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摘要

经济转型过程中,扩内需始终是拉动增长的关键动力。过往扩内需、促消费“工具箱”有哪些,效果如何;眼下有效提振消费,还有哪些期待?本文系统梳理,供参考。

历史上的“促消费“工具箱?耐用品下乡、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免及消费券补贴

稳增长压力较大、出口承压时期,扩内需、促消费通常成为政策重要着力点之一。回顾我国促消费政策“工具箱”,或可分为直接财政补贴,例如下乡补贴、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以及间接优惠支持政策,如汽车购置税减免、假期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等。

全国提振消费政策补贴力度大、重点针对大宗消费,地方促消费以消费券为主、支持领域更多元。从过往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来看,全国层面促消费多重点支持汽车和家电等商品消费,且家电、汽车摩托下乡政策主要以农村耐用品的“普及”带动商品消费增长,以旧换新政策则以促进居民家电及汽车的“升级”需求。

与促进商品消费政策不同,当前服务类消费促进政策多为地方消费券补贴。2020年以来,地方政府依据本地特色服务产业,如文旅、餐饮、文体娱乐等,定向发放消费券。多地根据旅游景区、酒店住宿等细分场景,设定不同面额消费券,游客预订相关服务时直接抵扣,刺激文旅市场复苏;餐饮消费券则常以满减形式发放,带动线下服务行业的消费活力。

提振消费的关键所在?补贴之外,消费设施场景建设,居民持续“减负增收“或是关键

宏观视角,首轮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效果显著。2009-2010年间,首轮耐用品下乡政策影响下,限额以上家电音像器材类和汽车类商品销售同比明显提升,2009年11月汽车类商品销售同比攀升至62%,2010年2月家电音像器材销售同比攀升至53%。

除了财政补贴外,首轮耐用品下乡政策效果持续时间长,或也部分缘于前期的基础设施完善和长期制度改革。1998-2004年,全国两期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架设低压电线344万公里;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推行了以大电网延伸为主的“户户通电”和无电户通电工程,为后续全国推行家电下乡政策奠定电力设施基础。

长期制度改革的“减负”、“增收“也有效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1998年以来,中央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税费改革。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改革前1999年相比,全国农民一年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同时,2008年底开启的“四万亿”计划亦为农民工群体带来“增收”,2009-2011年期间农民工人数/人均收入增速大幅提升。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补贴之外,“扩围”、“减负”、“增收”政策或在路上

相比商品消费,当前服务消费修复仍有较大空间,促消费政策或可进一步扩围至服务类消费。从消费内部恢复情况来看,当前商品消费恢复已经基本到位,服务消费距离2019年及之前趋势仍有明显的缺口。2025年春节期间文旅、电影等服务消费热情高涨,全国层面促消费政策若扩围至服务消费,如专项资金支持服务消费供需等或可助力其加速修复。

促进服务消费,除提供优质消费产品外,闲暇时间或亦是服务消费必不可少的要素。完善休假制度方面,进一步优化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安排,鼓励企业落实带薪休假等政策,或有助于推动居民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进行服务消费。而2024年11月推出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已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假日增加2天。

无论是提振商品还是服务消费,为居民持续“减负”、“增收”或是提振边际消费倾向的根本。当前居民“减负”已在进行,例如存量房贷利率下降,部分城市推出新居民、青年人租房补贴政策,后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或也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的门槛和利率水平。“增收”方面,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生育补贴等机制性政策或可期待。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1、历史上的“促消费“工具箱?

稳增长压力较大、出口承压时期,扩内需、促消费通常成为政策重要着力点之一。回顾我国曾使用过的促消费政策“工具箱”,或可分为直接财政补贴,例如下乡补贴、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和间接优惠支持政策,典型如汽车购置税减免、假期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等。2007-2012年期间,我国曾推行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2014-2017年和2022年下半年,政策通过部分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促进燃油车消费,而2018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持续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全国提振消费补贴力度更大、重点针对大宗消费,地方促消费以消费券为主、支持领域更多元。从过往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来看,全国层面促消费多重点支持汽车和家电等商品消费的“大头”,且家电、汽车摩托下乡政策主要以农村耐用品的“普及”带动消费增长,以旧换新政策则以促进居民家电及汽车“升级”需求来稳住商品消费基本面。相比促消费,地方促消费方式,参与主体及支持领域更为多元化,部分地区消费券资金来源不仅包含地方财政,亦有商家平台和金融机构参与,且对家电、汽车等商品消费和食宿文旅等服务消费均有支持。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分品类来看,全国层面大规模促家电消费政策历经三轮,政策思路从推动家电在城乡居民“普及”到激发全体居民的节能“更新”需求。2007年12月起,商务部和财政部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①2009年2月,家电下乡政策正式全国推广,补贴产品扩大至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电脑、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九类9类、补贴比例为13%,每户每类限购从1台增至2台。

