风险。因而,在利率快速上升之后,央行政策往往可能会缓和资金面以稳定市场。如果参考过去两年历次调整幅度,如果10年期国债上升幅度不超过16bps,那么这次调整10年国债上限估计在1.75%左右。

从资产比价角度来看,当前债券利率并未过度下行。去年4季度贷款利率大幅下行,4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3季度下行39bps至3.28%。从下行幅度来看,10年国债从3季度2.17%的均值下行与贷款类似幅度,对应的也是在1.7%-1.8%区间。而且去年4季度银行贷款不良率为1.5%,3.28%的贷款利率仅仅扣除不良,综合收益就会下降至1.7%-1.8%区间,如果考虑税收和资本占用,贷款综合收益更低。因此,当前债券利率下行幅度与贷款一致,并未过度下行,而且从资产比较角度来看,性价比并不差。

我们认为债券利率并不具备大幅上行基础,当前减持性价比并不高,建议择机增配。虽然近期市场情绪变化,带来债市持续调整压力。但需要看到,基本面并不十分强劲,持续回升需要低利率环境。同时,科技牛对债市挤压有限,持续的估值提升同样需要低利率环境。当前调整尚未带来显著的赎回潮压力,配置型机构增配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虽然监管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但也无意引发利率过快上升带来的风险。结合近两年历次债券调整幅度以及与贷款的资产比价,我们认为债市继续调整空间有限,10年国债高点可能在1.75%附近。如果3月初资金季节性回落,债市有望再度企稳回升。

风险提示:外部风险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偏好恢复超预期;历史经验可能失效

正文

本周债市大幅下跌,曲线倒挂进一步加深。本周资金继续保持偏紧,并且市场预期出现变化,导致债市出现大幅调整。2025年2月21日,R007和DR007分别上升至2.3%和2.2%的高位,1年AAA存单更是大幅攀升15.0bps至1.96%。短端的持续上升和预期变化也带来长端调整,本周10年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较上周上升6.5bps和8.5bps至1.72%和1.91%。10年国债与1年存单倒挂深度也达到24bps的高位。

债市情绪走弱,对债市调整担忧加深。市场担忧科技牛对债市形成挤压,也担心基本面回升,并且担忧调整可能再度引发赎回潮,导致债市加速下跌。而最为重要的,则是资金持续偏紧对债市的约束。那么如何看待这些因素对债市的压制,当前环境下债市是否会继续调整,空间和压力如何呢?

融资依然由传统经济主导,而科技牛市也需要低利率保驾护航。当前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但同时也需要看到,对于我们目前的经济结构来说,传统经济依然是主体。无论是经济产出、就业还是融资等方面,传统经济都占据着主体。因而,短期总量指标依然由传统经济主导。从融资结构来看,基建地产等传统经济依然是融资主体。2022年以房地产投资为主的个人贷款、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基建合计占比65.0%,而制造业占比为9.9%。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另外,近期科技股牛市强劲,市场担忧会对债市产生挤压作用。对此应理性看待,一方面,目前A股科技牛市更多是来自估值修复,而估值的上升需要低利率环境,可以看到,股市估值倒数与债券收益率之差与制造业PMI高度相关,这显示当前基本面环境下估值回升更需要低利率支撑;另一方面,从机构行为来看,并非所有债市投资者都能够选择权益资产或者选择科技股,科技股投资方面保险等长期资本也不具备明显优势。因而科技股牛市对债市的挤压作用应理性看待。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而目前来看,基本面尚未出现强劲回升,传统行业依然需要低利率呵护。从目前高频数据来看,基本面回升力度尚不十分强劲。房地产方面,春节对齐之后,新房销售和去年同期持平,二手房高于去年同期,但回升幅度并未扩大。而基建方面,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依然缓慢,年初以来累计发行4000亿左右。春节之后建筑企业复工缓慢,根据百年建筑网数据,到春节后第三周,建筑企业复工率仅为47.7%,是过去五年最低水平。形势基本面并非有强劲回升,依然需要低利率环境呵护。

