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流动性收紧会不会让AH股“劈叉”?

全球近期的主角无疑是股市,除了亮眼的A股外,恒生指数的追赶脚步更急,也创下2021年底以来的新高。但是在隐秘的角落中,中国香港地区重要基准利率HIBOR也在悄然上涨,如何理解这一上涨?它会成为后续港股波动的潜在风险吗?

我们的观点也比较明确,Hibor的上涨目前不会影响股市大局,只是在风格上警惕投机风格较重的“小票”。

港股流动性收紧会不会让AH股“劈叉”?

HIBOR是中国香港重要的基准市场利率,既是中国香港货币金融基石的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银行间市场水温的重要“温度计”,还是包括按揭房贷在内众多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因此,它的影响因素其实很多,因此并不能简单建立“Hibor利率上涨→港股承压”的逻辑。

利率水平取决于流动性的供需,汇率是中国香港流动性供给绕不开的话题这与2005年以来港府确立的、将港币相对于美元汇率保持在7.75至7.85的汇率机制密切相关。简单而言,当港币相对美元升值触及7.75时,中国香港金管局需要进行“买入美元、抛售港币”来削弱港币升值的压力,而副作用则是会增加流动性投放,在数据上最直观的体现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总结余(Aggregate Balance),类似于银行在放在央行账户上的备付金,会直接影响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情况。如果贬值触及7.85则整个机制正好相反。

而流动性的需求,除了本土实体经济的需求(比如房贷)外,资本市场的需求是中国香港的特色比如跨境资金流入港股,如果不做外汇对冲,就属于对港币的需求,尤其是在银行间市场结余偏低的情况下,对于利率的影响会更加明显。除此之外,大规模的IPO以及集中分红都是扰动港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港股流动性收紧会不会让AH股“劈叉”?

结合上述供需影响机制,近期HIBOR利率的上涨是港币自我调节机制和资本市场活动的自然结果,无需多虑。而要理解当前的情况,不妨简单回顾下港币第二季度以来的核心演绎逻辑:

今年4月至5月初,港币升值、触及强方兑换保证:美元信用动摇,去美元化以及中美缓和的叙事带动亚洲货币普涨,典型的比如新台币月初两个交易日内累计大涨约10%。在南向资金大幅涌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结余处于低位的背景下,Hibor高位震荡、港币相对美元触及7.75的“区间下限”。

随后自动矫正机制启动:流动性大增、利率下降、套息交易重燃推动港币贬值。金融局在5月初4次出手、累计投放1166亿港元资金,将银行间市场总结余推升至1700亿港元以上——一般超过1000亿港元就能成为宽松,直接将隔夜和周度的Hibor利率从4%以上(5月2日),压降至0%附近(5月9日及之后)。于是就人为造就了“超过300bp的美港利差+不会继续升值的港币(相对美元)”这一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借入低息港币资金,兑换成美元,再投资高息的美元资产,带来港币重回贬值。

令人意外的是港币仅在一个多月内完成强弱转换供给层面,金管局进行了上述提到的大量净投放;需求层面,非本土企业5、6月大规模IPO后资金流出+南向资金流入明显放缓甚至出现阶段性净流出,叠加套息交易对港币的天然做空(多美元去买利率高的美债,空港币),我们看到港币利率和汇率双双大幅下降。

6月26日金管局因港币偏弱、触及弱方兑换保证,开始进行“卖美元、回收港币”的逆向操作:流动性首先开始逆转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结余此后开始加速下降,对应着HIBOR也迎来向上拐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港币利率的上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供给端的持续收缩,截至8月15日,中国香港银行间市场总结余已经从6月高点的超过1700亿港元,缩水至537亿港元(此前的均衡地点水平大致在500亿港元左右);二是需求端,7月底以来南向资金的流入有所加速,大背景是美元重新走弱、以及交易部分港股的业绩(比如腾讯等);第三则是交易层面,此前做空港币的套息交易加速反转,需要大量港币来平仓,这也是近期港币相对美元大幅升值的重要原因。

HIBOR的波动虽然不能改变战略上我们看多港股的判断(详见《港股的国际地位或因地缘政治而提升》),但前期因为流动性过度宽裕导致的“小盘股盛宴”和BioTech(主要是创新药)的狂欢可能告一段落。建议增加战术性保护头寸。

在HIBOR企稳之后,我们对港股整体还是维持战略超配建议。在弱美元的大趋势下,港股是和A股一样好,甚至更好的资产配置表达。

风险提示: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

注:本文为民生证券2025年8月17日研究报告《Hibor上涨:噪音还是隐忧?》,分析师:林彦 SAC编号 S0100525030001;邵翔 SAC编号S0100524080007。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北方经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jinzicha.net/43407.html

(0)
北方经济网的头像北方经济网
上一篇 2025年8月18日 下午12:29
下一篇 2025年8月18日 下午12:29

相关推荐

  • 国泰君安国际:稳定的经济展望,需要一个稳定的特朗普

    市场对于美国经济下半年的展望,并没有因为关税落地而清晰,反而因为特朗普政策的朝令夕改而变得更加模糊。讨论美国经济展望时,我们发现以下两个议题仍然值得讨论。 关税vs通胀 关税对于通胀的影响是否“一次性”?这是困扰市场的最大难题之一。基准情形下,在关税落地后,美国的整体通胀可能会出现上行,由于3月和4月的通胀水平低于市场预期,未来的通胀走势也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2025年5月27日
    10800
  • 并购重组标的如何选择?

    投资要点 1、2010年以来A股有过两轮并购重组行情,分别在2013-2015年和2019-2021年,并购重组数量提升的同时,并购重组指数具备绝对和相对收益。 2、复盘来看,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产业周期上行的可行性和政策支持催化剂三重共振是并购重组行情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新一轮并购重组行情已具备启动条件。 3、近年来并购重组的参与方以民企为主,尤其是重大并购重…

    2025年5月26日
    8600
  • 特朗普关税“核爆”东南亚?苹果遭精准痛击,果链大杀跌!

    历史性的一刻,终究还是来了。 特朗普祭出关税“大杀器”,全球市场抖三抖。 贸易逆差越大,加征关税越高。川普自创的“对等关税”理论说,令经济学家们直呼“魔幻”。 而关税“乱拳”之下,全球贸易工厂则将首当其冲。 今天港A市场中,最为惨烈的莫过于消费电子和苹果概念。 截至发稿,港股高伟电子大跌超17%,瑞声科技跌超12%,比亚迪电子、丘钛科技跌超8%;A股歌尔股份…

    2025年4月3日
    9500
  • 中信证券:关税余波尚存,聚焦核心资产

    关税进展仍有不确定性,但衰退预期交易正加速切换到衰退交易,中美周期同频时点可能提前。短期看,特朗普正以极限施压策略换取更大利益,后续关注各国协商进展和行业豁免情况,在此之前,预计风险偏好降低,市场波动加剧,但仍处于衰退预期交易阶段。中期看,关税政策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大的滞胀风险,也让美联储的对冲政策受到制约,市场从衰退预期交易转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上升。中国政策…

    商业 2025年4月7日
    7000
  • 汇金再度增持ETF,A股能否迎来反转契机?

    近期特朗普实施“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资产大幅波动,4月7日A股显现明显调整,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增持ETF,未来将继续增持。结合历史经验,汇金增持ETF并结合一系列后续资本市场相关的维稳举措推出,虽然在超短期内(1-3个交易日)不排除市场可能仍有一定波动,但是随后指数基本呈现逐步企稳迹象,并且中期来看往往是市场的偏底部区域。 中央汇金公司等公告增持股票ETF,…

    2025年4月8日
    6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