①https://www.gov.cn/jrzg/2009-02/06/content_1223008.htm

2010年下半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在全国推广,覆盖电视、冰箱等5类产品,补贴不超售价的10%,且补贴上限为250-400元/台,中央与省级财政按8:2分担。②2024年以来的家电以旧换新,包含冰箱、洗衣机、空调等8类产品,并在2025年加入净水器、洗碗机等家电扩围至12类产品,本轮补贴比例在15%-20%,补贴上限2000元/台,地方可因地制宜、自主补贴品类,中央与省级财政按9:1分担。

②https://m.mofcom.gov.cn/article/zcfb/zcwg/201007/20100707010857.shtml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与促进商品消费政策不同,当前服务类消费促进政策多为地方消费券补贴。2020年以来,地方政府依据本地特色服务产业,如文旅、餐饮、文体娱乐等,定向发放消费券。多地根据旅游景区、酒店住宿等细分场景,设定不同面额消费券,游客预订相关服务时直接抵扣,刺激文旅市场复苏。餐饮消费券则常以满减形式发放,鼓励消费者线下堂食,带动线下服务行业的消费活力。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2、有效提振消费的关键所在?

宏观数据视角,首轮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效果显著。据商务部披露,从2007年试点开始至2012年9月,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补贴资金765亿元,实现销售额6597.6亿元,财政乘数达8.6③。2009-2010年间,首轮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影响下,限额以上家电音像器材类和汽车类商品销售同比明显攀升,2009年11月汽车类商品销售同比攀升至62%,2010年2月家电音像器材类商品销售同比攀升至53%;全年维度来看,2010年限额以上家电音像器材类和汽车类商品销售累计同比分别达27.7%、24.8%。从农村家电保有量来看,电冰箱和空调保有量在家电下乡政策推行期间明显增长,2011年底分别达61.5台/百户、22.6台/百户,较2006年底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2%、25%。

③https://www.gov.cn/gzdt/2012-10/30/content_2253563.htm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除了央地财政共同补贴外,首轮耐用品下乡政策效果显著、持续时间长,或也部分缘于前期持续数年的基础设施完善和长期制度改革。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在内的基建项目资金支持力度,连续5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支持。1998年到2004年,两期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历时6年,国家共投入2100多亿元,架设低压电线344万公里。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行了以大电网延伸为主的“户户通电”和无电户通电工程,截至2008年底,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分别解决416万、16.6万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为后续家电下乡政策全国推行奠定电力设施基础。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同时,1998年以来,为探索减轻农民负担,中央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税费改革。1998年9月,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成立;2000年3月,率先在安徽全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国推开。农村税费改革主要包括,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等。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农村税费改革有效降农民负担,据统计,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全国农民一年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约140元。④“减负”之外,2008年底开启的“四万亿”稳增长计划亦为农民工群体带来“增收”,2009-2011年期间农民工人数、农民工人均收入增速大幅提升,进一步从收入端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④https://www.gov.cn/jrzg/2011-02/16/content_1804181.htm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3、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本轮“以旧换新”效果明显,或主因补贴力度创新高、比例和范围扩大。与2020年以来的促消费政策相比,本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效果亮眼,限额以上家电类商品销售规模自2024年9月“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后明显提速,12月当月同比达39%。本轮“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或缘于本轮财政资金补贴规模较高,补贴范围扩大、补贴比例和补贴上限均有提升;同时,中央财力支持加大、平均达9成。本轮财政补贴加码带来的耐用品消费提速,或一定程度缘于补贴政策推动居民将未来耐用品需求前置。因此出于延续“以旧换新”政策效果,2025年初财政补贴政策前置发力,第一批810亿元财政资金已经下达;补贴家电领域也进一步扩围、资金下达流程简化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相比商品消费,当前服务消费修复仍有较大空间,促消费政策或可进一步扩围至服务类消费。从消费内部恢复情况来看,当前商品消费恢复已经基本到位,服务消费距离2019年及之前趋势仍有明显的缺口。以2017-2019年为商品和服务消费的趋势参考,则2023年人均商品性消费已经和过去历史趋势相吻合,人均服务性消费2023年相较于趋势线相差仍有超1690元。结合2025年春节期间文旅、电影等服务消费热情高涨,全国层面促消费政策若扩围至服务消费,如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支持等,直接或间接优补贴质服务消费产品,或可助力服务消费加速修复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促进服务消费,除提供优质消费产品外,闲暇时间或亦是服务消费必不可少的要素。完善休假制度方面,进一步优化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安排,鼓励企业落实带薪休假等政策,或有助于推动居民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进行服务消费。而2024年11月推出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已提出自2025年1月1日起假日增加2天。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无论是提振商品还是服务消费,为居民持续“减负”、“增收”或是提振边际消费倾向的根本。且根据首轮耐用品下乡经验,若要有效且持续提振消费,财政补贴外,亦需长期制度完善与改革,以提振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当前居民“减负”已在进行,例如存量房贷利率下降,部分城市推出新居民、青年人租房补贴政策,后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或也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的门槛和利率水平。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从中长期来看,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等机制性政策或在中长期发挥更大作用。根据当前养老金领取人员测算,若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假设每位退休人员每月收入增加500元,则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多支出8700多亿元;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假设每月增加200元,则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多支出约4200亿元;育儿补贴方面,静态视角来看,若对0-5岁幼儿每月补贴800元,全年财政或需多支出近5400亿元。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促消费政策还有哪些期待?

