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成为“商品”需要经历哪些步骤?又为什么要致力于全链条的搭建,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直至商业化投入到市场的路径?
“转化是什么?其一,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转化;其二,是把实验室的产品变为商品。坦白来讲,一款实验品变为商品,对于专业的科研人员来讲并不容易,我们需要学习这方面的东西,弄懂经营,以及企业的理念,这是非常新的。”钟南山指出,双转化只是一部分,双推广亦至关重要。不仅要研发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更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巨大需求,将这些高端的技术和产品向基层延伸,让百姓用得起、用得上。
广州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部部长梁萍在上述推介会中介绍了广州国家实验室基本转化实践模式,即通过科研项目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优化许可、转让、赋权、科研人员在职创办企业等转化实施方式,开展概念验证和科普推广服务,集聚和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等措施,保证实验室转化体系高效地运行,实现从样品到产品到商品的高效率转化落地。
实践证明,广州国家实验室创新提出的“样品—产品—商品”转化路径,已经通过上述研审联动机制、概念验证中心、产学研协同网络三大机制加速技术落地。
“举例来讲,实验室近几年产出了一批关键成果,包括合作上市的8款药物和疫苗,以及多个医疗器械和科学仪器设备,基础研究领域也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发现。其中,实验室和联合众生睿创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拟肽类3CL靶点新冠单药来瑞特韦片,从项目研发立项到递交全部申报材料只用了18个月,跑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速度。”钟南山称,目前,在扎实的基础药理机制研究、全链条的攻关机制背景下,广州国家实验室能够帮助企业验证技术的成熟度,协同产出成果,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后续,团队将继续以产出简便、效优、价廉、安全的技术和产品为己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深化全链条建设,加紧科技攻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