另外,虽然市场快速调整,但目前尚没有确定信号会发生赎回潮。本轮短债利率调整幅度更大,因而过去一段时期,短债基金赎回更多。同时,银行由于负债端缺口,也一定程度上赎回来货币基金。但目前来看,整体赎回压力相对可控。2025年2月22日理财破净率虽有上升,但也只有3.33%。如果赎回基金,也更多是预防性。这种预防性赎回的持续性需要取决于对未来市场调整空间的判断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当前市场最为重要的约束,依然来自于偏紧资金的约束。当前持续偏紧的资金推高短端利率,1年AAA存单和10年国债利差深度倒挂24bps,和30年国债利差甚至倒挂5bps,这对整体债市形成抑制。我们在上周周报[1]中对此进行过全面分析。但持续偏紧的资金也会面临约束,一方面,资金收紧会带来后续信贷社融的放缓,不利于当前基本面的持续修复;另一方面,银行净息差的压力会明显上升,这会影响银行持续稳定经营。因而当前环境下,资金并不具备持续偏紧的条件。从往年节奏来看,3月初资金有望季节性回落。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参照2023年以来历次债市调整,本次债市调整利率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我们参考2023年以来过去几次债市调整,10年国债调整幅度基本在16bps以内,平均在12.7bps。如果主趋势不变,本次调整已经达到12.4bps,继续调整空间有限。同时,这也反映虽然监管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但快速的利率上升也可能会带来另一个方向的风险。因而,在利率快速上升之后,央行政策往往可能会缓和资金面以稳定市场。另外,市场担心这次利率下行幅度较大,因而可能面临较大调整压力。事实上,23年10月24日到24年4月23日,10年国债利率下行幅度也有50bps左右,而这一轮利率从24年11月20日的2.1%的水平下行至2025年2月6日的1.6%,同样下行50bps左右,幅度也较为相近。如果参考过去两年历次调整幅度,如果10年期国债上升幅度不超过16bps,那么这次调整10年期国债估计上限在1.75%左右。

从资产比价角度来看,当前债券利率并未过度下行。去年4季度贷款利率大幅下行,4季度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3季度下行39bps至3.28%。从下行幅度来看,10年国债从3季度2.17%的均值下行与贷款类似幅度,对应的也是在1.7%-1.8%区间。而且去年4季度银行贷款不良率为1.5%,3.28%的贷款利率仅仅扣除不良,综合收益就会下降至1.7%-1.8%区间,如果考虑税收和资本占用,贷款综合收益更低。因此,当前债券利率下行幅度与贷款一致,并未过度下行,而且从资产比较角度来看,性价比并不差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

我们认为债券利率并不具备大幅上行基础,当前减持性价比并不高,建议择机增配。虽然近期市场情绪变化,带来债市持续调整压力。但需要看到,基本面并不十分强劲,持续回升需要低利率环境。同时,科技牛对债市挤压有限,持续的估值提升同样需要低利率环境。当前调整尚未带来显著的赎回潮压力,配置型机构增配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虽然监管多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但也无意引发利率过快上升带来的风险。结合近两年历次债券调整幅度以及与贷款的资产比价,我们认为债市继续调整空间有限,10年国债高点可能在1.75%附近。如果3月初资金季节性回落,债市有望再度企稳回升。

风险提示

外部风险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风险偏好恢复超预期;历史经验可能失效

注: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2月23日发布的研报《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压力与空间》;杨业伟S068052005000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6097.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9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9

相关推荐

  • 天风证券:大飞机产业链自主可控或迫在眉睫,市场空间广阔

    核心观点 外部形势变化,叠加国家大力政策&资金支持,以及大飞机产业链相关企业已具备较强产业化能力,我国商飞商发产业或正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建议战略重视相关投资机会。 摘要 事件:2025年4月14日,越南总理在河内会见中国商飞董事长时提出,希望中国商飞深化与越南合作,支持越方发展航空产业并拓展航天经济领域合作。国产大飞机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海外市场拓…

    2025年4月17日
    10100
  • 政府债托底社融置换债挤压信贷

    核心观点 2025年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2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 2月社融总量延续恢复势头,受到政府债融资的有力支撑,表内外票据融资也有增量贡献。财政的积极发力也体现在基建领域,1-2月重大项目开工投资额同比增长近四成。财政资金对企业现金流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支持企业存款增速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信贷增速继续回落,主要原因在于置换债的发行“挤出”…

    2025年3月25日
    12300
  • 三季度大类资产如何交易?

    民生证券一直认为:作为一个慢变量,宏观应该是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相对容易预测的部分。但在经历了近期的市场波动后,外界也许更加理解为什么会说:今年预测不到的事,远比民生证券自认为能预测的事要多。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遇到了历史上数一数二“善变”的美国总统,全球宏观研究员和外贸企业突然成为了同一拨“被害者”。唯一能庆幸的是相比后者,至少不用安排自己的产品“海面两万…

    2025年6月25日
    13600
  • A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跌0.7%,有色金属板块走强

    A股三大指数今日早盘走高,午后震荡下行;截至收盘,沪指跌0.7%报3424点,深证成指涨0.34%,创业板指涨0.47%。全天成交1.58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475亿元,全市场近3400股上涨。本周,沪指累计涨1.91%,深证成指累涨3.73%,创业板指累涨5.69%。 盘面上,铜缆高速连接板块走高,创益通20%涨停;有色金属板块走强,中孚实业、北方铜业…

    2025年6月27日
    7500
  • 再触红线!嘉澳环保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股价逆势狂拉近5%

    23日晚间,嘉澳环保突发公告称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然而市场反应却出人意料:公司股价今日开盘后强势拉升,一度涨近7%,截至发稿涨幅收窄至4.74%,报51.92元,总市值39.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A股化学制品板块整体表现活跃,因此嘉澳环保的走强可能是板块联动带来的上涨。 在此之前,6月13日至23日期间,该股持续下探,7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

    2025年6月24日
    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