风险提示

1)经济变化超预期。海内外形势变化使内需修复偏慢。

2)政策变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可能会影响内需修复的斜率。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提振“消费”的关键?——“镜见”系列专题之四》,分析师: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5535.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7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午3:07

相关推荐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延续“稳”的态势

    核心观点 事件: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核心观点: 第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对积极。GDP同比目标为5%左右,与去年一致。 第二,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现这些目标很不容易,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在相对积极的目标之下,宏观政策的表述也相对积极,实施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2025年3月25日
    3600
  • 万亿蓝图难落地,马斯克政府效率部改革遇阻的深层困局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政府效率部作为特朗普“反建制”思想与马斯克“去监管”诉求一拍即合的产物,在特朗普2.0政策中得以快速落地。其主要目标为,在2026年7月4日前将联邦机构的数量从400多个合并到99个,同时减少1万亿美元的联邦政府支出。政府效率部目前举措依据两大核心逻辑:一是通过精简人员支出、中止资金拨付起到“节流”的作用。二是通过获取访问权限实现追踪资金…

    2025年3月25日
    2900
  • 丽人丽妆实控人“豪门婚变”,前妻分走1.2亿,阿里系已清仓离场

    丽人丽妆(605136.SH)的一则公告,为一场持续数年的“豪门婚变”画上了句号。 4月2日,丽人丽妆公告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黄韬、翁淑华离婚财产纠纷作出终审判决,黄韬持有的1674.75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4.18%)判归前妻翁淑华所有。 以当日收盘价7.15元/股计算,该部分股权价值约1.2亿元。尽管案件尘埃落定,但这场始于微博“寻夫”的纠纷,…

    2025年4月3日
    2400
  • 春季行情热度到哪了?

    回顾 年度策略+《大象起舞》系列长期推荐科技+红利,并阶段提示红利超额机会。1月初以来持续建议关注科创增量资金行情,至今涨幅11.6%;2月初以来强调港股科技兼具胜率&赔率,至今涨幅同样达到11%。 核心观点 AH科技成长核心资产带动市场不断上行,目前短期成交热度逐渐进入中高区间。海外流动性环境边际转松,国内金融数据改善,消费内需拉动经济修复预期转好…

    2025年3月25日
    2600
  • 海创光电冲刺IPO,专注激光雷达元器件领域,华为参投

    “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能驾驶的元年。” 这是2月10日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董事长王传福的霸气发言。 会上,比亚迪更是抛出了一个足以震撼行业的计划: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到售价7万至20万的所有车型中,打破了智能驾驶仅限高端车型的格局。 这一举动将极大提升比亚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市场也预期未来公司商业模式有望转变,并带来估…

    2025年3月25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